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走吧!
叶寻花起身告辞,梁中书也不挽留,临走的时候说:“听说丰乐苑来了一伙子梁山强贼,逢人就杀,到处放火,已经把‘惊鸿`厅烧为了一片白地,文武举子死伤无数,真是令人痛心!”
叶寻花大踏步走出中书府,心中满是愤怒和悲凉。
难怪北宋会被辽国按着打,被金国打过黄河退到江南成了南宋,就是因为有着众多的像梁中书一样的官员!
贪生怕死、自私自利、见危险就退,遇利益就上。
一个知府梁中书都这样,那四大奸臣蔡京、童贯、高俅、秦桧岂不是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想实现自己的抱负,看来只能走最上层的路线,比如说赵菱,甚至是——皇上!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里逐渐成型,必须得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提高造诣了,只有这样才能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叶寻花走后,梁中书深坐在太师椅子上,面色阴晴不定。
蔡猛从外面进来,端起茶壶一通狂饮,直到把一壶茶水喝的精光,这才抹了抹嘴巴,坐下来向梁中书汇报。
两百多举子大多都被烧死了,还有一部分严重烧伤,估计也活不了几天了。只有十多个漏网,其中就包括叶寻花他们四个。
本来打算将钱胖子三人一并抓住,没想到小王爷赵菱突然出现在现场,带走了三人不说,还勘察了火灾现场。
”他发现了什么没有?”
梁中书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赵菱会横插一杠子,给自己参上一本,说自己救火不利,草菅人命。
“好像没有,他就匆匆走了一趟,啥也没说,就带着那三个人走了。”
“嗯,明天你写份丰乐苑大火的详细情况,要重点突出梁山贼人的凶狠残暴,我文武举子的誓死抗争,以及骁骑营的英勇战斗情况!”
“传令下去,全城哀悼三天,抚恤伤者,厚葬死者。追究丰乐苑失火之责,向梁山贼人发讨伐檄文,命各州县出兵进剿!”
梁中书见天色已晚,遂回卧房休息。
推门进去就见一个俏丽女子坐在他的卧床上。
”耶律郡主夤夜至此所为何事?”
梁中书一看是耶律云朵,明知故问。
他现在已经没有把柄在对方手里了,完全可以把这些辽国密谍都抓起来,不过他是个谨慎的人,喜欢两头下注,这样能对冲风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丰乐苑大火是怎么回事?”
耶律云朵一上来就责问。
“我也是刚刚得知,听说死了不少人。”
梁中书最喜欢装糊涂了,这是一种官场谋略。
“你别说不是你做的!”
耶律云朵又不是傻子,出了这件事对谁最有利。
“耶律郡主,我劝你客气些,免得你我之间闹得不愉快!”
梁中书语气冷了下来。
耶律云朵也察觉到梁中书的态度变化,难道这人又反复了?
不过我有契约书在手,还怕你不听话?
“梁大人,希望你能明白,你的身家性命可都在我手里攥着呢!”
“哦?是吗?我怎么不知道呢?要不你拿出来让我看看?”
“哈哈,契约书不在我身上,它在你们的皇城汴梁,你要是想看,也得先让你们的皇上过目。”
梁中书现在还不想和辽国反目,态度就谦卑了许多。
“耶律郡主还有别的事吗?”
“上面对你擅自处死文武举子一事很不满意,这些都是以后的中坚力量,以后绝不能再出现这种擅自做主的情况,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处!”
“是!下官明白。”
“我们的兵马已经整装待发,届时你下令打开关口,恭迎我大军入关,然后合兵一处,直取东京!”
“啊!不知何时发动?”
“快了!等我的消息吧。”
耶律云朵推窗跳了出去,消失不见了。
梁中书有些发愣,好快呀!我到底是随了辽国反宋?还是帮着宋国歼辽?
房梁上,一个黑影静静地伏在那里,和黝黑的横梁融为了一体。
耶律云朵翻出了中书府,和接应她的管家汇合,回去的路上她一直都在琢磨梁中书的态度变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是现在辽国对宋国的战事一触即发,一切都开始运转起来,节外生枝已无必要,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三天后,叶寻花兄弟四人带着立春和金剑踏上了回乡的路。
丰乐苑大火事件暂时告一段落,朝廷派大理寺赵菱彻查此案,结果和大名府递交的调查报告相差不大,都说事情因梁山贼寇而起,纵火导致了文武举子二百余人殒命。
幸存的举子不再留京待命,允许返乡回家,并发放了旅程费用。
叶寻花还是白衣白马,总喜欢拿着一根能伸缩的长筒子到处乱看。
周德彪黑衣黑马,背弓带箭,犹如一尊铁塔。
郑漏斗则是一身蓝色湖绸,骑的是黄骠马。
钱胖子喜欢骑骡子,骡子劲大,跑起来稳健。
立春和金剑青衣小帽,骑的是青鬃马。
金剑是前不久从莘县回来的,只说家里一切都好,也没多说什么。
六个人这次没有带马车,轻装简骑,赶路速度能快一倍。
一路出了大名府,按照原路返回。
这天午后,刚过了朝城进入一条山间小道,就听见一支穿云箭发出了刺耳的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