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兄弟单位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一定能赶上。
他们正说着呢,会客室的大门打开,化工厂副厂长白长民陪同着一位个子较高的干部走了进来。
“哈哈,这位就是轧钢厂的李副书记吧”
李学武几人又不是傻子,看这情况就知道化工厂更高级别的领导来了。
当刘永涛站起来的时候,李学武几人也跟着站了起来。
这人一开口,其身侧跟着的白长民便笑着介绍道:“这是我们厂书记,也是我们厂的管委会朱主任”。
“您好朱主任”
李学武笑着同对方握了握手,听白长民的介绍就知道这位化工厂的一把手在大学习活动中牢牢地把握住了局面。
并不是所有工厂都如轧钢厂那般风云变幻,逆袭上位的,多数都是和平变革,甚至书记能通过管委会把厂长的工作给影响了。
这位朱主任看着就不是一般人,面相凶狠,微微发青,大手很很有力,个子不矮的情况下,给人一种强势的作风。
李学武倒是不杵他,一样的个子高大,一样的面相凶狠,论身体素质,他有信心一电炮就给对方撂倒。
两人站在一起,气势对撞,让屋里众人的目光都紧张了起来。
朱小林很意外李学武的镇定和对他气场的反击,尤其是这个年轻人看向自己的那一刻,有股杀气。
他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也见识过那种场面的,当然能明白李学武身上的这股子气势意味着什么。
两只大手握在一起热情地晃了晃,看似势均力敌,但朱小林知道自己不及对方的。
因为李学武比他更年轻,更有潜力,有的是时间继续提升自己。
“我听长民同志说,轧钢厂要放大卫星啊,哈哈~”
朱小林打量了李学武,笑着摆摆手,示意众人坐下,同时说道:“他说这个的时候我都吓了一大跳”。
说完看向了白长民的方向道:“我还问他来着,没听错吧?!”
“哈哈哈哈哈~”
屋里众人均是附和着发出了一阵轻笑声,李学武亦是微笑着。
“造车、造船、鍕工、联合企业、工人福利、居民住宅”
朱小林坐在沙发上叠着腿,双手放在沙发扶手上,一只手屈指数着轧钢厂的项目。
“这是我们化工厂想都不敢想的大项目、大手笔啊”。
“朱主任您谦虚了”
李学武身子微侧,神态自若地开口说道:“化工厂是京城市的骄傲,行业的领头羊”。
“在化工领域无论是前沿科学技术,或者是化学工艺工程,亦或者是化学试剂以及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化工厂都走在了前面”。
“要说起来,轧钢厂是在学习化工厂的先进经验啊”。
“哦?”
朱小林笑着看了李学武一眼,问道:“这话是从何说起啊”。
李学武就不信对方没有听出自己话里的谦虚和客气,看来这位也是一个好大喜功,骄傲自满的人啊。
这个时期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但这样的人多数会有目光的局限性。
在创作了一些成绩后,就会出现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情绪。
比如津门大邱那位,竟然搞起了关门组织。
当然了,上位者是不可能把这种情绪夸张化的,反而是要用谦虚和严谨的态度表现出来。
想摇尾巴,但得夹着。
他想听这个,那李学武自然就会说这个了。
“化工厂是从一个十几人的小企业,十几年不断创新进取,勇于探索,用小工厂实践大生产,成为了业内标杆”
李学武看向朱小林说道:“轧钢厂现在也要回头望,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扎实不扎实”。
“跟化工厂的发展历程不同,轧钢厂是重工业起家,走的是大开大合大兼并的路子”
李学武一边说着,一边做着手势,道:“虽然化工厂也有兼并收购,但属于是业务拓展,每一次兼并都是一种新型产品的创建”。
“轧钢厂不是”
说到这里,李学武的表情有些沉重,又有些认真,道:“轧钢厂的前身是轧钢三厂,因为业务等原因,兼并了一大批轧钢企业,成为了今天的红星厂”。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加工技术、同样的技术工人,必然会形成一个庞然大物”
李学武一伸拳头道:“攥紧拳头确实很有力,但也要承受这股力量的附加问题”。
松开拳头,摊开手指,一个一个地数道:“结构臃肿、人事复杂、预算紧张、生产结构单一、福利待遇难以覆盖等等,一系列问题”。
朱小林听着李学武的话点点头,说道:“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们就考虑过,兼并,到底是要合二为一,还是统筹管理,分开经营”。
说着话他也看了一眼白长民,随后认真地说道:“我们厂最终选择了统筹兼顾,从产品、安全、地域、产能等等方向考虑,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总厂与分厂并立,形成主力生产阵列,研究所和技术工厂发挥小而尖的优势,作为辅助力量存在”。
朱小林总结道:“我们也是走过弯路的,但你们的情况更加的复杂,毕竟人数在这呢”。
他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对着白长民问道:“咱们厂现在有四千七百人吧?”
“是”
白长民点头道:“全算在一起四千七百人”。
“这就是差距嘛”
朱小林看向李学武说道:“你们轧钢厂一定是比我们人数要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