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我也马上就踏上天台路了,你们等我一霎,咱们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那么,天台路到底在哪里,那特别的石桥究竟是哪座呢?
浙江天台县城北22公里有天台山,不知道老宋当初想踏上的“天台路”是否就是仅仅想要去天台山游玩呢?恰巧这里也有天生石桥,以石梁飞瀑出名,在石山幽谷间,一天生石桥横跨,其下瀑布喷薄。
石梁飞瀑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条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梁横跨在两崖,梁面微微拱起的,如匍伏的巨蟒。两条溪水左右而来,随山岩层层折跌而下,每一次折跌,激起一阵雪白的水花。四次折跌之后,聚集成一巨大雪浪团,冲向石梁。冲上石桥的,激流喷射,如抛珠撒玉,跌落桥下的,白练一条,势如雪崩,击石声震耳欲聋,又如银河落地,水花万朵。此景名曰“冰雪三千尺,风雷十二时”,其实应该是“冰雪三十尺,风雷待雨时”。
当年徐霞客从石梁俯视百丈深渊时,曾记载道:“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渊,毛骨俱悚。”附近有宋代米芾题刻“第一奇观”、康有为题刻“石梁飞瀑”,特别是在石梁腹部有郡守刘璈题刻“前度又来”,是否是宋之问的“度石桥”?话说已经度石桥,到天台,升仙得道,前度又来有何事,飞流急瀑惹沉吟。
清代魏源的《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不错:雁湫之瀑烟苍苍,中条之瀑雷硠硠,匡庐之瀑浩浩如河江。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在石梁:如人侧卧一肱张,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银河霜。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崖逼束风愈怒。松涛一涌千万重,奔泉冲夺游人路。重冈四合如重城,震电万车争殷辚。汕头草木思他徒,但有虎啸苍龙吟。须臾雨尽月华湿,月瀑更较雨瀑谧。千山万山惟一音,耳畔众响皆休息。
婉约的桂花形象如李清照《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如此“花中第一流”,按照古人的传统,肯定有人发了空谷幽兰的牢骚。白居易《庐山桂》: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枝干日长大,根亥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老白写着写着桂花,不由自主想起了自己的宦途: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你既然曾在月宫住,怎么看得上上林园?所以老白这次写的诗并不出名,除了“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这句有点儿意思外,其他都不新鲜。老白在借题发挥,他就是想踏上咸阳的官道、登庙堂之高而不可得,嫉恨长栽温室前的红花树。
优雅、恬淡的桂花形象如朱淑真《木犀》: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何禀清秋在一时。
你从月宫飞来,冰清玉洁的灵根最适宜在幽谷里埋,可那热情的芳香味儿,让俺们凡俗人的心飘飘然,禁不住,摇荡了心怀。一枝淡贮书窗下,这场景真好。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中也写到了花香: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女诗人写花香婉婉转转,那是花香,也是缕缕幽情。我有心香一瓣,千里外,熏透梦中离人,惹愁肠。“人与花心各自香”中的花香更拟人化,“熏透愁人千里梦”,确实有点儿无情了。
男诗人写花香,就豪放直接,但层次感差些。杨万里的广寒香世界,是对月宫的另一种想象,比广寒冰世界也不差许多。《凝露堂木犀》:梦骑白凤上青宫,径度银河入月宫。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犀风。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
辛弃疾的意思是只消三两枝儿,就能染教世界都香,更何况只在我这小小轩窗。《清平乐·忆吴江赏木犀》: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乐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凭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辛弃疾《清平乐·赋木犀词》:明月秋晓,翠盖团团好。碎剪黄金教恁小,都着叶儿遮了。折来休似年时,小窗以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吕声之将那天际香放入锦囊,也不知道这香味儿是否可以计量,特别是用体积来表示,万斛奇芬,怎能入一小小锦囊。《咏桂花》:独占三秋压众芳,何须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苍。高枝已折却生手,万斛奇芬贮锦囊。
梦里桂花香,碧纱帐里梦魂香,还会是离人梦么?程垓《入塞》:好思量。正秋风、半夜长。奈银缸一点,耿耿背西窗。衾又凉。枕又凉。露华凄凄月半床。照得人、真个断肠。窗前谁浸木犀黄。花也香。梦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