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配合上先进的包壳材料,安全性和可靠性就更有保障了。”
在试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全新的钍基微型核反应堆渐渐成型。
当张恒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其安装到“大允铭”的能源舱内,并连接到供电总线上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预热完成,达到临界状态!”
陈铭衡盯着监控屏幕,紧张地报告着:“反应堆功率正在稳步攀升,一切指标正常!”
伴随着反应堆的轰鸣声,源源不断的电能开始涌入“大允铭”的各个系统。
与此同时,智能能源管控系统的研发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技术人员们开发了一套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能量调度算法,通过对“光之盾”和“大允铭”各个子系统的实时监控,动态优化能源的分配策略,最大限度地提升整车的能效水平。
“这套算法简直就是‘大允铭’的‘大脑’!”
林森兴奋地解释道:“它能够根据不同的作战场景,自主学习、调整供能策略。
比如在高速机动时,就会优先为动力系统供电,而在静止狙击时,则会将更多的能量分配给火控和侦察系统。”
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团队还搭建了一个实战仿真平台,模拟“大允铭”在各种极限工况下的能耗特性。
通过不断地迭代优化,智能能源管控系统的表现越来越出色,不仅使“大允铭”的续航里程大幅提升,也让“光之盾”这个“电老虎”的驯服变得游刃有余。
“有了微型核反应堆和智能能源管控,‘大允铭’简直就像换了一个新的‘心脏’和‘大脑’!”
张恒感慨道:“现在它不仅能源充沛,反应敏捷,而且还能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整战术,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
就在新型能源系统的加持下,“光之盾”与“大允铭”的磨合也变得越发默契。
当高能激光在炮口汇聚,当电磁炮的轨道霎时间通上百万安培的电流,各个环节都在智能算法的精准调控下,完美地碰撞出摧枯拉朽的力量。
正当试验进入关键阶段时,一个意外的故障却让众人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在一次超高功率发射后,“光之盾”的某个电路板竟然突然冒烟了!
“这是怎么回事?”
张恒皱起了眉头:“我们明明已经完美解决了能源问题,系统功率也有充足的余量,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故障?”
徐占龙仔细检查了损坏的电路板,若有所思地说:“我怀疑,这可能与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有关。
在超高功率的瞬态冲击下,各个模块之间会产生强烈的电磁耦合,如果没有做好防护,就很容易诱发这种级联失效。”
“电磁兼容性问题一向是高功率武器平台的技术难点。”
陈铭衡叹了口气:“看来我们在系统集成上还需要做更多的优化,尤其是在接地、屏蔽等关键环节,必须重新审视设计方案。”
张恒闻言,环视着在场的所有人:“我们已经走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现在绝不能被这些技术难题吓倒!
大家一定要立足全局,发挥智慧,用最严谨的态度,最先进的手段,确保‘大允铭’的各个零部件都能经受住实战的考验!”
众人点点头,眼中再次燃起了斗志。
接下来的日子里,团队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关。
他们反复梳理“光之盾”和“大允铭”的电气连接,优化各条线缆的布线方式。
他们采用新型纳米复合材料,为关键器件打造出多重屏蔽防护,他们还研发了一套主动泄放电路,通过实时检测瞬态过压,将多余的电荷安全导出。
在优化改进的方案成功实装后,“光之盾”的电磁兼容性得到了质的提升。
即便在最恶劣的电磁环境下,它也能保持稳定工作,时刻守护着“大允铭”的安全。
又是一个通宵达旦的夜晚,当第一缕晨光洒进实验室的窗户,张恒从电脑前抬起了头。
他的脸上虽然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神情。
“我想,‘大允铭’现在已经准备好了,它已经蜕变为一个真正完美的作战平台。”
“光之盾”与“大允铭”的完美融合,“复合式装甲武器平台”的雏形初现端倪。
在投入实际应用之前,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关卡需要跨越——实战模拟测试。
“我们要确保系统在各种极限工况下都能保持可靠运行。”
张恒在又一次技术讨论会上强调道:“毕竟,实验室再逼真,也无法完全重现战场的复杂环境,只有经过反复的实战模拟,才能找出潜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系统。”
作为测试的第一步,技术人员着手搭建了一个高度仿真的战术环境。
他们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构建出一个逼真的数字化沙场,囊括了各种地形地物、天气条件和作战目标。
“在这个虚拟战场上,我们可以任意设置各种参数,模拟不同的作战场景。”
徐占龙一边操作着全息投影,一边解释道:“比如敌方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置,以及‘大允铭’自身的战术状态等等,都能够灵活调整。”
为了让模拟更加贴近实际,技术人员还特地收集了大量的实测数据,用于对系统模型进行校准和优化。
从武器的弹道特性,到装甲材料的力学性能,所有细节都经过了精细入微的刻画。
“只有数据足够真实,模拟的结果才有参考价值。”
陈铭衡一边浏览着参数设置,一边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