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同时也支援着小燕和二爷。
安排三个人还是想着人手多一些,有个休息的时间,也是因为回收站这边事情多,人少了后勤都保障不了。
三顿饭总得有人回去做饭,总得有人收拾屋子和整理院子。
现在屋里坐着的就这些人了,王亚梅不在,于丽说是今天请假休息,傻柱还笑闹是不是两人出去处对象去了,惹了迪丽雅一个瞪眼。
在家的是这些人,不在家的有好几个方向,三舅闻三儿带着老婆孩子在钢城,手边还有十三太保里的前三位。
小混蛋周常利带着两批拢共小一百人跟那边做事,山上下来的张万河则是带着大强子及四十多口子人在钢城一起忙活着。
西琳和葛林,并着丁万秋在吉城,经营着联通山上和钢城的小小收购站,不起眼,但是很重要。
最后就是一监所了,那里是回收站的生产基地,造纸、印刷、雕刻、裁缝、皮革、电子,以及新开发的西城三监所等地提供木匠和印刷的业务。
学文大哥在那边管着电子教学培训,吴老师已经答应在那边管着这些业务,以及监管财务工作。
接下来大嫂赵雅芳也会兼顾这边的财务,以及一监所的财务业务将所有的业务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李学武抽了一口烟,坐在炕桌旁听着沈国栋拿着笔记本汇报着回收站的业务和工作,好像在单位开办公会一般。
其实也是一回事,听着沈国栋说这个月收了多少破烂,卖了多少破烂,分析现在的市场行情怎么样,环境影响因素又是什么,怎么判断形势,怎么规避风险,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这些都是李学武要求他做的,算是给未来发展打下一个基础了。
沈国栋没啥大学问,写字和算数不成问题,管着收废品的业务绰绰有余。
可他也就这么点追求了,想的也是小富即安,有饭吃,能饱肚子就得。
倒是李学武收拾了他两回,告诉他不想干就撤股,给他的房子也收拾好了,到时候给他找个工作,跟小燕过安稳日子去。
还别说,李学武这么一收拾他,他还真就想这么干了,不过回去跟小燕一提,小燕儿却是不干的。
上班哪有现在赚钱啊,也没现在这么充实和舒服啊,给单位干活,上面有领导盯着,下面有同事挤兑着,谁知道能活咋样啊。
跟着武哥干事业,别的不说,这钱财上面可没亏了他们,在门市部更是跟自己家里一样,心情好,挣的多收入多,她可不愿意去外面受气去。
小燕见他没个理想的样子,还说了,不指望等他们结婚的时候能有武哥的排场,但家里总得有个带响的。
这可把沈国栋给为难住了,带响的,他倒是想给小燕准备一箱炮仗了,可他怕小燕不让他回家。
啥是带响的,汽车呗,左右不能是破自行车,卡拉卡拉响的那种。
这个时候谁家敢想结婚的时候家里能买小汽车,干部家也不敢想啊,他就知道小燕在为难他。
可小燕说了,你不敢想,可武哥都做了,回收站以前有小汽车?
现在还不是一台嘎斯69小货车,一台大卡车,就是武哥家里还有一台威利斯呢。
沈国栋想说自己不能跟武哥比了,可跟武哥打听了,那威利斯轧钢厂也在卖,一台成本价才不到一千块钱,他攒几年也是能买的。
小燕儿岁数还小呢,到结婚还得三四年,这带响的还真就不是难题。
分红?
没有的,武哥说了,短时间别想着分红了,未来还得投资呢,暂时都不缺钱,只领工资够过活就行了。
所以他现在只能指着工资过活,好在是大宅子有呢,衣食住行都在这边考虑着,他上班干活就行了。
日子有了理想,也就有了奔头,他再也不敢跟武哥提找个班上等退休的事了。
有了上进心,在业务管理上也就上心了,把破烂业务全都接手了,可给老彪子轻松了好多。
尤其是现在小子们也都在学车,这院里的司机倒是多了,用车也方便了许多。
沈国栋汇报完,姥爷开始汇报,他也是用的笔记本,说了家具的回收和销售情况,最近的重点工作还是在西城三监所的家具生产上面。
木托架,玻璃,这种茶几卖的最好,也是新婚家庭最受欢迎的商品。
市场上还没出现仿制品,倒是让回收站赚了个大头儿。
李学武听着姥爷说旧家具清理了一大批,便插话问道:“三舅收上来的那些都处理了?”
“差不多了”
姥爷带着老镜,翻看了一下账本,抬起头跟李学武说道:“不少都叫彪子送走了,剩下的也都是样式简单的,改了改都卖了”。
老彪子送走的那些李学武知道,是给了俱乐部,俱乐部那边也划了钱过来,并不差账。
外面自然不好用那些华丽家具的,但俱乐部不虞有这个危险,大门里面的世界终究是集体单位,只要人没有事,那就真没事。
俱乐部里正式工都是可靠的,临时工没话语权,会员的身份都由着线串着,谁敢说那边会出事。
“年初弄的那批货,都处理干净了吗?”
李学武看向了叶二爷,他问的是打击年初那次偷盗活动缴获的商品,零零散散的得有两三万块钱。
叶二爷也没用翻看账本便点头道:“剩下一些零碎的,彪子说做在了收购账里,上个月已经跟街道那边结清账目了,也找了街道所做了证明”。
说着话,叶二爷又打开了笔记本介绍道:“有些东西杂七杂八的,用的时候需要,不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