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大壮顿时眉飞色舞,77名的名次,第二关的通过很大。
“上车,回村。”老娘还在家里等着呢,他们兄弟四人都不是念书的料子已经让老娘伤心了。
“哎。”齐四壮爬上了车,待车子离开城门才吞吞吐吐的讲“我听说许大山的女儿去刘秀才的私塾念书,他们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
“四叔是指女官?”
“小源,女子真的能够当官?”齐四壮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
“应该可以,只不过官位不会太高,估计要等上三四年才正式下达圣旨,等那一位封后。”
一个先帝的侍女爬到现在皇帝的昭仪位子,这个女人野心勃勃又有手段,皇后的地位岌岌可危,保守派和维新派撕破脸皮大打出手了。
啧,这个时候当官,是非多。
齐四壮问聪明的大侄子“你觉得你奶奶会让孙女念书吗?”
“奶奶会不会让孙女读书不是重点,四叔,你的私房掌握在四婶的手中,四婶一心想生个儿子。”
齐思源是长房长孙,但他读书的费用只拿走公中的一半钱且只用了三年,后面念书的费用都是他娘的陪嫁以及自己抄书赚的钱,他奶奶最看重的不是这个长孙而是他二婶生的齐思宝,因为二婶是他奶奶娘家的亲侄女,嫡系的族兄齐磊三年前考中了秀才!
齐思源半眯眼睛,他不会重复前世的悲剧,如果他回来早半年不会这么被动,先考完县试再说吧。
百岁巷,刘宅。
刘秀才这一次有五个学生下场,他当然也关注考试的情况,在半个时辰后他得知五个学生第一场都过了,但是名次都排在150名之后。
刘秀才心里叹气,第二场基本上没有希望,因为第二场的录取名额只有100名,第三场只录取50名,第四场只录取30名,第五场是综合分数,前20名的县试通过取得报考童生的资格,所以县试很残酷。
对于丁班的小孩儿来说,玩游戏很快乐,除了《三字经》外,杏儿把《九章算术》也玩得溜,都不需要算盘玩的是心算,厉害吧?
杏儿已经是丁班公认的老大,读书厉害,骂人厉害,打架厉害,吃饭更厉害。
杏儿一向大方,她的午饭经常和别的小朋友摆在一起,交换饭菜吃。
萝卜丸子,豆腐丸子,韭菜盒子,生菜包,蛋炒饭,许大山怕闺女挨饿每一天送的午饭是别家小孩子的一倍,主要是他家的闺女习武吃得多从来不见浪费。
吃饱,随便拿水冲一下碗筷,还有30分钟的时间,可以玩一下游戏。
一个大沙盘,12个小朋友分成3组,相互攻伐,这就要运用到《九章算术》哪个算错数的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算对的脑子不够灵活,也被淘汰出局。
胜利的只有杏儿那一组人,为了争抢和杏儿一组,11个小朋友又开始了相互的打架。
谁使用轻功了,不讲武德,不和他玩耍了!除了老大,谁也不准使用轻功偷袭!
……
二月十三,第二场考试成绩出来了,许辉压边踩在第100名,其他四个同窗全部落榜。
这一次,齐思源考了88名,这个名次也是很危险的,因为第三场只录取前50名。
果然
第三场,录取的名单上没有他们两个人的名字,落榜了。
许大成和常氏已经心满意足了,13岁的小儿子头一次下场县试连中二场,与族家的儿子当年差不多,这证明他的儿子18岁的时候很有希望考中童生!
这是什么逻辑?
县试最关键的就是第三场,它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写出释义,第一,第二场基本上只要《四书》《五经》背熟能够填空就会过关。
许辉十岁进学堂,整整学了三年到现在考出这样的成绩,下一次考试可就悬乎了。
甲班最好的不是许辉而是沈清秋、何泰、黄忠,很不巧,他们的祖父或祖母病逝,按照规矩必须守孝一年,这一年内是不能够参加科举的,否则就算考中被人举报也会被革除功名,落得一个不孝的罪名。
许大山与许老三断亲,如果杏儿科举恰巧在这个时候许老三挂了,没有半点影响。
杏儿觉得有点奇怪,齐老婆子怎么会这么沉得住气不来找茬?她的小儿子死了,真的疯了吗?
杏儿万万没想到,给自己家挡一劫就在几个小弟身上。
齐磊是一个秀才不假,但是对上小胖子的金家,杜光明的杜家,伍其的伍家,随时都可能被碾成渣渣,在他考取举人之前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齐思源这一房人在这个时候迁居别的县把嫡系搞得一脸的懵逼,别的旁系也起了心思,齐氏一族近来可不太平。
杏儿的关注点只在许老三、齐老婆子、齐磊几个人身上打转,对齐思源没有半点印象,不过他的堂妹齐明珠倒是有一些印象。
“我爹怎么还不回来?”
为了赚更多的功德值,杏儿让她爹许大山分别去广平县,合东县卖姜一斤七个铜币把市场的姜价压了下去,效果还不错。
不说还好,一说黄氏就担心。男人从来没出过远门做生意,虽然这一次跟着商队一起出去,路上有照应,但是……
“杏儿,爹回来了。”正想着,许大山回来了,刚进巷口,那只白猫就不耐烦的跑了。
“爹。”看见系统,杏儿就知道她爹回来了,6000斤老姜一斤7个铜币就是42两银子。
许大山回来交一半银子给闺女,买种子的,一半给媳妇家用,看了黄氏的大肚子有点担心,肚子太大了不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