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击发机构制作出来了。
木托、铁管、和击发机构合在一起了,有了初步的燧发枪样子,当然燧发枪只是胡湘的叫法。
这天胡父、大哥、二哥,李道长,都来到铁场。铁场附近土地都是胡家的,在这实验可不为外人知道,因为火器点燃后,火药爆炸声很大的。
只见铁匠,把火药倒进铁管,用铁杆压了压火药,又把包火药的纸,包裹铅球放进铁管后压实,然后铁管对准40步外的木板,扣动了扳机。
火门边冒出烟火,随即“砰”的一声响,铁管冒出白烟。
因为在前几次试验时候,火药装的太多,曾把一根铁管炸膛,于是在胡湘的建议下,为控制合适的火药量,用纸包裹定量黑火药,也方便控制火药量大小。
试验火器的铁匠连声说此法妙。
胡湘也是把定装纸包弹提前问世了,该法也加快火枪手装药速度,不用考虑加多少药量合适。
众人走到木板边,木板已经被铅球击穿,要是人体,还不击穿,比弓箭手的箭威力大了。
胡父,尤其是二哥,对火器感到异常兴奋,亲自试验了火器,连声称赞。
“爹爹,请给该火器起个名字吧,”胡湘说道.
“既然该火器是三郎提出,制作的,名字就让三郎起名吧,”胡父众人道。
众人都说好。
“该火器是用遂石激发铁砧打火,火药引燃,喷发,那就叫燧发枪吧,”胡湘说道。
众人都说妙,
“太公,贫道有一言,”李道长说道。
“李道长有何话说,”胡父说道。
“该遂发枪是厉害,俗话说,良弓在好,没有弓箭也无发挥之地,火药乃遂发枪的箭也,需要大量储备,现在火药紧缺,尤其是火药原料硝紧缺,现在的军队守城全靠火蒺藜,震天雷利器,官府对火药管理严格,硝石都被官府征收去了。”李岩说道。
“李道长说的是,”胡父说道。
现在每月县衙都要征集硝石上缴州府,这也是胡父知道的,随着战乱,守城需要火药量很大,但硝石来源主要是土硝。
比如盐土地,经过一冬时间,在盐土上层出现一层黄色土质浮于地面。春雨来临前,要很快进行刮扫,这些刮扫下来的就是硝土。
硝土还一般存在于厕所、猪、牛栏屋,庭院的老墙脚,崖边,岩洞以及不易被雨水冲洗的地面。硝土潮湿,不易晒干,经太阳曝晒后略变紫红色。人们把这些收刮下来,也能得到硝土。
很多穷苦老百姓收集硝土是为了代替盐的,也叫硝盐,不过和盐的味道差多了。
硝土收集主要是在冬春两个少雨的季节,硝土收集完后就开始熬制。
硝土先用筛去除土块砖石等杂质。用大铁锅装入清水然后加硝土,边加边搅,使硝土充分溶化、静置,捞去水面浮沫。把溶化液倒入大缸中,加入白矾少许,使溶液快速澄清,滤出土质。然后将滤液倒入铁锅中,文火加热,要充分搅拌,再移入大缸中,保温,静置半小时,待沉淀观察,看有无沉淀。若没有,待冷却结晶为毛硝;若有沉淀,等沉淀下去,吸净液,冷却结晶得毛硝。
将结晶出的毛硝倒锅内然后加火进行熬制。当水分减少到40%左右即可停火。把浓缩液倒入缸中进行粒状结晶,为之水硝。将水硝再次入锅,用文火使水分继续蒸发,最后倒入锅中进行冷却结晶,则硝制成。
可见这个时代硝的获得是多么困难,和辛苦。
其实后来火药作为武器流行开以后,还有句谚语“熬硝千日,不敌将军一炮,”和平年代硝人们还能用硝制作鞭炮,战争就不允许了,优先供应军队。
别说古代制硝困难,就说近代吧,
在华北平原,农村的穷人们,为了挣钱,补贴家用,经常在春冬两季,都争相黎明前早起扫硝土。
每天黎明前鸡叫四遍时起床,带上扫把、盛土的口袋、箢子等,在村庄里宅基地或砖土墙上刮扫硝土,早饭后推着土车(一种木制的独轮双把的平板车)带上工具,到田野的盐碱地上扫盐土。
那时有顺口溜:穷人日子实在苦,大人小孩扫盐土,不怕寒冷不怕累,想着好能填饱肚。
“要是能炼制硝就好了,李道长可有化石成硝法。”胡父问道。
“硝既然硝产于茅房,马圈墙壁,应该是尿液里含硝精华,和土阴阳变化则生成,何不把尿液收集起来集中倒到土里让它阴阳变化,吸收天地之气,则生成硝石,为了大量生产,需收集很多尿液,”李道长说道。
“李道长说的是,但收集污秽之物,成何体统,让外人知道胡家收集尿液,老夫脸面何在,”胡父说道。
“爹爹,粪便乃种田不可缺少之肥力,在农户那是宝贝,田地有了粪便粮食产量才提高,现在佃户交了田租,剩余很少,我们可以让佃户收集土地肥料名义,收集尿液,外人看到也只是胡家重视佃户,不是也能体现父亲菩萨之心,”胡湘说道
“三郎说的也对,我安排胡管家通知佃户,李道长你告知佃户如何生产法,”胡父说道。
其实这就是硝田法,胡湘曾和李岩沟通过硝的来源问题,硝田法也是胡湘告知李道长的,根据硝产生于茅房墙壁这个现象,借李道长之口告知胡父。
硝田还有这段历史,火药技术传到欧洲后,欧洲并不出产硝石矿。
光通过刮墙皮得到的硝显然满足不了战争对火药的需求。尽管当时的欧洲军火商还搞不清其中的原理,也不理解什么叫做硝化细菌,但通过朴素的观察,他们也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并开动脑筋,将这一现象应用于提高硝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