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苦尽甘来之时,这是胜利曙光出现的时刻。
楚军上下此刻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再加一把劲,打垮面前的晋军,他们就能赢得最终胜利。
甚至是擒获郑王赵鼎,结束整场战争,令荆州与陇西臣服于他们剑下。
无独有偶,赵鼎一行人也变得神色凝重,只因这场战役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火铳手接连不断的射击给楚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更令楚军的士气跌落到了极点。
如今楚军的振奋分明是回光返照,若是己方能一鼓作气将其打败,接下来的战斗就成了追逐残兵、收获战利品。
反之己方则会陷入苦战,甚至要付出全军上下的性命来换取赵鼎逃生的机会。
“火铳手撤下修整,步兵上阵,向着敌人的方向冲锋。”
“两翼骑兵换装骑枪与马刀,向敌人发动反冲锋。”
赵鼎迅速做出指挥命令,而后更是做出一惊人之举。
“挑十个勇士把中军大旗扛起来,我要和我的将士们在一起战斗。”
彭健与周炳脱口而出反对的话。
“殿下万金之躯,怎能以身犯险。”
以前他们能接受赵鼎亲自上阵,是因为那些对手实力太弱,与之对战没什么风险。
可今时不同往日,面前的楚军人山人海,
又有一股回光返照的精神,一个不慎就会伤到赵鼎。
“正因为今日的战斗凶险,我才要亲自上阵,如果不能和自己的将士们在一起战斗,他们又凭什么战斗到最后一刻呢?”
冷兵器时代的战斗,最重要的便是军队的意志。
而一只军队意志的代表,往往就是这只军队的统帅,统帅的行为与思想会极大地影响这只军队。
假如统帅畏战,不敢上前,军兵们自然不会效死。
反之统帅亲临战阵,军兵们必然大受鼓舞,始终战斗誓死不退。
彭健、周炳等人实在是拗不过赵鼎,只好答应了他,不过为了确保安全还是和赵鼎作了一个约定。
“殿下可以上阵,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到一线战斗,我等战死之前,还轮不到殿下挥刀作战。”
这一次赵鼎没有再固执己见。
大规模作战中保证指挥畅通非常重要,而自己一旦亲临一线战斗,自然会失去指挥的能力,对于整个军队的战斗而言反而会起到副作用。
自己携中军大旗上阵只是为了激励士气,可不是为了搅乱己方战斗。
战场上空风云变幻,不时有狂风怒吼声传来。
战场中的形势也在急剧变化着,晋军放弃防御阵地,主动发起反冲锋的架势令楚军怔
了片刻。
他们想不到人数处于劣势的晋军竟然有这样的勇气。
这一刻,楚军上下忽然理解了晋军之所以能够接连战胜己方多次的原因,能有这样的斗志和勇气,想战败也是件难事。
好在这些楚军也不是泛泛之辈,能被史朝威部署在军阵中央、后方的士兵,自然不可能是炮灰。
这些堪称精锐的楚军怀着一鼓作气克敌的斗志,丝毫没有因晋军的动作而犹豫,如猛虎下山般朝对手扑去。
两只军队犹如两股来势不同的洪流猛烈撞击在一起,无数士卒犹如水滴一样被溅射到半空中,而后重重落下,盔甲、衣物虽无破碎,里面的内脏却已成了浆糊。
这些人的死还算是痛快,接下来战死者无不要在战场上与敌人对砍数十刀,往往被砍倒后躺在地上呻吟半天才能死去。
激烈地交锋无处不在,仰仗着兵甲之利,晋军始终占据了微弱的优势。
周炳单手持刀,在亲兵的护卫下大杀四方,往往杀了七八个楚兵后手中的战刀就会卷刃。
时至如今,周炳已经不知用过多少把刀,又缴获了多少次敌人的武器。
他的双眼被鲜血覆盖,变得十分可怕,犹如一台只知劈砍的杀戮机器。
但站在上帝视角,两军步兵
的交锋却是十分缓慢。
虽然无时无刻有士卒死去,可马上又有新人填补进来,令战线始终稳固没有大的变动。
想要一举扭转战局还得看骑兵的表现。
骑兵从大军两翼同时发动冲锋,其中右翼由彭健亲自统领。
这些骑兵没有放弃苦练已久的三眼铳,临阵时仍然携带着,只不过在接近敌军射击后便立刻换上骑枪。
三眼铳的骑射本就对楚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和骚乱,骑兵又以骑枪冲锋,更是扩大了这份战果。
在陷入敌阵、速度降低后,晋军骑兵又换上马刀,在混乱的敌军中大肆劈砍。
这些骑兵突入敌阵,犹如群狼扑进羊圈里,造成大量伤亡的同时更对敌军造成了恐慌的情绪,而且随着战斗的持续,这种恐慌还在不断传播。
虽然楚军两翼的兵力远多于晋军骑兵,甚至是晋军骑兵的七八倍,可在这些精锐的骑兵面前,仍旧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抗。
楚军的两翼很快就出现了松动,变得摇摇欲坠。
史朝威暗道不妙,如果放任这些晋军骑兵冲击自己的两翼,即便自己最终赢得胜利,也会损失过重。
忽然,史朝威看到一面熟悉的旗帜。
赵鼎的中军大旗竟然就在自己面前三百步。
“把我的
亲兵全部组织起来。”
史朝威知道赵鼎有些托大了,他决定抓住这次机会,让赵鼎再也没有托大的机会。
史朝威的一千亲兵很快就被召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