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会挑中她,迎春猜应是她急着救韫姐儿而跟世子发生冲突时,世子在她身上看到了点杀伐决断的味道,从而便觉得她有几分做“战友”的潜质罢。
这后头估摸着也有东平王妃的手笔。毕竟剥开柔婉的外皮,迎春真正是什么性子东平王妃是了解的,也是欣赏的。
知道了世子对她的看重并不是出于男女间的情爱,迎春原本的那几分别扭劲儿便也随风消散了。
“妹妹别觉着我这是把你往火坑里推。”王妃见迎春若有所思的样子,便耐心解释道,“对旁人而言或许是这样但对妹妹来说却不同。”
“我们儋州是蛮荒未开化之地,人又多野蛮粗俗,且我们家还有一群人对着哥哥虎视眈眈,但我却知道妹妹并不在意这些。而妹妹真正在意的东西在京里、在中原都没有,我们儋州才有。”
迎春真正在意的东西?
她与东平王妃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底看到了答案——自由。
东平王妃嫁过来六年了,至今还觉得融不进这里。
在儋州没人要求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想去哪就去哪,甚至连帏帽都不用戴。
朝政上的事她也尽可以插手,哥哥也不会避忌她。
虽然父王立了新王妃后,他们的处境有些艰难,要跟很多人明争暗斗,但她觉得那时候才真正是活着的。
自从嫁到京里,一座东平王府关住了她。从此她不能对外头的事多言半句,不能抛头露面自由行走在街市坊巷或山间林野。
若不是东平郡王待她极好,且又有了韫姐儿承欢膝下,她真不知这样的日子过得有什么趣味?
当时只道是寻常啊!东平王妃知道在儋州那自由自在的十数年,她只怕要用一生去怀念。
只是她有时也会奇怪,为何贾迎春这种“圈养”长大的闺秀会同她这样从小野惯了的人有同样的向往。
虽然迎春从没跟她提起过,但她从迎春不顾自己的寡妇身份,不畏所有人的流言蜚语,坚持要做自己的簪钗事业中就能窥见些许端倪。
东平王妃冥冥之中觉得,她跟这贾迎春在某一点上是相通的。正是因着这点相通让她笃定迎春是适合儋州的,在儋州她会过得快活。
这不正是她哥哥所需要的人吗?
别看她哥哥长得五大三粗,但其实内里是个良善重情的。大郡主的事已在他心中留下一道极深的口子。只有迎春这样去了儋州能够真正安居乐业,且自身有极强能量的人才能疗愈她哥哥的心伤。
“身份上的事你不用担心。”东平王妃越想越觉得这桩婚事对双方都极为有利的,是以一力想要促成,“虽如今出去和亲的不是公主郡主就是近支的宗室女。”
“但我哥哥这回毕竟是续弦,倒可以不用这么讲究。且你也是国公之后,到时求了皇上,随便拜在一家宗亲门下封个郡主县主的就好出嫁了。”
迎春能听出东平王妃的真诚,所以她也用最认真的态度在考虑这件事。
考虑的结果就是这桩婚事中确实有令她心动不已的地方。
第一个自然是儋州对女子宽松友好的环境;第二个是这儋州世子至少从目前看来是个有情有义的,至少不会像孙绍祖那样家暴。这样就算婚后他们没有男女之情也能相敬如宾地扶持着度过一生。
这桩婚事若出现在迎春刚穿来的时候,或刚被孙绍祖家暴完离开孙家前途无望的时候,她都会像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可现在呢,情况不一样了,迎春有了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幸运的是这事业还发展得很好。
这一路靠自己摸爬过来,迎春是知道女子想在这个时空成就一点东西有多么不易。她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除了自身的付出,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的造就。
重来一次她不能确定还能不能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所以她格外珍惜如今所拥有的,并不想轻易放弃。
且她私以为所谓自由,不是去了儋州才能自由。一直以来她所处的环境并没有改变,但她却靠着强大自身而获得了比最初要多得多的自由。
虽然在京里,大环境无法改变,她如今也仍是像带着镣铐起舞,但若真想去儋州,她可以以后自己去,没必要通过嫁人过去。她现在能靠自己自立,便不想把希望和人生寄托在别人身上。
况且既然现在一切还好,她何苦要把自己束缚到一段大概率存在着三妻四妾的封建婚姻中去呢?
东平王妃对她真诚以待,也有为她考量的部分,这迎春自是领情的,故便也将自己的想法坦诚相告。当然,隐去了三妻四妾、封建婚姻的部分。
东平王妃自以为这事已是十拿九稳,不想竟遭了迎春的回绝。她自然不是那等别人不按她的意思行事就要发火的狭隘之人,可她也着实不能理解迎春的想法。
抛开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提,迎春一嫁过去便是世子妃,以后还会是儋州王妃。这可是亲王妃的品级,比她这郡王妃还高上一等呢!
且她这郡王妃是虚衔儿,只是叫着好听罢了,而儋州王妃是真的有相当的权柄,能同儋州王共同治理一方黎明的。这不比贾迎春现在这样无品无级的寡妇,每日还要应承她们做簪钗首饰生意来得强吗?
东平王妃迷惑不解,她原以为迎春除了爱自由应当还是个有野心的,怎么现在看来又满不是那么回事似的。
虽然很有些可惜,但王妃还是明白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她大度地对迎春摆摆手:“没事,既如此,做不成夫妻就做兄妹也是极好的。你既是我妹妹,我哥哥便也是你哥哥。”
她终于将前次未出口的这句话说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