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几天的明察暗访,整个调包过程,王休已经了然于胸。
只是犯案之人虽然知道是谁,但幕后之人应当是藏的比较深,想把他挖出来,估计非常困难。
“好了,今天就这样吧,大家伙回去休息,明日咱们升堂审案。”
打发走了二人,王休来到前堂找到了张家兄弟,这二位正在整理文书,安排赈灾事宜。
“呦~,二位张叔叔,忙着呢?”
张正伦和张正理见王休来了,放下手中的事情,招呼着王休坐下。
张正伦笑道:“你不查案,跑到这来干什么?”
王休笑道:“张叔叔,现在掉包过程和掉包的人小侄已经基本弄清楚了。”
“哦?真的?太好了。”
张正伦兄弟大喜。
王休赶紧说道:“二位张叔叔不要着急,现在只是弄清楚了掉包人和掉包过程,幕后之人我还不知道,还有就是被调包的物资还不知道在哪里。”
张正伦一笑道:“傻孩子,先把调包的事情搞清楚再说,至于幕后之人嘛,咱们慢慢来,不着急,嘿嘿,不着急,这里面的水深的很。”
王休心中咯噔一下,心想张正伦是一个老狐狸,宦海沉浮,政治敏感性极强,他应该是意识到了什么!
但是看张正伦不想说,王休也不好问,人家不说必定是有不说的理由。
“二位张叔叔,我就是来通知一声,明日午后,我想借用刺史府的大堂升堂审案。”
张正伦哈哈一笑道:“行,明日我坐堂,你来审。”
张正理笑道:“你们审吧,我还得安排赈灾的事情。哈哈。”
虽然张正伦将案子交给了王休,但是毕竟张正伦才是大理寺卿,皇帝派来的查案的钦差,只有他才有权利升堂审案,王休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所以张正伦才说,他来坐堂。
又陪着两人聊了一会,王休就离开,回到自己的屋子。
明日就要升堂,王休要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头绪,把自己的推断在好好的梳理了一下。
王休的心里很清楚,要探查清楚目前的案件很清楚,但是麻烦就在京城那边。
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户部,兵部肯定有问题。
这就很麻烦了,中枢有问题牵扯的关键人物必定不一般。
怪不得张正伦说的态度怪怪的。
还有一个问题,被调包的物资在哪里?
这个问题王休已经有了打算。对方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把这么一大批物资运走。那样的话动静太大,惹人注目。
根据今日得到的线索,参与的人不会在少数。目前来看,汴州守军一定有问题。
想到这,王休把齐天远叫来,在他耳边叮嘱一番,齐天远点头离去。
晚饭后,齐天远来了以后,和王休关在房内,两人嘀嘀咕咕的说了些什么,齐天远再次离去。
直到凌晨时分,齐天远再次回来,不过这次齐天远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押着两个人回来。
将两人秘密关押进牢房后,齐天远敲开了王休的房门。
第二日,王休起床起的非常的晚,本来就睡的晚,凌晨又被齐天远叫醒谈了很久。
王休起床后叫来了齐天远和福伯,和两人又复盘了一下整个案件,一直聊到了中午。
三人吃完了午饭休息一会儿后起身前往衙门大堂。
时间一到,张正伦那里已经准备好了。王休带着齐天远、福伯、王一等人站到了堂外。
还未升堂,王休等人还不能进来,只能站在外面。
王休仔细观察了一下衙门大堂,别说,泾阳县衙的大堂和一州刺史的大堂想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大堂的面积比泾阳县的大了不止两倍,而且王休记得当时站班的衙役只有一边四人,共八个。
可是刺史衙门的站班衙役从堂内一直到堂外大门口,一边有十几人。
而且因为这次升堂审的赈灾物资调包一案,并且主审官还是皇帝派来的钦差,闻名天下的大理寺卿张正伦。
所以阵仗非常大,个个手中持刀带枪,明火执仗。
王休还让齐天远打听了一下,得知这些人都是钦差大臣的手下,心中这才安稳一些。
怪不得这些衙役看起来个个都杀气腾腾。原来是一群老杀才临时客串的
衙门口还站着许多人,其中汴州守军的赵勇赵校尉也在其中。
见到王休朝自己看来,赶紧低头哈腰朝着王休打招呼。
王休也点点头,笑着回礼。
只是赵勇总觉得王休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怪怪的,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忽然赵勇觉的一阵一阵的心悸,总有些不好的预感。
正想着呢,就听堂内有人大喊一声:“升堂——。”
“威——武。”
左右几十名衙役口中喊着号子,声音震天。王休觉得耳朵都吼的嗡嗡作响,马上捂住耳朵。直到喊声停下来后这才放开。
“有请泾阳县伯王休。”
堂内张正伦大声的喊道。
马上衙役们一起大喊:“有请泾阳县伯王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王休顿时觉得好无语,心说用得着这样吗?我的耳朵又不聋,你们嗓子累不累?
抬脚迈进大堂内,王休先是对着张正伦施礼道:
“泾阳县伯王休见过钦差。”
按照礼制来说,王休是有爵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