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烟火> 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一触即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一触即发(1 / 2)

义子愣了愣,却还是没有明白过来。

蓝玉见了,只好直接道:“皇上如此急切的调本公去嘉峪关,一定是大明的西边发生了什么大事。而西边除了帖木儿之外,其他的蕞尔小国更不就没有威胁到大明的实力。”

“义父的意思是,大明要和帖木儿帝国开战了?”义子脸上顿时乐开了。

蓝玉哈哈笑道:“你小子现在才明白也不算笨,这下你知道去嘉峪关的好处了吧?弄得好,说不定你小子这次都有机会封爵。”

“多谢义父提点。”义子连忙抱拳朝着蓝玉跪下一拜。

若是真有机会封爵,那他根本就不在乎辛苦不辛苦,哪怕是刀山火海他也不会皱个眉头。

“传令下去,全军准备,三日后开拔!”

“是!”

就在蓝玉大军朝着嘉峪关而去的时候。

撒马尔罕,帖木儿虽然已经年过六十,但是精气神却是如同中年人一样。

于是,得到蓝玉的传召,安克帖木儿马不停蹄的便来到了嘉峪关。

蓝玉在数月之前便到达嘉峪关。

帖木儿笑了笑,一边走,一边和众位将军谈道:“其实除了履行真主安拉的意志,将大明归入我道之外。此次征服大明,还有一个目的。”

拉失德愣了一下,连忙笑着恭敬道:“还请陛下解惑。”.

帖木儿眼睛看向绿洲的远方,他的目光好似越过了绿洲,飞过了沙漠,看到了在沙漠那边的大明疆土。

这座城池遭到了韩度的洗劫,早已不复先前的繁华景象。城中的富商死的死逃的逃,而且在知道亦里把里城被明军一日之内便攻破了之后,商人们再也不敢来此做生意了。

毕竟赚钱再多,也要有命才行。以往亦里把里作为和撒马尔罕一教高下的重城,大家都认为它会固若金汤,根本就不用担心别人攻破,更加不用担心自己和财富的安全问题。

随后有些担心的道:“公爷.”

亦里把里城。

如此大事,自然要慎重。

这个消息来的太及时了,蓝玉都不由得郑重起来,连忙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但是他所做的这一切并没有多少效果,也断不了他是大明臣子的事实。所以,帖木儿只有用最根本的武力手段解决,那就是战胜大明,让大明低头。

这段时间里面,帖木儿还需要继续留在撒马尔罕。只有等到大军集结完毕,他才会亲自前往。

“嗯?你说。”蓝玉正在细想这个消息的准确性,听到安克帖木儿的话,点点头。

帖木儿人要是真的想打大仗的话,那目标自然不言而喻。

因此,哪怕帖木儿年事已高,这一次他不仅准备了号称百万大军,甚至还决定亲征大明。

没有安庆保证,自然就没有商人。没有商人,这座城就难以恢复元气。

蓝玉微微一笑,抬手示意:“诸位远道而来,辛苦!都坐吧。”

能够出兵五十五万,这就已经是帖木儿的极限了。

拉失德连忙站了起来,自觉站在帖木儿身后,低着头恭维道:“陛下征战多年,从未有败绩,这一次也不会例外。陛下一定能够战胜大明,把他们都归入我道。”

注视着面前的大军,帖木儿雄心万丈。他之所以连宁愿放奥斯曼帝国一马,也要东征大明,就是想要夺到黄金家族的名望,恢复成吉思汗国。

当他见到赶来的帖木儿之后,连忙跪下亲吻帖木儿的鞋子。

但是现在,亦里把里城却重新焕发了生机。大量的帖木儿大军进驻城里,运来了一眼望不到头的粮食和物资。

但是他们也知道将全族迁到嘉峪关的弊端,将来若是大明放他们回去,那倒也没有什么影响。可若是大明到时候不愿意放他们回去呢?那他们说不定会被大明给吞并。

安克帖木儿连忙将自己查探道的消息说了出来,“公爷,在两个月之前,下官就从亦里把里过来的人口中得知,帖木儿人已经开始重新修葺城墙,并且还有源源不断的兵马和粮草来到亦里把里,恐怕帖木儿人是在准备大一场大仗。”

“下官等,拜见梁国公。”

在这几年期间,哈密王兀纳失里病逝,其弟安克帖木儿继位。安克帖木儿对大明也是忠心耿耿,他最先打探到帖木儿帝国在亦里把里城的动静。原本他还因此十分焦急,毕竟亦里把里城每日都在不断的增加兵马和粮草,无论是谁都看的出来帖木儿帝国这是在准备一场大战。

“大明继承了大元天下,等于是继承了全蒙古大汗。若是咱们能够击败大明让它臣服,那全蒙古大汗之位就会落到本苏丹手里。如此一来,所有原属西域的大元宗藩国都必须听从我的调遣。”

但是现实却是抽了所有人狠狠一个巴掌,在他们眼里坚不可摧的亦里把里城在明军的攻击下连一日都没有坚持下来。

“可以。”蓝玉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并且朝其他人说道:“若是你们也担忧帖木儿,也可以将族人迁过来。”

到了之后,他便马不停蹄的派人去联系关西七卫。

安克帖木儿有些吞吞吐吐的道:“公爷,一旦帖木儿东进,哈密必然会首当其冲,下官想要将族人暂时迁到嘉峪关附近。”

“哦?”蓝玉颇为意外的看来安克帖木儿一眼。既然他都要将族人迁到嘉峪关来了,那就说明他这个消息肯定是真的。要不然,他不会主动将族人交到大明的手里,这些被帖木儿大军的威势给吓到了啊。

蓝玉的到来让安克帖木儿大喜过望,这至少说明大明对于帖木儿的动向也不是一无所知,而是有所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