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示意老彪子坐下,同时问道:“说说这次去东北的事吧”。
娄姐明显的怨气很大,不想说这个,只能由着老彪子开口。
今天带着他来这边,也是想着以后娄姐去港城,老彪子在内地,他们两个之间的联系合作比较多,尽早的磨合。
老彪子看了娄姐一眼,随即咳嗽了一声,道:“先说说钢城的事吧……”
钢城的事主要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炼钢厂的公事,一个是回收站的公事。
炼钢厂那边是李学武让他们代他去跟董文学接触的,一方面是让董文学知道他派人过去了,一方面也是自己过不去,得有人给自己带回来
从老彪子手里接过了资料看着,听着老彪子的介绍,这才知道钢城的动作不小。
首先是炼钢厂,在董文学的主持下,超过一半的炼钢炉改成了炼制特种钢和合金钢,钢材受用范围小,但需求量特别大。
在满足自用的前提下,已经开始给其他轧钢厂和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证明炼钢厂是有能力完成特种材料生产的。
这要感谢这个时代的体系,天知道炼钢厂炼废了多少炉钢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也正是因为有了现在的合金钢材基础,李学武才敢在这边搞工业化生产基地。
以轧钢厂的财力和体量,工厂还是随便建的,看联合企业筹建的那些工厂就知道,对于建设一个厂子来说,不算很困难。
可李学武要建的是生产基地,是覆盖大多数目标工厂的配套产业。
简单的来说,在生产基地内,有发动机生产厂,有变速箱生产厂,有汽车钢架生产厂……这些生产厂的产品再供给给汽车制造厂组装成成品汽车。
这就是生产基地,李学武虽然跟夏中全说的,要把大多数零件都交给其他工厂来生产,但有的零部件必须自己加工生产的就得放在钢城了。
比如发动机,比如变速箱,这是核心技术,也是汽车的灵魂。
现在有些工厂生产的零部件达不到平均水平,次品率比较高,用在汽车其他位置都能控品,唯独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组装时没办法控制品质。
李学武是很有野心的,现在要造的汽车只是
他有十几年的时间来发展汽车工业,他有信心在未来站住脚跟。
轧钢厂转型必须有核心产业来支撑,汽车就是一个很优秀的赛道,至少跟其他企业比,轧钢厂要少走很多弯路。
炼钢厂在完成特种钢材和合金钢材的冶炼升级后,便开始按照李学武给他们提供设计图纸进行工业生产化的设计工作。
刚开始拿到图纸的时候董文学也很诧异,这些不就是工具厂生产的那些东西嘛,有什么好稀奇的。
但是,叫了炼钢厂和轧钢厂调过去的工程师研究后才发现,这是一整套的维修工具。
就拿螺丝批来说,不同的类型、大小、使用环境等等,会用到十字的,扁头的,各种型号的。
再如扳手,各种型号就不说了,平头扳手、定量扳手……正个一套下来,根本不能小瞧了。
李学武给出的图纸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业用集成箱,一种是家用集成箱。
工业的特别全,家用的就只适用于家庭日常维修所用五金工具。
在设计图纸上,李学武给夏中全画的那些灵魂图纸全都被他修改成了正规化的工业图纸。
当然了,他也在李学武的一再要求下,保留了原本的精致和美观特点,一改轧钢厂从老毛子那里学的傻大黑粗风格,力求美观又实用。
尤其是工业集成箱和家庭集成箱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力求方便实用,美观大方。
老彪子在讲这些项目的时候,也说了他在考察学习的时候惊讶于能推着走的工具箱,以及拎着特别美观的工具箱。
他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见到过集成化这么高的工具套装。
五金工具是李学武要打开“国际市场”的利器,东西没什么科级含量,主打一个结实耐用,美观新颖。
他也不求这玩意能给他赚来多少钱,只要保证能给钢城的贸易项目打开市场就行。
家用套装一定卖的多,但利润薄,可以主攻国外市场。
工业套装适用环境有限制,但利润高,主攻国内工厂采购,也一样能赚钱。
老彪子还提到了李学武最关心的一个东西,那就是指甲刀。
这玩意儿是真的小,可也不好造,钢口要求高,现在只有南方的一家小作坊做的好。
李学武要把这玩意儿工业化生产,吃
别看这东西是日常用品,卖的还便宜,可成本低啊,小作坊造的那个要卖几毛钱。
炼钢厂这边生产了也卖几毛钱,成本能打到几分钱。
卖指甲刀不一定比卖五金工具和汽车赚的少,因为有的人买不起工具箱,买不起汽车,但他一定买的起指甲刀。
关键是买的起工具箱和汽车人一辈子也不一定再买这些东西,但买指甲刀的人可能一辈子要买好多个。
就像李学武要搞的鍕工厂一样,先搞起来,专挑现在特别需要的,先把钱赚了,再回头来研发主力产品。
国内还没有专门生产特种车辆,或者轻型吉普车的工厂,他们都奔着高载重、高技术去,李学武偏偏就要搞低端的。
212卖三万,那红星吉普就卖七千!
212敢卖两万,那红星吉普就敢卖五千!
红星吉普车最低能卖到三千,李学武就不信212也能卖到三千,主打一个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