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岸之后,路也渐渐变得宽阔起来,此处应是梁庄最繁华的街道了。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还穿插着不少卖花卖莲蓬的孩子或者姑娘,站在屋檐下,或者大树底下,向来往的行人兜售。
可他们好像有一定会买的人选似的,都不找旁人,就找许婉宁!
明明她怀里有荷花莲蓬了啊,干什么还要卖给她?
就因为她人美心善好说话?
庄子非摇着扇子,疑惑地很:“她都有这么多的莲蓬了,干嘛还找她买?”
本地年轻的向导笑着说道:“因为他们看出来,这位夫人是外乡人。”
“哪里看出来的?”庄子非特意看了许婉宁一眼,“她脸上也没有写字,说她是外乡人啊!”
难道本地人有什么特异功能,能分辨本地人和外乡人?
向导解释道:“梁庄是一座城,靠水吃水,一年四季都从水里头讨吃的,到了夏天,家家户户最不缺的就是莲蓬和荷花,本地人怎么可能会到别人手上买莲蓬和荷花呢?能买的,也就只有外乡人了。”
庄子非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他看了看,整条街上,抱着莲蓬和荷花的,好像就只有许婉宁一个人。
“难道这条街上就我们几个人是外乡人?”
向导摇头叹了一口气:“也不全是,我们这里风景秀美,来这里游玩的外乡人还是不少的。”
许婉宁路过一家商铺面前,他们的摊子面前放着好几桶莲蓬,可却无人问津。
有不少莲蓬不新鲜了,店小二只能将它们全部倒掉,唉声叹气。
许婉宁多问了一句:“这莲子本可以剥出来晒干成莲子,还能卖,为什么要丢掉了呢!”
店小二:“你以为我们不想嘛,可费那么大的劲儿剥出来晒干还是卖不出去,不如减少损失。”
许婉宁刚才在船上吃了不少的莲蓬:“你们这莲蓬鲜甜脆爽,品质不错,怎么会晒干都卖不出去呢?”
店小二摇头苦笑:“还不是因为我们隔壁就是莲洲嘛!”
莲洲?
许婉宁知道莲洲,他们的宁生商铺,也就是之前的宋家商铺,开门跟朝廷做的第一个大单子,就是成为了大周莲子和菊花的供应商。
莲洲的莲子,大越闻名。
店小二说完一句,就进店铺了。
向导跟着解释:“我们这离莲洲不远,如今莲洲的莲子久负盛名,还卖到了大周,所以大家只知道莲洲莲子,不知我梁庄莲子啊!来梁庄游玩的人,基本上都会去莲洲,听说莲洲有闻名遐迩的莲子,就都不在我们这里买,而是去莲洲采购了。”
许婉宁无话可说:“……”
看来,这商战,还是她无缘无故挑拨起来的。
是她导致梁庄的莲子卖不出去啊!
她用胳膊推了推身旁的裴珩:“你去帮我多买一些莲蓬呗。”
裴珩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过去了那一堆孩子之中。
他并没有立刻付钱去买,而是跟这些孩子聊了聊。
然后从他们的手上将莲蓬都买了下来,还用不同的绳子捆了。
看到裴珩一手提着一个篓子过来,里头满满的都是用不同颜色的绳子捆着的莲蓬,许婉宁冲他笑了笑。
夫妻两个齐心协力,都不需要多说一句话,就知道对方的意图。
这也算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在这条街上吃了正宗的梁庄本地特色菜,众人又坐着马上,绕着梁庄回了宁生客栈。
回到客栈的时候,正是傍晚时分。
大堂里又人满为患,天南地北的人聚集在一起,连日来的相处让一些人开怀大笑,刚认识的也都慢慢放下心扉,与人畅聊。
同在异乡为异客,相逢何必曾相识呢。
裴珩也很热心,将用绳子捆绑了的莲蓬,让属下分给了在大堂里的客人。
还拿了一些,则放到了柜台上。
“掌柜的,这段时间承蒙您的关照,这些莲蓬就送给您和店铺的伙计们尝尝鲜。”许婉宁说道。
掌柜的眼睛都笑眯了:“我代大家多谢夫人了。”
等到裴珩和许婉宁回了自己的厢房,有已经捆好了的八捆莲蓬,还有没捆住的。
在等饭菜上来的功夫,许婉宁叫来了白鸽白雀和扶柏,一块品尝莲子。
裴珩则坐在书桌后,正写着什么。
将所有的莲子都品尝完,许婉宁问三人:“这莲子味道如何?”
三人都点头,“很新鲜,嚼着也甜。”
“这几种不同的莲子是在不同的人手上买的,也就是不同的地方种出来的,虽然都是梁庄的,可泥土和水质,差一点点,种出来的东西也千差万别,还能分个低中高三档。你们再尝尝看,然后将他们划分在三个档中的哪档。”
三人又重新开始品尝。
这回嚼得认真了。
三人也没有通气,就将各自的判断写了下来,裴珩拿着一核对,大差不差。
大家对美食的肯定,是有相通之处的。
裴珩说道:“这两捆,是西郊水那边种的,种出来的莲子嚼出来有一点点木,不够爽利,这是东郊水种的,听说梁庄水的源头就在东郊。”
源头水种出来的莲子,就是排在了高档,其他几种,裴珩一一解释了出处。
唯独一骑绝尘,大家一致表态口感最好的莲蓬,没有捆绳子,因为这些莲蓬不是在梁庄街上买的,而是游湖的时候,裴珩在一个姑娘手里买的。
“这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