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很有些指教的意味对着李学武说道:“现在的港城,虽然蛋糕已经分完了,但机会还在,所以叫遍地黄金”。
“你说我二十年去,呵呵,其实我二十年前去过港城”
娄父还不避讳地跟李学武说道:“我对那边有一定的了解,安顿好了他们我才回来的”。
“从一些沟通上面我能感受到当年的荒芜情况和机遇,随着过去十年的发展步伐,港城正在继续发展与扩张制造业”。
“强劲的经济增长令港城已经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新、韩、湾齐名”。
“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加上当地也积极发展基础建设及公共房屋,港城居民的生活质素普遍有所改善”。
娄父点了点桌面,对着李学武认真地说道:“这也是我所说的,从基础行业做起的原因”。
“包括你我,在对面儿看来,都是出来扎到,来抢食的”
娄父介绍完港城的实际情况,又继续说道:“公营的暂且不说它,单说小娥过去后的私营企业”。
“到了人家的地头上,得找竞争不大,利润不高的项目,不能一过去就想着挣大钱”。
“得投靠同乡会馆,得拉拢当地豪绅,缴税捐款,该打点打点,该孝敬孝敬,跟你端着枪过去是不一样的”。
“这么麻烦?还会馆?”
李学武皱了皱眉头,他倒是不大懂这做买卖的行当,但他知道这个时期的港城不太平,后世的电影多说的是这种,生意的电影很少。
“麻烦?挣钱哪有容易的”
娄父微微摇了摇头,道:“你要打点好同行的关系,处理好社会关系,摆平地下的关系,又得交好上面的关系,这样你才能赚到钱”。
李学武微微皱起了眉头,他想的是把自己的钱和娄家的钱集中起来做把大的,至少让人忌惮的大。
从钢城带回来的黄金放在自己手里就是个摆设,毛用没有,只有出去的钱才叫钱呢。
天天搂着金条睡大觉那不成了守财奴了嘛。
而且他想的是,国内各地的交流能赚钱,港城到京城的交流会不会更赚?
这个时代一共也没有多少大机遇,每一次他都不想错过。
娄父当然看出了李学武的意思,他就知道年轻人坐不住,小生意看不上,想要一步登天,做个大的。
他年轻的时候也有这种幻想,但时间和经历把他的劲头儿都磨平了。
现实告诉他,买卖不是儿戏,不能想什么是什么。
如果不是情况特殊,他是不会跟李学武合作的,两个人的理念和动机都不同。
这就是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现实是,他有钱,李学武也有,而李学武有门路,他没有。
现在一个娄晓娥,他不觉得自己的闺女国色天香,更不觉得李学武会沉迷酒色。
那就很明了了,李学武不会被自己闺女牵绊,为什么要跟他一起玩儿啊。
无非就是看重他生财有道的能力了。
一个有财,一个有能力,那便是合则两利的局面。
他也想借着李学武的能力东山再起,能保住现在的局面,并且从事经商活动,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机遇。
现在两人的矛盾点就是经商理念了,看看今天到底谁能说服谁。
“年轻人,要有点儿耐心,世界是你们的”
娄父喝了一口茶,随后放下茶杯,由着李学武给自己倒茶,嘴里宽慰道:“将欲取之,必先允之,舍得舍得,你要不舍,哪里能得呦”。
“能赚多少?”
李学武看了看很懂买卖的老丈人,倒好茶后放下了茶壶,问出了最直接的关键。
他这个问题看似问能赚多少钱,可现在都在纸上谈兵,又没确定具体的项目,所以娄父也知道他问的不是项目赚多少,而是自己能赚多少。
别看李学武说的是娄姐出去创业,可实际上来说,娄姐还不具备创业的才能。
要有娄父站在身后,既能在内地站稳脚跟,又能在港城开疆拓土,这才是李学武设计的。
“得具体看了”
娄父微微昂了昂头,说道:“赚到的和出去的,三七开吧”。
“怎么才七成?”
李学武喝茶的手微微一顿,没有再喝,而是放下了手里的茶杯表达了不满。
“七成是出去的!”
娄父看着李学武瞪眼睛,也是无奈地说道:“能赚三成还得看人家的脸色”。
“谁的脸色?”
李学武的脸一下子阴了下来。
娄父也看出了李学武的不满,手一指李学武刚才画的地图和大致的行业分布,道:“他们”。
“他们?!”
李学武吊着眉毛,叠起了腿,点了点那张纸,看着娄父问道:“我从京城大老远的奔到港城,就是为了看他们的脸色?”
娄父:“对!”
李学武:“我好不容易攒够了本钱,有了身份”
娄父:“对”
李学武:“我还得讨好同行,处理好社会关系”.
娄父:“对”
李学武:“还得摆平地下关系”.
娄父:“对”
李学武:“还得交好上面?”
娄父:“对”
李学武:“那我不成了跪着去要饭的了吗?”
娄父苦笑道:“现在你理解我们买卖人的无奈了吧?说白了,开门做买卖,就是跪着要饭的”。
说着话点了点桌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