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张志飞才发现一把手权利的美妙!
无论有什么想法,只要安排下去,其他人都会想办法完成。
这次派下去的工作任务,以周元的速度最快,不到三天便筛选出了三家报社以及三名潜伏在其他报社的暗线。
港岛每天都有破产的小公司,报业公司自然也不会例外。
周元筛选报社主要把目光放在了即将破产或者已经处在破产边缘的报社,这样做的好处便是容易收购,且花费较低。
“周副社长,介绍一下你筛选的三家报社?”张志飞随口问道。
“张社长,我筛选的三家报社分别为天天日报、惠民日报、星星日报。
天天日报创办于1968年,最初是模仿明报起家,可惜没有像样的作家,现在是每况愈下。
不过他的资质齐全,符合您的目标。
其持有人刘大全目前正在寻求买家,想要移民海外,正好趁此机会以极低的价格拿下这家报社。
惠民日报成立于1981年,这家报社的规模最小,但销量却能排到港岛前十。
只是因为其持有人张有为于去年炒外汇,借了社团的高利贷,不得不将报社甩卖。
星星日报成立于1958年,是三家报社成立最早的,因为经营不善,目前已处于破产边缘,销量几乎降到了谷底。
这家报社最值钱的倒不是报社本身,而是其名下所持有的土地。”周元对三家报社可谓是如数家珍。
张志飞一边听着周元的介绍,一边翻阅着三家报社的资料。
不由得对周元点点头,对方的选择确实挺合适的,看样子不是敷衍自己,下过一番苦功。
“报社的掌舵人筛选的怎么样了,要是以他们的名义购买报社,资金来源能否解释清楚,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张志飞严肃的问道,他可不想留下尾巴,被人追查到通讯社身上。
“社长,人选已经筛选出来了,都非常可靠,就是他们持有资金还未想到解决办法。”周元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样吧,你去找荣董,把咱们的目的告诉他,我相信他会想到办法的。
让其他人以为他们的资金就是从外汇市场上赚到的。”
张志飞似乎想到了什么,当下说道:“不行,要是三人都是这样,可能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这样你把我的顾虑和资金交给荣董事,让他想想办法。
我相信以他的人脉,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是,社长,那我把三人给您叫进来。”周元先是恭敬的答应下来,然后询问张志飞道。
“也行,让我见见他们。”张志飞也想看看周元选择的人才。
周元离开不久后,便带着三人到了张志飞办公室。
“社长,人我给你带来了。”
“周副社长,你先下去,我和三位同志聊聊。”张志飞开口道。
周元离开后,张志飞把目光看向眼前的二男一女。
三人看起来都非常干练,女士看起来也就二十几岁,英姿飒爽,有点像陈述。
两名男士一高矮,个子高的年龄稍大,约有四十几岁,矮个的三十多岁,戴着眼镜。
张志飞看着三人开口道:“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就从女士开始。”
“张社长,我叫程数,今年29岁,毕业于港岛中文大学,目前供职于新岛日报,担任副总编辑。”
张志飞点了点头,对其表示认可,一个女士能在星岛日报担任副总编辑,能力绝对没有问题。
他又把看向另外两人,只见其中年纪较小,戴着眼镜的矮个男子率先说道:“张社长,我叫李华,39岁,印尼华人,也毕业于港岛中文大学,目前在民报工作,担任新闻部主任。”
“民报?给我说说这家报纸,我还挺好奇的。”张志飞对金先生还是挺好奇的。
李华想了想道:“民报是以小说起家的,后来发展成了综合性的报业集团,主要的售卖对象为中高产阶级。
其最早的办报宗旨就是中立,近年来高层一直强调,坚持做一份中立的报纸,不偏不倚。
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前他们一直摇摆不定。
不过近期有所变化,新增加了几条规定,那就是坚持民族立场,反对分离主义;
同时反对战争、反独裁。
不过商人办报,最主要的还是以利益为先,这种主体上中立,又有一点偏咱们的报社将来未必一直如此,变数太多。
不过近年来高层,一直强调媒体最重要的,还是能否坚持是非,追求客观,不公器私用。
目前总体上来说,暂时还值得信任,只是换了高层之后,能否坚持现在的宗旨,那就未必了。”
张志飞点点头道:“那是今后的事情了,咱们看的是现在,今后出了问题再解决。”
张志飞说完把目光看向最后一人,期待他的观点。
“张社长,我叫高义,现年43岁,目前供职于平果日报,是该报的副总编。”
“你给我介绍一下这家报社?”张志飞记得这家报社在后世很出名,只是名声似乎不好听。
“该报原本是一家擅长八卦新闻的低俗小报,后来换了新老板之后,变成一家有着明显政治倾向的报社。
这两年得到了外资的扶持,发展迅速,危害更甚。”高义对该报社可谓是如数家珍。
张志飞听后点了点头,高义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不过暂且还没有太好的办法,还需今后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