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武侠修真>独治大明> 第374章 血战到底,寿宴兴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4章 血战到底,寿宴兴辉(2 / 3)

赵承庆在占据半拉城子后,并没有率兵离开,而是留守在这里。

不仅是辉发卫,海西东边三卫被明廷抹除,而今将会在这里增设阿勒楚喀县城、额穆县城和辉发县城,纳入建州管辖。

至此,海西三卫的造反给大明朝廷提供了契机,而今大明吞并海西三卫离东北粮仓的计划更进了一步。

东北地区的水源充足,虽然存在很多原始森林和山岭,但亦拥有肥沃的草原,更是拥有令人垂涎的黑土地。

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长江和黄河养育了中原文化,珠江更是孕育了两广新的经济繁荣地区,而拥有黑龙江的东北大地潜力无限。

只要大明推动开发,虽然前期确实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如果能够打造东北粮仓,不仅可以解决京城的粮食问题,而且还要一并解决漕运的问题。

在这个时代,最消耗财政的不是灾情,而是运力。

每年想要将四百万石粮食运送到京城,成本往往要在八成以上。哪怕选择海运,各省的粮食收集到海边,同时是一个很耗时费钱的工程。

正是如此,大明王朝只要顺利开发建州和海西三卫的土地,便能够得到数之不尽的土地,而打造大明的东北粮食解决京城的粮食需求将不再是妄想。

北京城,天空不染纤尘。

这座世界

尽管弘治登基以来,大明对外战事不断,但亦是一直坚持发展纺织业,致使北京城的经济不衰反而越发兴盛。

只是这里的变化始终给权贵阶层所忽视,甚至他们仇恨这种盛世。在他们所期待的世界中,大明朝廷跟四夷共享太平之福,而他们通过放高利贷谋取高额的利益享受人上人的生活。

在这个繁荣之下,其实亦是暗波涌动。

其实就在昨天夜里,一个身影再次从那个地底钻了出来,而且借着夜色的掩护跳入了太液池,朝着对岸灯火璀璨的宫殿游了过去。

王府街,驸马府。

这里张灯结彩,显得十分的喜庆,众多宾客纷纷携重礼而来。

此次的情况显得比较特殊,需要祝贺的对象并不是王增本人,而是王增的母亲张氏,正是张氏的六十大寿。

原本操办的地点应该是靖远伯府,只是张氏跟自己的孙子王宪的关系不睦,最终还是选在自己小儿子王增的驸马府。

“太常少卿翟英大人送玉如意一对!”

“太仆寺卿张谦大人送寿山图一副!”

“光禄寺卿章格大人送白灵芝一双!”

……

虽然地点改到驸马府,但热闹程度不仅不减弱,而且前来的宾客都颇有分量,甚至礼部左侍郎丘濬今日亦是公然露面。

不仅仅如此,除了跟王增关系密切的那帮戚勋外,连同英国公这种从开国便世袭的武勋亦纷纷到场。

嘉善公主是爱屋及乌,心里一直觉得自己配不上王增,此次亦是动用自己的所有关系,请来了自己的几个公主妹妹,甚至将当朝的淑妃亦请了过来。

“哪怕英国公庆生,亦是只能如此了吧?”兵科给事中秦纪看到如此的场面,亦是不由得发出感慨地道。

只是有心人却是敏锐地发现在首桌之上,竟然特意留着一个空位置,哪怕王增亦是仅仅落在次席。

谁?

正当一些人还在猜测是何人的时候,那位最神秘的客人终于出现,却是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郎。

“下官太仆寺卿张谦拜见王爷!”太仆寺卿张谦似乎早已经知晓兴王朱祐杬会出现,当即上前恭恭敬敬地见礼道。

光禄寺卿章格等官员不甘落后,亦是纷纷见兴王朱祐杬见礼,争取让自己给这位兴王留下一个好印象。

“阴盛阳衰,主陨侧兴?”

这个事情对普通百姓是秘密,但京城权贵的耳目众多,早已经知晓东方无道的扶乩内容。虽然不明白“阴盛阳衰”的具体含义,但“主陨侧兴”则是再明显不过了。

朱祐樘登基以来,哪怕通过全国选秀,但一直都没有子嗣。而是主陨,指的必定是大宗一脉,预示暴君弘治将无后而命短。

至于“侧兴”,这自然是假设朱祐樘过世之后,必定是侧出旁系继承大铳,而这个“兴”字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兴王朱祐杬是宪宗的二儿子,朱祐樘的大弟。按大明皇室继位的规则,一旦朱祐樘过世,那么必将是由朱祐杬继承大统。

现在的京城是暗流涌动,而朝堂永远都不乏政治投机者。

不管是当年的土木堡之变后,还是后来的夺门之变,其实都涌现一批投机政客,而他们凭此得到风光。

如今朱祐樘无后,又逢东方神仙泄露天机。

在弘治朝得不到重用的官员自然是想要博一把,毕竟朱祐樘压根不看出身和资历,而是以能力来判断官员,致使他们压根不可能得到重用。

反观现在早早下注于兴王,一旦将来兴王继承大统,那么他们便能凭此份从龙之功显贵,在新朝将会呼风唤雨。

正是如此,在得知兴王朱祐杬将会前来参加这场寿宴的时候,他们亦是纷纷携重礼祝贺,争取给这位未来的大明皇帝留下好印象。

“诸位大人,小王有礼了!”朱祐杬是一个眉清目秀的白皙少年,显得彬彬有礼地拱手道。

虽然搬出紫禁城只有一年有余,但早在宪宗在位的时候,便已经开始了学业。这些年一直接受清流官员的教学,身上亦是多了一份儒雅之气。

得益于清流官员的疯狂灌输,朱祐杬不仅是一位反战分子,而且认可天子垂拱而治的那一套儒家学说。

若是以清流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