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刚回到长安就挨了一顿训斥,又被灌了一通迷魂汤,导致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李世民的条件。
可要依靠工具控制热气球的飞行方向,哪有那么容易。
别说控制热气球的飞行方向,他连真正的热气球都还没能造出来。
用来戏耍李世民的热气球,充其量就是一个放大了无数倍的孔明灯,真要把它放上几百米高的高空飞翔,飞不了多久就会被高空气流冲到失控。
“呼~”
呼出一口浊气,李让的表情有点阴郁。
跟在李让身后的陈一和王二对视一眼,小心翼翼的询问道“侯爷,咱们是先回家,还是先去书院?”
听着陈一的询问,李让回过神来,皱眉道“先回家吧。”
“是!”
二人点点头,将战马牵到李让身旁,示意他上马。
李让也不再犹豫,将紊乱的思绪抛之脑后,翻身上马带着亲卫打马出城,朝着天地尽头处那一座高大的骊山狂奔。
不多时,骊山脚下的太平村映入眼帘。
与两年前相比,太平村的外形变化很大,大得让李让都有些认不出来了。
两年前,整个太平村放眼望去,除了李让的侯府之外,找不出一栋能看的建筑,清一色的斜顶土坯茅草房,除了穷,还是穷。
短短两年时间,太平村各户人家的主宅却已经是一溜水的红砖瓦房,就算还有土坯房,也是当作猪圈或者厢房来用。
对于权贵来说,宅子必定是以青砖实木砌成,以价比黄金的琉璃瓦加盖,瑞兽穹顶亦不能少。
红砖泥瓦这种低级的建筑材料,他们是看不上的。
但对于寻常百姓来说,除了伺候好地里那点庄稼,能盖起一栋红砖房就是他们这一生中最大的追求。
整个大唐,除了紧挨着大城市的一些村庄家家户户都能建得起来,稍微离着城市远一些的村子都很原始。
所以,太平村的变化不止是表面上的多了几栋泥洼砖房,亦是李让的多产业扶贫的尝试接近成功的表现。
李让离开太平村时,太平村已经联合周边三个村子建起了养猪场,建起了私塾。
另外香水厂房和肥皂厂房,亦建立在四个村子中间的荒地上。
负责肥皂生产的郭淮和香水生产的程二也在李让的授意下,有意无意地开始聘请附近村子里的青壮来厂里干活。
两年时间过去,光看村子外形的改变,李让的各种手段应该都算是颇有成效。
当然,具体的数据,还得先回到家里,召集郭淮程二和附近村子里出众的年轻人做具体的测算。
若是产出比投入要高,基本上就可以上书中书省,将太平村当作多产业脱贫致富的标杆,开始朝一些有条件的村子进行扩散。
尤其是饲养阉猪一项,更应该大力推广。
大唐的肉总是不够吃的。
别说百姓了,就算是小地主,同样是十天半月不闻肉味,吃一顿肉,都得把油脂留在嘴上,去村子里显摆显摆。
在全民贫困,全民营养不良的时代里,阉割之后饲养出来的黑毛肥猪膘肥体壮,是普通人补充蛋白质和脂肪最廉价的肉食,同时,吃肉也是治疗夜盲症最简单的方式。
再加上侯府炒菜的烹饪方式已经逐渐普及开来,猪肉的美味也让所有人欲罢不能。
除了少数自视清高之辈,大多数权贵家中都已经开始接受猪肉这种贱肉成为日常的菜肴之一。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一个能让大唐贫苦百姓能够在短时间内积攒到一些闲钱最快,最有效,且投入最低的方式。
毕竟,有钱人要吃猪肉肯定不可能自己去养的。
而养猪唯一的风险,就是各种瘟疫疾病。
但问题不大。
草原游牧民族大规模饲养牲畜牛羊,比李让养猪复杂得多,瘟疫爆发的频率也高太多,也没见他们放弃饲养。
况且,李让虽然不知道怎么养猪,但预防瘟疫的第一要素是卫生条件他还是明白的。
就这一点,已经比大唐所有人强了。
做任何事情,都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岂能因噎废食。
李让思绪发散着打马走进村子。
本以为会收到无数声二蛋哥哥的热烈欢迎,但直到走进村子中央,也没有遇到一个熊孩子,大人也没有遇见。
不过稍一思考,李让便明白了其中原因。
现在正是种植第二季粮食的关键时候,大人肯定都在田地里忙碌。
至于熊孩子们,大概率都是去了私塾上学。
以前,村民们提起送孩子去读书都心有疑虑,主要还是因为穷。
一个孩子就是半个劳力,若是去读书了,损失半个劳力同时,反而还要多出一张吃闲饭的嘴,穷人家哪供得起。
但现在,家家都盖了砖房,有钱了,也就无所谓那半个劳力了。
挺好的。
李让有些欣慰。
村子里的孩子,只要读出书来,那就是他天生的臂助。
一路走到村子中央的大银杏树下,李让终于看见了进村以来的第一,二三四个人。
“二叔公,三大爷,四阿公,五奶奶!”
李让挨个叫了一声,就见几个头发雪白的老人眯起眼睛伸长脖子朝李让看来。
几个老人都很老了,非常非常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