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盗艺江湖> 第241话 天下文章属浙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1话 天下文章属浙江(1 / 2)

“哈哈哈哈”老人家笑起来,连说我们两个会说话。

满桌菜肴没有大鱼大肉,很小盘的几样荤菜,自家风味的腊肠,果然味道特别。青菜十分可口,不像大多数地区那样重油重辣,女主人让我们尝尝唯一有红辣椒点缀的青菜,说那是油冬菜。

看着只是普通的油菜,心里想也许是当地叫法不同,居然是腌制过的,吃到嘴里味道绝美,两人连连竖起大拇指。

桌子边上的一盘蚕豆,尝过一颗,立刻被豆子的软糯鲜香所折服,从未吃过如此美味,老板娘的厨艺独具一格,甩开筷子一颗接着一颗。

看我吃的很多,老爷子告诉我那叫茴香豆。这个名字好熟悉呀!半天才想起来,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的最爱。

“我恨我的语文老师”我说道。上学的时候,没弄明白茴香豆究竟是什么,直到现在还以为是水煮花生米呢!

“哈哈哈”丁晓东大笑道:“你应该恨历史老师,一文钱可以买得到一碟那么好吃的下酒菜,清末跟本不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大清有都是钱!

嘴巴塞得满满的,丁晓东也不忘套近乎,转头说自己大学时期有朋友学医,老爷子的腿如果不麻,不会是通风或者血栓,慢走没问题,很可能是关节软组织损伤,这样的症状可以缓解。

“关键是静养”丁晓东道。下棋、钓鱼、听小曲,这些都是对身体有益的活动。况且涌泉镇一定有好多绝佳钓位,老爷子应该多钓钓鱼。

“吃吧!”我说道:“这时候提什么老人家的腿”。

赶快转移话题,说我们在城市里呆久了,那些现代的大板楼小区实在没什么意思,对到处水泥建筑的城市只有厌烦。偶然听人说起此地,尤其江南水乡小镇的风土人情,平时对这些很着迷神往,才特地在假期到此游览。

今天来到,果然名不虚传,进入小镇,心情立刻变得轻松愉悦!

老人家哈哈大笑,连说没关系,这条腿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病,有时候修养一段时间就好转,也没当回事。

我们和老人家提起,之前靠近池塘的一家主人说过,多年当中来过很多专家学者样子的人,那些专家学者,有没有给江家考证过到底是怎样的情况吗?

听我说对江南水乡着迷,老人家特别高兴,要说起世代武将的江家先人,哪还用的着专家学者。江家大宅在当地很久以前就是名门望族,不光是杨老爷子一家,就是整个涌泉镇的老人,都能说出一点这最大最老的宅院里曾经的故事。

不是因为江家大院在涌泉镇是最大的院落,而是江家主事也是乡里的族长。封建社会里的名门望族,不管在哪个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拥有大片的土地!

老人家如数家珍,说起江家的来历,和涌泉镇的故事密不可分,江家人正是元末才来到此地。有关元末义军的故事,老人家知道我们现在已经听过了,义军并不是涌泉镇的最早居民。当时江家跟随义军首领到此,首领的确是个孩子。

“记得江家最后一次回来人,还是93年夏天,那次江家人住了一段日子”老人家一边说一边在回忆,话说得很慢。也是在那次江家从海外回来人,老人家才从江家后人口中得知涌泉镇的故事详情。

江家先人来到涌泉镇之后,受小孩子首领的派遣,带领一部分义军家眷,在废墟上重建了涌泉镇。

从定居涌泉镇开始,历代江家男丁都要从军,而且军阶都不低。尤其是在明初,江家的先人还要求家中男丁会说外语,那是因为江家人加入义军之前,世代居于海上,经常和洋人打交道。

我的心里有些吃惊,不是因为老爷子说的江家先人会说外语,而是老爷子说的江家先人来到此地之前的情况。

居于海上、明初、会说外语、加入义军、跟随小孩子首领来到涌泉镇,所有情况集合在一起,江家先人的身份可以确定。宋元时期,东南海上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世代住在海岛或者船上,不能上岸,一旦上岸就会背负谋反的罪名,他们被称为‘海民’。

而宋朝时期的繁华,吸引着无数外国商贾,尤其是海上来的船队。在外海活动需要人手,所以常常雇佣那些不能上岸的‘海民’。

宋朝时期的泉州,是外国人的天堂!

元末义军当中,就有数支由海上生活的人组成的队伍,当中名气最大的是陈友谅。

老爷子只记得那时候自己不到十岁,父亲从江家人手里接过大宅院的时候,很多桌椅家具都没带走。江家人走得匆忙,又和老爷子的家人是远房亲戚,所以江家人特别请老爷子的父亲,照料好大院里的东西。

“哎呀!”老人家叹息一声说道:“江家人走的时候,只带了几副‘家国柱石’的牌子”。

至于我们问得画像,也是许多年前,江家后人回到这里祭祖,将画像装裱起来,提出要带走。至于为什么后来没带走,老爷子也没记住其中原委。

90年代游客纷至沓来,杨家将画像找出来挂在前院的正堂,用来吸引游客,以示江家大院,曾是将门世家。

关于自己家挂着别人祖先的画像,杨家还商量过很久,最后还是老爷子考虑到最前面的小楼不住人,不犯什么忌讳,当做一处参观场所,况且祖上也粘亲,没什么大不了的。

来过江家大院的专家学者,的确给画像做过鉴定。说江家不是武将世家,很可能是‘官商’。

稍微过了一会儿,老人家转身对杨老板问道:“周家的老太公叫什么来着?活了一百多岁”。

杨老板直摇头,说他只记得小时候有那么个老头,叫什么早忘了。

“呵呵!也对!那我们叫他周太公吧!”老人家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