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滚轮声出现,随后大家就看到了一整个完完整整的老伦敦。
看着那宛如洗衣机的老伦敦出现,其实有不少人都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原本大家就都被程煜的意外事件搞得很紧张,而且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石磊是肯定不会在他们决出胜负之前出现的,这要是老伦敦再消失了,岛上可就剩下了他们八个大活人,那还真是谁也不确定会发生点什么呢。
“哦,是程先生呐,您有什么事么?我正在收拾你们的餐桌呢。”
程煜翻了个白眼,说:“老伦敦,你稍微靠点谱行不行?设计你的人是给你设计了个健忘症么?我在吃饭前让你去帮我拿信,你是不是完全给忘了?”
老伦敦伸出两只手,捂住了那代表眼睛的两盏小灯,说:“哎呀,还真是忘记了呢,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程先生,我这就把信给你。”说话间,老伦敦的那张“嘴”的下方,就像是一个舱门一样缓缓打开,然后,老伦敦从里边取出了一封信,双手将其举起,递交到程煜的面前。
程煜心道总算是见到这封信了,只可惜,竟然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拿到手的。
“老伦敦,你刚才是不是把二楼那个吊顶修好了?”程煜并没有着急打开那封信,而是继续问着老伦敦,毕竟,比起那封信,现在这个问题更让所有人牵肠挂肚,如果是老伦敦干的还好,要是不是它干的,那就是惊悚片了。
“是呀是呀,刚才程先生让我去找三号取信,结果我刚走出餐厅,就看到大厅里一片狼藉。我心说哎呀这可真是太不小心了,于是就拿来笤帚把这里清扫干净了。然后我就发现头顶的吊顶少了一块,看来地上的垃圾就是从房顶上掉下来的,没办法,这个破吊顶,已经出现过好几次这样的情况了,我也算是有了些经验。然后我就去工具房拿了工具和材料,上了楼。却发现楼上的走廊上也有一些吊顶的碎块,只能又把那里清扫了出来。最后我就开始打印那个吊顶,但是打印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等到打印完,我想起还要帮程先生取信的事,结果出去没跑多远,就看到已经干完活回来的二号三号和四号,于是我们就组合在了一起,回到了房子里,刚才正收拾餐厅呢。”
众人听着老伦敦絮絮叨叨的这番话,都敏锐的捕捉到了其中最关键的那个词——打印。
“吊顶是打印出来的?”邓景亮着急的发问。
老伦敦回答说:“是呀,3d打印,很方便的,哪坏印哪。”
柳漫漫问:“吊顶经常出问题?”
“那要看如何定义经常了。”
“这个吊顶到现在为止一共掉过几次?”柳漫漫换了一种问法。
“加上这次是第三次了。”老伦敦老老实实的回答。
三次,好像也不多,这建筑少说也得有个十年二十年了吧?而大家都知道,老伦敦在这幢建筑里服务已经超过五年了。这也就是说,五年多的时间里,吊顶出过三次问题,倒是不算多。
但是白小玟显然并没有理所当然的这样认为,她小声的补充了一个问题:“老伦敦,这个吊顶是什么时候装上去的?是你来到这里当管家之前就有了么?”
老伦敦立刻摆了摆那三只弹簧手,说:“不是不是,这是一周之前才刚刚打印上去的吊顶呢。主人说楼上的走廊太暗了,因为过几天会有客人来,而且要住好些天,他就想加装些灯,但又觉得在走廊里重新走电线很难看,才设计了这么个吊顶。但是请工人来施工太麻烦了,他就让我用3d打印的方式打印了这个吊顶,但似乎3d打印出来的东西不太结实,很容易出问题。”
众人面面相觑,合着这玩意儿是刚弄上的?说来石磊也算是好心,但这玩意儿也太不牢靠了,短短一周时间就出了三回问题,石磊你是真不怕这玩意儿砸到人啊。
不过这样一来,似乎倒是让众人安心了不少,因为如果七天就出了三回问题,那么这次程煜遇到的,可能真的只是一个意外。
“这玩意儿也太不安全了,老伦敦,能把这个吊顶整个拆除么?其实我们觉得二楼的走廊也没有那么暗,并不需要这个吊顶上的灯光。”说这话的人是苏溪,她虽然没有征询其他人的意见,但她相信,这里应该不会有人反对,毕竟这个吊顶始终就是个隐患,这要是在二楼可能还好点,万一在一楼走动的时候这玩意儿掉下来,即便材质再如何松软,这么高的位置砸到脑袋上,怕是也会出现问题的吧。
老伦敦身上的三盏灯闪烁了一会儿,才说:“真的要拆除么?你们是真不怕给老伦敦找活儿啊!”
众人笑了,苏溪却坚持的说:“你都说了,这东西才装上去一周,可却出了三回问题了。而且,今天这东西差点砸着程煜先生。我想,石磊先生应该不会希望看到这里有人因为这个吊顶受伤吧?”
老伦敦的声音显得有些不情愿,但是它还是答应了下来:“好吧好吧,那我先去收拾餐厅,等收拾完了再上楼拆除那个吊顶。”
“你还是先上楼拆吊顶吧,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你拆完我还想早点回房休息呢。”说这句话的,是谢彦文,看来这哥们儿是真宅,能留到现在,也完全是因为那封信的缘故吧。
老伦敦无奈,只得优先上了楼,看着它那圆滚滚的身体横在楼梯的扶栏墙面上,滚动着上了楼,众人依旧还是觉得这场面有些滑稽。
“大神,接下来,是不是就该让我们了解一下信件的内容了?”陈宇正好站在程煜的正对面,他对程煜提出了要求。
程煜稍微挥了挥手里的那封信,说:“我想先一个人看完这封信,然后再做决定。”
“啊?为什么?”显然,好几个人都感到不解,这跟程煜之前所说的话不一样。
“这封信,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