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斟酌半晌,方委婉开口:“娘娘真是抬举妹妹了。妹妹虽有心进来为娘娘分忧,奈何我这人粗粗笨笨的,没心眼儿脸又软。”
“前几年还有人给我起诨号儿,说我是“二木头”、“活死人”。这若当真进了宫侍奉,不但不能为娘娘分担,恐怕还要累得娘娘分心看顾我,岂不罪过?”
元春听了这话,又打量迎春神色,见她不似客气作态,而是当真不愿进宫来的样子,心里也不禁有些纳罕。她之所以会开这个口,也是有几分把握这迎春会答应的。
虽元春当年选秀离家时,那贾迎春不过是六七岁的总角小童,她对这个二妹妹并没多少印象。前些年回去省亲,这贾迎春更是被府里那些才情性情都绝佳的姊姊妹妹们比得黯然失色,元春只依稀记得是个可怜儿见的老实孩子。
直至迎春将那簪钗生意都做到宫里来了,元春才惊觉,这些年一直被自己忽略了的二妹妹竟是个深藏不露的能人!
能不甘于寡妇的身份,就算拼着被世人指责不守妇道也要出来做生意,并将生意在短时内做得如此之大的,除了得有能耐也得有心气儿撑着。
元春原本想的是,这二妹妹既然是个心气儿高的,那就不怕她不进宫来陪侍。
贾迎春如今只是个婆家无势的寡妇,能进宫侍奉贵人,还是妃主子,于她自己的身份上是个大提升。
且她进宫是来陪产的,若元春能顺利诞下皇嗣,赏赐自不必说了,这元春是必领她的情的,生下的皇子或公主同她也有一分旁人不能比的情谊。
想那宫里的恪嫔当年生二公主的时候,因她生母去得早,她家里的嫂嫂姊妹们还为谁进宫给恪嫔陪产而争得不可开交呢。
虽这差使肯定是有风险的。别的不说,单说这妃嫔若未顺利生产,这陪侍的人说不得也要担责任。但富贵险中求,元春觉得迎春有那份胆识也有那个本事将事情做得完满圆融。
且除了这个以外,史老太君也曾同元春提起,探春能顺利嫁去儋州,这其中出力最大的可是迎春这个已经出了嫁的女儿。
这在元春看来,除了姊妹情谊,这个二妹妹还同她一样,也有着极强的家族使命感和责任感,深谙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道理。
对探春的婚事,迎春尚且能竭心尽力,那么如今她有了身孕,此事关乎了整个贾家的前程命运,要迎春来出份力,想必她自不会推辞的。
不想才提了一句,便被这迎春推了回来。她虽回绝得委婉,但元春心里仍有些不悦,好在她也不是个会同自家姊妹置气的,只放柔了声儿继续道:
“你也不要过谦了。我在宫里这些年,好也是一个人歹也是一个人,早想有个信得过的人能陪在身边,不说帮衬就是能说说话也是好的。”
“以前是没机会,如今好容易能教个亲人进来陪我个一年半载的了。若老太太年轻二十岁我也不劳烦妹妹了,可老太太毕竟是上了年纪了。”
“我们太太那样的,进宫来她也累心我也操心;大太太为人孤绝就不用说了;珠大嫂子是个佛爷指望不上;下剩的姊妹们如今在家的年纪都小些,又都是闺阁弱质,哪见过什么风雨,这宫里的事怕是经不住。”
“这么一算,也就只有二妹妹最适合了,难得咱们姐儿又俩投缘,每次见了都有说不完的话。你若害怕这宫里的事,就当是进来陪我说话解闷儿的也好。”
元春这般的身份肯同迎春说这些,已经是十分放下身段了。迎春也知元春这么些年一个人在深宫里这见不得人的地方独自煎熬着,也是着实不容易。
可这进宫陪侍的事儿牵扯到皇家血脉,关系太大,若是出了什么岔子,迎春自觉以自己的身份实在承担不起后果。
那王夫人虽说心性手段上差一些,但到底是元妃亲妈。若真有什么,元春自不会怪到自己亲娘头上,就连皇上也不好拿她的错的。可换成迎春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再说虽元春现在说是只教她进来陪着说话解闷儿,但真到了遇着事儿的时候,迎春人都在宫里了,真能袖手旁观,不管不顾?
且此刻,那李昭临走时叮嘱她的话——“保全自己,克制住救世主情结。”也像警钟似的在迎春心里敲个不停。
于是迎春便从座椅上起身,对着主位上的元春深深拜下去,口内请罪道:“娘娘恕罪,妹妹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若娘娘想要教妹妹陪着说话解闷,常宣妹妹进来就是了。”
“至于那进宫陪产的事,依妹妹愚见,还是该请个年长些有经历的妇人进来方更妥帖。非妹妹有意推脱,实在皇嗣是重中之重,妹妹自知力有不逮,不敢有半分托大。”
元春见迎春这样,便知道她是决意不肯进宫来陪侍了忙,这样就算勉强把人叫进来怕也不能为自己所用,于是便长叹一声,冲她慢慢抬了抬手:“罢了,起罢。也是我强人所难了。”
迎春却不肯起,仍请罪不迭。
元春本就没多计较,见迎春如此惶恐,更是连心底的那一点不快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只想着二妹妹到底还是年轻少历练,胆儿太小些也是有的,这也怪不着她什么,于是便亲自从主座儿上下来扶了迎春起来。
末了,二人又各自归位坐了,一时俱都沉默,半晌又都不约而同地说起了别的来,于是此节便就这般掩过了。
送了贺礼,又说了一会子话,迎春便辞出来。
才出了凤藻宫,未行几步,只见一个有些眼熟的小太监在甬道旁候着,见迎春过来,便十分殷勤地上来打千儿:请安“请贾夫人安!小的是太后娘娘宫里伺候的。太后娘娘请贾夫人过慈寿宫一叙。”
迎春这才想起确似在太后宫里见过这个小太监,便也不敢怠慢,忙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