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点了点李学武说道:“倒是你,再不来我可就要上火了”。
这么说着,高震抽了一口烟,看着李学武说道:“别结了个婚,把咱们东城最勇的一员猛将给丢了,那我可要愁了”。
“您可真捧我了,
李学武笑着说道:“我就一幸运儿,志愿永远都是人民的守护者,保护神”。
“嚯~这大志愿可比勇猛来的实在啊!”
高震笑呵呵地看向了郑富华,眼神中的意味深长就连坐在对面的李学武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郑富华也是毫不意外地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
李学武是他发现的千里马,平日里常说慧眼不具,不称伯乐,那是自谦呢,有李学武这一匹千里马在,又有谁敢说他没有慧眼呢。
当初见到李学武的时候便对这个成熟稳重,又颇具少年义气的青年感兴趣,回到局里调查了李学武的资料和档案后,便决定另辟蹊径,从保卫队伍里把人挖过来。
事实证明,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等他去挖人的时候人家的单位领导也发现这年轻人的优点和能力了,又哪里会轻易的放人。
到最后还是他出面找人协调,迫不得已弄了个折中的方案,那便是今日的李学武,双料副处长。
郑富华在日常工作中毫不掩饰对李学武的欣赏,分局上下谁又能看不见。
李学武也是争气,屡创佳绩不说,在做人和做事方面更是让人叹服。
同样接触过他的沈放和段又亭皆成为了他的好朋友,这种社交能力实在让人感慨。
高震作为分局里的当家人,因为郑富华的原因,便对李学武早早的开始关注了。
时至今日,李学武的成长速度早就不能用常理来看待和对待了,更应该是一种现象。
他还从未见过如此性格机智、正治嗅觉敏锐,思想成熟的年轻干部呢。
所以在今天的见面上,高震并没有摆架子,倒是很谦和的同李学武开启了谈话。
“文武双全,智勇双全,殊为难得”
高震一边说着,一边在面前的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借着手上的动作,再次打量了一眼李学武,还是觉得这个年轻人锋芒内敛,无比危险。
“郑局有跟我说,你想在治安大队深耕细作,走一条新路”。
“说说看”
高震借着收回的手势示意了李学武一下,又把烟放在了嘴边,说了一句:“让我听听你想干什么”后,便眯起眼睛继续抽起了烟。
李学武这边将手里的烟放在了烟灰缸上,坐直了身子汇报道:“哪里算得上是新路子,无非就是在您和郑局的带领下,继续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治安环境维护与管理的方向嘛”。
郑富华是不愿意听李学武的马屁的,开口说道:“时间宝贵,少拍马屁,说具体的”。
“是”
李学武的马屁被郑富华点明了,却是丝毫没有羞愧感。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逢人戴高帽,见面都是笑。
他达不到这种不要脸的处事级别,但在工作上,正治正确他还是懂的。
任何工作开展的前提必然是领导的正确指引,同事们的辛苦付出,以及自己的一点点努力,才有了今天的胜利成果。
治安大队是李学武在这两位全力支持下,以多方努力共同完成的创建和成功。
李学武是做了许多工作,但这并不能让他冲昏了头脑,以为这件事他是主功,没了他就不成了。
任何时候,李学武都不会,更不敢说在某项工作上非他不可。
真要到那个时候,李学武不会感到牛哔,而是会感觉自己傻哔。
工作不是这么做的,人也不是这么做的。
李学武的马屁开场白即是奉承,也是自谦,更是为了接下来的话打个基础,设置个前提。
“治安大队成立至今,大大小小的治安类案件处置不下上百起,执行巡逻警戒任务已经形成了常态化,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化和机动化更是毋庸我多说”
李学武正色地看着高震说道:“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专注于维护当前形势下治安稳定局面的强力队伍是有必要的”。
“而在治安大队当前的基础上,实现治安队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强治安队伍常态化、目标化,是我同治安大队一众同仁正在探索的新方向”
高震眯着眼睛仔细听着,见李学武停顿下来,用手夹了香烟示意李学武继续说,他听明白这些话的内容和含义了。
李学武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治安大队扩员改制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集中力量,专攻治安维稳工作,协助和配合专业处置部门做好执勤工作,解放这些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实现各部门职能专业化,细分化”。
“嗯,这是咱们队伍专业化的一个发展方向”
高震听了李学武的话打断了一下,看向郑富华说道:“未来的工安队伍一定是要做到这一点的,包括现在正实行的刑警模式,治安队模式,以及交通警察模式”。
高震的这段话里有提到治安队模式,这里的治安队跟李学武所说的治安大队不是一个事。
治安队是属于分局管理的一支专业处置治安类案件的队伍,更加的具有主动性和独立性。
应对的都是社会上那些不良分子,以及小偷这一类人的案件。
黄干他们的一监所跟这些单位接触最多,因为治安队抓的人多,且频繁,所以都是就近了往一监所送。
高震话里的意思也是在肯定李学武的意见,说的是工安队伍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