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价值的区域建设垃圾处理设备,也会大幅度降低垃圾运输的压力。
毕竟万吨巨轮可不是开玩笑。
另一方面,能够解决大江大河水质的问题,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生物生存的压力。
一举多得。
何致远认为这样的方案确实值得考虑。
……
内扎萨克1号前哨站。
一车接着一车大量的干枯草芥在经过了数千公里的运输过后来到了腾格内沙漠这个风沙肆虐之处!
并将在这里真正的扎根,成为这片沙漠上真正意义上“生命的希望”!
康定最开始的时候,每天还有时间去种沙,毕竟种沙已经这么多年,一天不种觉得心里不舒服。
但现在,确实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种沙上去了,作为火炬劳务目前123号前哨站的负责人,每天要负责1000多名种沙员工的工作安排和吃穿住行,同时也要经常关注天气的状态,员工的状态,避免意外伤害和员工冲突。
忙起来也不像话。
康定站在一个沙丘上,眺望远方。
脚底之下是非常密的草方格,草方格一般来说是,中间的边长大概在80~100cm左右,但是他们的草方格边长只有60多,更密集,也更实用。
这些更加密集的草方格牢牢的限制着沙子的移动,在后方连绵不断的资金和物资供应下,草方格日行八百米,横跨五千米,效率惊人。
似乎此刻都能感受到风沙被明显的削弱了!
而以它的脚为分界点,向后看去,是大量被种植在草方格之中的沙棘苗。
沙棘苗在种植下去过后,水分充足的情况下,会在20天左右发芽。
而火炬森林接管以来,第一批种下去的沙棘苗就在他的脚下。
一个坑里两个沙棘苗。
那原本光秃秃的枝干上,已经生长出了几个小小的绿芽,这些小小的绿芽在广阔的沙漠之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但这却是这片沙漠之中最宝贵的财富。
因为水资源供应足够充足的缘故,首批种植1万株,出芽六成左右,沙棘苗的成活率比较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