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的书案上,摆着厚厚的一摞弹劾奏折。
几乎全都是弹劾浙江巡抚周延儒的,说他无视百姓,滥开矿山,压榨矿工,最后官逼民反,逼着矿工造反。
剩下的,就是弹劾浙江总兵陈洪范的,说他助纣为虐,帮着浙江巡抚周延儒欺压矿工,肆意虐待矿工。
甚至,浙江等地的致仕的官员,民间的大儒,各地的学子,纷纷上书,说开采银矿,惊扰了祖先在地下的安宁,破坏了当地的风水,请求朝廷停止开矿。
朱由检看着这些奏折,有些哭笑不得。
大明朝真是深山藏虎豹,田野埋麒麟啊,为了阻止朝廷开矿,连风水这种招数都用上了。
在古代,开矿采矿,确实是有风险。
一来,矿藏多在山中,人烟稀少,官府监管有一定的难度,控制力相对薄弱。
二来,开矿采矿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既然都是青壮年,就几乎可以约等于士兵了。
三来,开矿采矿需要工具,在冷兵器时代,什么镐、锹、耙子等都可以当做兵器。
以上种种结合起来,开矿,确实是具备了造反的风险因素。
对于这些奏折,朱由检的做法就是一个,“王承恩,这些奏折全部留中不发,待会让人送到御膳房去当引火的材料。”
“是。”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李邦华急匆匆的走了进来,“陛下,云南发来急报,阿迷土司普名声公然叛乱。”
沙普之乱,朱由检下意识的就想到了这个。
历史上,在平定奢安之乱的时候,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声在从征,伺机扩充实力,同时奢安之乱也让他看到了希望,于崇祯四年发动叛乱。
一年后,也就是崇祯五年普名声身死,其妻万氏仍领其众,继续作乱。
后来,万氏招安南土司沙定洲为婿,沙普合流,势力愈加壮大。
南明时期,沙定州和万氏反叛,趁黔国公沐天波不备,攻入黔国公府,沐天波仅在数名心腹护卫的保护之下出逃。
当然了,沐天波还携带走了官印和世袭铁券,毕竟这两样东西比性命还重要。
直到大西军入滇,双方合作,这才平定沙普之乱。
云南,自洪武朝时的西平侯沐英开始,军事就一直由沐家掌握。沐家世镇云南,这也是清朝时,云南成为汉地十八省的重要原因。
只是,此时的黔国公沐天波年幼,才十几岁,这一摊子事,恐怕他还撑不起来。
朱由检摊开西南的地图,“奢安之乱刚刚平定,西南各省还没彻底稳定下来,就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兵部尚书李邦华躬身道:“陛下,普名声造反,势浩大,且西南之地土司众多,若是不尽快平定,臣恐再起奢安之事。”
朱由检点了点地图上的云南布政使司,“李尚书所言有理,只是黔国公年幼,云南之事,恐怕力有未逮,还需另选他人。”
“陛下,总督西南军务的朱燮元如今平定奢安乱贼,莫不如调朱燮元到云南,平定普名声。”
朱由检摇了摇头,“朱燮元虽有能力,但毕竟上了年岁,且四川还有流寇未清,朱燮元还是留在四川清剿流寇的好。”
李邦华转念一想,也确实如此,便继续说道:“陛下,那就如今的云南,也只有云南巡抚王伉,能统领军务了。”
朱由检不置可否,“就让云南巡抚王伉,暂时统理云南军务,直到朝廷援军到来。”
李邦华一听,就打个造反的小土司,至于再派援兵吗?
“陛下,普名声虽然声势浩大,但凭借黔国公府在云南近三百年的根基,还有朝廷支持,平定叛乱,不是难事。”
“若是兵力不够,从就近的贵州、广西调兵即可。”
“尤其是贵州的士兵,参与了平定奢安乱贼,战斗力也是有目共睹的,贵州总兵许成名也是一员猛将。”
“倘若从京师调兵,路途遥远不说,且战机瞬息万变,恐时不我待。”
“而且云南贫瘠,朝廷之军到达云南,属于客军,钱粮消耗皆由云南提供,如今普名声叛乱,云南局势不稳,恐怕对云南也会造成压力。”
不得不说,李邦华的想法确实周到,毕竟明末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问题。
朱由检点指地图云南南面的缅甸,“云南紧挨缅甸,云南境内的土司和缅甸也多有往来,若是缅甸趁机生事,该当如何呢?”
李邦华几乎是脱口而出,“那自然是打。”
明朝的官员,别管品德如何,但对外问题上,却是一贯的强硬。
“陛下,若是朝廷派兵前往云南,当派何人领兵,兵力几何?”
朱由检没有回答,而是向着王承恩吩咐道:“召英国公世子张之极入宫。”
“是。”
李邦华原本以为朱由检会派卢象升领兵前去,或者是陈奇瑜前去,可没想到,朱由检竟然会派张之极前去。
李邦华敏锐的觉察到,大明朝的勋贵,怕是又要崛起了。
很快,张之极就来到了乾清宫。
张之极朝着朱由检躬身施礼,“臣张之极,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
“谢陛下。”
朱由检看向张之极,“云南有土司叛乱了,黔国公沐天波年幼,朕打算派你前去,你能撑得起来吗?”
张之极也是个聪明人,也意识到朱由检这是打算重新重用勋贵了,因为自土木堡之变后,领兵的就基本变成文官了。
张之极当即双膝跪倒在地,“臣虽无成功之把握,但有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