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人生规划”一团糟。这样下去,他这“小贼”离“反贼”已经不远了。
凉州马贼大当家的叫春十五娘,手下兄弟数百人,个个强弓快马,自号“平难军”。老百姓说她美貌善良;匈奴贵族和汉人世家说她心狠手辣;而秦云则觉得:“这个娘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不久,秦云放弃了马贼这个在当时还算是有“前途”的职业,说是要走“正道”。也有人说他是逃走的。至于为什么逃,没人知道。
在秦云十八岁的时候,正赶上北境边军募兵,为了口吃食,为了能走“正道”,秦云当上了北境边军骁骑营的一名骑兵。
新从汉制、汉袭秦规,三个王朝都是禁止商贾从军的。要不是赶上乱世,秦云连兵都当不了。即使当上了也叫“谪兵”,与犯罪官吏、杀人囚犯、赘婿等同列,号“七科谪”。
秦云很难想象,“七科谪”里竟然有四科与商人有关。自己、父母、祖父母是商人的,甚至连曾经是商人的,都得算是谪兵。
战斗时,“谪兵”是要被摆在最前列的。万幸的是秦云弓马娴熟!
北境边军隶属于镇守大新国北方边境的齐王。齐王号称“北境王”,统辖凉、并、幽、冀四州,是大新国三个最强大的藩王之一。另外两个,一个是镇守南部的越王,一个是镇守蜀地的大西王。
三王都是大新国的同姓王,本就野心勃勃,加上对当年老皇帝突然驾崩,秦王夺权登基之事耿耿于怀,三王都有了觊觎皇权之心。
原本北境边军号称天下无双,齐王凭此屡屡与朝廷叫板。
十年前,匈奴人忽然变得躁动不安,时常骚扰北境。夹在匈奴与朝廷间的齐王,难以支撑,不得不与朝廷和解。
四年前,匈奴入侵凉州,一改“打了就抢,抢了就跑”的老传统,竟然“赖”在凉州不走了。
齐王无力收复,被迫向朝廷低头,请求朝廷派兵增援。朝廷出兵后,又与齐王貌合神离,各自为战,甚至还摩擦不断。而越王和大西王也没闲着,趁机在凉州暗地里培植势力。
五方势力风云际会于凉州,搅动得凉州混乱不堪。
秦云时常觉得,在这乱世里,自己活得如此辛苦,真是白费了穿越者的光环。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者,他的上一世也许只是一个梦境。
……
“听说齐王终于和朝廷达成一致了,双方各出十万精锐,分兵四路进入凉州,准备夹击匈奴人。”骁骑营士兵议论纷纷。
秦云倒是觉得此事犹如儿戏。一来这等军事行动,连士兵都能知晓,居然没任何秘密可言。二来步兵夹击骑兵?怎么夹,夹得住吗?
“大唐对付突厥骑兵、大明对付蒙古骑兵的方法,你们确实不知道。但西汉打匈奴骑兵的法子,不就在三百年前吗?这帮门阀子弟,不读书么?真是误军误国!”秦云有些气愤,但也无可奈何。一个“谪兵”,能做什么呢?
不久军令传来,命令秦云所在的五万人马于令居集结,而后沿河西谷地西进。要赶在立秋前经乌鞘岭插入到凉州腹地武威。
秦云看着这些即将整装出发的五万人,心中在想:“真是大新国的兵呀,新兵新兵,嘎嘎新的兵!自己一年军龄都算是老兵了!而对手都是打了四年的匈奴铁骑!这些人见到匈奴人能不乱跑就算不错了。”
不过秦云还是很期待这次出征的,“再过十来天,就要立秋了。上一次去河西谷地还是和呼老爷子去的。跃马扬鞭,放歌纵酒,好不快哉。”他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心中涌起些许温暖,“也不知道呼老爷子现在在哪呢?”
五万北境边军出发了。没有人知道,他们正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秦云更不知道,他的冒险、奇遇、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生活就此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