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第79章 驱虎吞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章 驱虎吞狼(1 / 2)

中平六年(公元年)十一月十五。

两股江东新兴势力在太湖边达成盟约,这可以说是一场迟来四百年的会盟。

…………

庐江太守陆康乃这个世道少有的大汉忠臣,在群盗四起,各个刺史太守纷纷割据一方的情况下,仍然连年冒险派遣孝廉将庐江郡的税收进贡朝廷,被加封忠义将军,秩达二千石,已经堪比九卿级别。

这样的人注定无法在张角使者的三言两语下投降。

三日后,张角在丹阳郡召集信徒,以韩信为统帅向西边的庐江郡发起进攻。

韩信在临湖县水淹庐江郡郡兵后,长驱直入,在庐江郡治所舒县生擒太守陆康。

由于陆康乃是吴郡四大家族之人,韩信又敬佩此人的气节,于是将其和庐江郡的族人皆放归吴郡,也算是卖项羽以及吴郡陆家一个人情。

…………

庐江郡,舒县。

“伯符你要返回长沙了吗?”十五六岁的俊美男孩轻声问道。

“是呀,当初父亲前往长沙平定叛贼区星的叛乱时,将我们一部分家人迁徙在舒县,幸好有公瑾相助,我们族人们才能在这里更好的生活。如今父亲已经在江南彻底站稳脚跟,已经传来书信让我们族人一同前去。”孙策含笑说道。

“哈哈,你我二人情趣相投,志向一样,不必说这些客气道。”周瑜摆摆手豪气干云的说道。

周家乃是舒县的世家大族,周瑜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曾经官居汉朝太尉之职,父亲周异也曾担任洛阳令。

孙策等一部分孙家族人避居舒县时,因为周瑜和孙策年岁相当,志趣相投,结为莫逆之交,周瑜把家里的一部分住宅让给孙策,还经常资助钱财,帮助孙策渡过人生中的艰难时刻。

“公瑾,如今天下大乱,各地军阀都在扩充自己的地盘实力,已经隐隐有重回春秋战国时代的格局,你将来如果要出仕,一定要来江南找我啊!”孙策郑重的嘱咐道。

“没问题,你我二人击掌为誓,君为青山,我为松柏,生生世世,永不相负!”周瑜大笑道。

“生生世世,永不相负!”

…………

京城,洛阳。

“董公,得到消息,丹阳郡太守周昕得到当地太平道道主张角的相助,向庐江郡发起进攻,太守陆康不敌被生擒。因为陆康年岁已高,在江淮地区威名远播,他们倒也没有为难他,将其与族人一起放回到吴郡。”李儒禀告道。

“哼,周昕好大的胆子,竟然敢随意攻击朝廷任命的郡守。而且陆康还是少有的大汉忠义之士,自从担任庐江郡太守后,每年都会将税收按时送到京城。”董卓怒不可遏的说道。

“各地诸侯割据一方,拥兵自重,幸好天子在我们手中,我们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将不尊朝廷的各个军阀逐个击破。当今天下有不满董公的,也有想和董公搞好关系的,亦有无动于衷的。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压那些不满董公的军阀,赏赐拉拢其他两类军阀。”李儒建议道。

“文优认为哪些军阀值得老夫拉拢?”董卓不动声色的问道。

“只要没有参加关东联盟的军阀都值得拉拢,而且已经有数位郡守和刺史上表陈述自己的功德。

徐州刺史陶谦不但将境内东海郡、彭城国的盗贼全部剿灭或是驱逐,还迎回彭城王刘和,有大功于朝廷,值得拉拢,可让其讨伐周昕、张角的叛乱。

偏将军马腾不但平叛韩遂的叛乱,还驱除羌人收复大汉失去多年的陇西郡,亦有大功与朝廷,值得拉拢,可让其继续讨伐羌人,收复昔日大汉的故土。

右北平郡太守公孙瓒在边境多次击退乌桓的进攻,为大汉守护边疆有大功,值得拉拢,可让其讨伐渤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

益州刺史刘璋平定广汉郡叛乱有功,乃汉室宗亲,值得拉拢,可让其讨伐汉中张鲁。张鲁此贼多次杀害朝廷派去的使者,罪不可恕。

荆州刺史刘表平定当地宗贼有功,乃汉室宗亲,还是董公亲自任命,值得拉拢,可以让其讨伐长沙太守孙坚以及南阳太守袁术。

幽州牧刘虞,在北方深得人心,威名远播,亦是汉室宗亲,值得拉拢,可以让其讨伐渤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

陈王刘宠占领陈留郡多时,已经写信示好董公,可以让其讨伐在东郡的曹操。

如此以来不用董公出兵,其他各方势力也必然互相攻伐,乱成一团,董公只需坐收渔翁之利即可。此乃孙子兵法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战者也。”李儒不厌其详的娓娓道来。

“哈哈哈,文优此计真妙策也,老夫这就准备为这些汉室功勋加官进爵。”董卓大笑道。

…………

中平六年(公元年)十一月二十。

大汉朝廷为四方有功之士大行封赏。

“徐州刺史陶谦不但剿灭境内群盗,还迎回彭城王刘和,封安东将军、徐州牧,溧阳侯。

偏将军马腾收复陇西郡有功,封凉州刺史。

右北平郡太守公孙瓒为大汉守护边疆有功,封幽州刺史。

益州刺史刘璋平叛有功,领益州牧。

荆州刺史刘表平宗贼有功,领荆州牧。

幽州牧刘虞在北方多年,劳苦功高,百姓爱戴,进爵襄贲侯。

陈王刘宠乃汉室宗亲,治下百姓富裕,特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除了明面上的封赏外,各个收到封赏的刺史州牧甚至王爷都得到一封密信。

…………

徐州,下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