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夫说完,拈起袖子提笔道:“这个方子,只管退烧,不管后面的病情……”
“后面?后面还会有什么病?”小夏急了。
老大夫斜了她一眼,慢悠悠道:“咳喘,淤痰,风寒症岂是一天两天能痊愈的?何况此地的气候本就湿寒,反反复复咳个半个月以上,再正常不过了。”
笔尖一顿,又假借捋胡子的动作,环顾一圈屋子里的人,慢吞吞地说道:“要想患者没那么受罪,也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
“退烧后,就开始吃第二帖药,不过这药可不便宜。”
“多少?”段清秋开口道。
老大夫竖起两根指头:“二两银子一帖,一帖吃三天,按理说,还得再来一帖巩固下。”
所以,总共需要四两。
“这么贵?!”小夏失声惊叫。
老大夫嗤笑一声,面上略带一点掩不住地鄙夷,写好方子,搁下手中的狼毫,不轻不重地说道:“别说二两,就算二十两,也多得是人不嫌贵,你们嫌贵那就不吃,硬扛着好了。”
段清秋咬住下嘴唇,垂在两侧的手紧握成拳。
又是这样。
昂贵的药,吃不起。
只能放弃,只能硬熬下去。
不过幸好这一次,她不再无能为力。
付了二十文诊金,将大夫送走后,段清秋没有拿方子,而是直接去了之前收土鳖虫的那家药铺。
她将方子里昂贵的药材换成了同等效用但价钱实在的,又另外买了几种很冷门的草药。
药铺掌柜忍不住道:“若老夫没猜错,前面那些,姑娘你配的是退烧驱寒的方子,可后面的……似乎毫无关系,难道是用于其他病症,或存在家中备用的?”
见此人并非传统商贩,对草药亦有钻研之心。
段清秋没有藏私,淡淡道:“它们搭配起来,加野蜂蜜,可平喘止咳,效果较之市面上那几种昂贵的汤药,有过之而不及。”
没时间多加解释,说完就戴上斗笠,匆匆步入了茫茫雨帘中。
留下药铺掌柜瞪大眼怔愣半晌,猛地起身将刚刚那些草药拿了同等一份儿,捧着钻到后屋捣鼓去了。
喝下药,过了会儿,小冬呼吸逐渐平稳,再度昏睡过去。
段清秋坐在床边,将帕子打湿,不断地擦拭着弟弟的额头和脖颈,为他进行适当地物理降温。
“阿姐。”小夏一脸为难地走近,“客栈的人说,过了晌午便算第二天了,咱们……要不要续房?”
看诊加买药,又花掉三十八文。
再住下去,怕是真的连饭都吃不起。
况且,弟弟这病,不是一两天能好的,多住一晚,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只是……
段清秋看向窗外,冬雨仍在滴滴答答地下着,比起昨天确是小了许多,但弟弟的身子,不能再受一丝一毫地寒气和风雨了,否则——
“我有办法。”
她转头,一直闷不吭声地男人忽然开了口:“你们抓紧时间收拾东西,天黑前就能到家。”
阿致的办法其实很简单。
他问客栈的人找了块废弃地大油布,以及几根竹篾。
也不知怎么弄地,手指翻飞,很快就撑起一个坚固的“小屋”。
在段清秋看来,像极了一顶便携式的小帐篷。
把他们剩下的衣物统统裹在小冬身上,让男孩坐躺到小屋里面,并塞进去一个灌满热水的汤婆子。
一切就绪,阿致蹲下身将其背了起来,并收紧卯榫卡扣,确保不会滑落,万无一失。
当他们走出门时,引得客栈里的人们好奇频频,不由地争相打量。
“这什么呀……”
“听说里面坐着个生病的娃呢!”
“哟,这遮风挡雨的,跟车厢差不多了,就是费力气费人。”
“别说,看起来轻巧又结实,要是我家也有个就好了,哪怕下雪天也能带娃儿出去……”
旁人的看法和念头,段清秋他们一概不知,只想着尽快出城,早点回家。
雨势没有加重,但气候似乎更冷了,口中呼出的气仿佛一团一团的云,迷迷蒙蒙地,遮得人看不清前方的路。
路更加很难走,泡发了一天一夜后,越发泥泞。
段清秋将小腿从淤泥里拔了出来,挪到阿致身边,气喘吁吁地说道:“我来……背一会儿吧?”
男人似没听见,仍在埋头往前走,脚步不停。
他腿长,淤泥只到脚脖子往上一点儿,像是完全不受影响,速度还挺快。
她又扯着脖子喊了一次,见对方完全不搭理,只得歇了心思。
讲真,小弟虽然瘦小,但也是十岁的孩童了,骨头重,她还真不一定背得动。
应该说,这种情形,她自身都难保,要是一不留神带着弟弟摔滚上几圈,大概得倾家荡产了。
望着前方高大沉默的背影,段清秋的心仿佛被什么敲打了下,泛起陌生的情绪。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拉扯着妹妹,尽可能地跟紧。
又走了大概半个多时辰,小路两旁开始出现零散地房屋和田地。
这是经过人家村落了。
段清秋刚打算问问要不要去休息下,讨口水喝,忽见路边蹲了个人,身边倚着一辆平板车。
车上盖着油布,遮得严严密密的。
那人一见他们,立刻站了起来,用着颤抖地嗓音大声道:“要梨吗?又甜又脆地雪花梨——”
她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