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佛法修学概要> 第25章 第22集《佛法修学概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第22集《佛法修学概要》(5 / 7)

命断叫圆满。

诸位!我们未来在判断戒律时,抓住两个重点:第一个,意乐。就是你判断他有没有犯罪,这个最简单,就是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去穿人家的拖鞋,你当初是怎么想的?欸,我穿错了!不犯盗戒,我以为是我的,或者我暂时借用的,不犯盗戒;你如果是一种侵占的想,犯盗戒。所以你当初是怎么想的,这个是关键,判断有没有犯罪,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犯罪的轻重看外境,你面对是什么环境。你面对人、面对鬼神,面对天人、畜生,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判断时,第一个,看你的心,知道你有没有犯罪;第二个,看你的境,看你犯罪的轻重程度。一个是约心,一个约境。

辛三、犯戒轻重

(若见他杀,有力应救。设不能救,应起慈心,念佛持咒祝令解冤释结,永断恶缘。)

我们看犯罪轻重,从两个原则来判断,我们先看最重的上品不可悔罪。

若杀父母、罗汉圣人,犯逆罪;若杀人命断,犯重罪。

这个都是上品不可悔罪。父母是我们的恩田,罗汉是住持三宝的敬田,他有住持三宝的功德,这两种犯了以后,犯逆罪。在戒律里面只要讲到逆罪,就很难忏悔了。不是不能忏悔,很难忏悔,这种业力太强,而且一般来说,我们前面讲过,业力强的话,他会很快得果报,大概来生就得果报了,因为它太强了。

只要是杀人就犯重罪,但是不管是杀人或者杀父母圣人,这种一般的忏悔已经没办法了,要取相忏了。因为你的戒体破坏了,我们后面会讲到忏悔的方法,这个就要取相忏了。

假设你杀人不死,你把他杀了,你本来要他死,结果他没死,中品。或者你是杀天人,杀龙类的众生,杀鬼神使令他命断,但是他不是人,中品。如果你杀的是畜生,虫子、蚂蚁、蚊子、虱子等等,下品。若杀天神、畜生、虫等不死,下品。随喜,别人在杀生,你随喜赞叹,也是下品。

杀生的重点在人,为什么呢?虽然天上的果报比人还好,但是毕竟人是可以学习,可以得到智慧的。佛法对天道不是很赞叹,因为你到了天上以后,福报太大了,就变得傻傻的,天人是傻傻的,第一个,他的明了性弱;第二个,他没有记忆力。你看释迦牟尼佛说法时,天人来听,听完了以后到上面全部忘光了,因为他回去以后看到的都是宫殿美女,他怎么还记起佛法呢?只有人,因为人的明了性,他能够记忆佛法,能够思考佛法。

所以诸位,六道轮回里面,唯一的希望是得到人身,其他都是在酬偿业力,都在还债而已。你只有做人,生命才能产生大方向的改变。所以他好不容易排队排到做人了,你把他给杀死,糟了!现在这个时代要做人也不简单,你看大家都不想生小孩,所以你要排班排很久才做得到人。因为你要有业力,还要有因缘,要跟父母有缘,你的父母亲他们都没有结婚,你就糟了,要等其他的因缘。所以人身难得。得到人身以后,他有可能修学佛法,产生很大的改变,比方说求生净土,结果你把他的命断了,那你对他的伤害太大了。所以佛陀说,人是法器,所以制重,是这个原因。

我们再看它的附注。若见他杀,如果有人被杀了,特别指的是畜生,我们能救就救;不能救,我们应该念佛持咒来回向给它,使令它不要产生大的恨,永断恶缘,这个就是广结善缘。所以我们在回向时,要回向众生,广结善缘。

辛四、开缘情况

我们看开缘情况。把它念一遍,这里两种情况可以开缘。

没有杀心,比方说你开车或者走路,压死了蚂蚁,但是你的目的只是想要到某一个地方去办事,你没有一种想要杀害足下众生的心情,所以这虽无犯戒而世间果报不失样子不能构成罪业,但是还是有因果。

狂乱坏心,就是精神错乱。什么叫精神错乱呢?在律上讲出两个定义:第一个,你见到粪便,你都想要去抓,把它当作栴檀香;你看到火,也会想去抓,像抓黄金一样,这样子叫作狂乱。虽无犯罪,但是世间果报不失。杀生麻烦就麻烦在这个地方,因为它临终时是怀恨而死,这一念的恨心就产生一种力量了。

在戒律上说,家庭主妇煮面条,那个热水不能直接倒水沟,水沟里面都是众生;你也不能倒到草丛。第一个,热水,你要把它放冷了或者加上冷水,让它温度比较适合才倒掉。第二个,化学物品的东西,有毒的物品你不能随便倒的,因为水沟里面通通都是细菌,通通都是虫类众生,即便当时你倒的时候没有杀心,但是那个因果不失,只能说你没有造罪,但是你来生就结很多恶缘,他看到你不欢喜,你做什么事,他就障碍你。

在律上说,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可能比较少,就是以前农村烧柴火,这个木头你要看一下,如果它已经腐朽,合理地推论已经有虫,这个木头就不能烧,有虫的木头不可以烧。所以这个地方点点滴滴你都要注意。

辛五、持犯得失

我们先看犯戒的果报,再看持戒的果报。

先看第一个。

果报,三途果报。余报:一、短命。二、多病。

果报在杀生里面,如果你这个罪业的累积能量很强,当然直接到三恶道去。你罪业的力量强,就到地狱,其次是饿鬼,然后是畜生。从三恶道出来以后,还有余报:短命、多病。一般来说慢性病,在律上说只要不是四大不调,比方说,你吹到风,感冒了,那是因为你没有把身体保养好,四大不调引起的不算,只要是慢性病,经常吃药都吃不好的,这个跟杀生有关系。一个是业障,一个是鬼神障,对方有冤屈,他不放过你,就糟了!

所以这个地方很多的问题,我们前几天讲到人面疮的公案,你看汉景帝时,袁盎一句话杀了晁错,到了唐朝,他变成悟达国师,中间经过十世,晁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