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谦逊地说:“‘织女星’的诞生凝聚了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是举国科技力量协同攻关的结晶。”
会议结束后,张恒走出指挥室,望向碧海蓝天。
随着“织女星”完成了全部海上测试,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许嘉辉对这项技术的军事应用前景愈发感兴趣。
在测试总结会后,他专门找到张恒,就“织女星”的后续工作进行深入讨论。
“张博士,这次测试让我对‘织女星’刮目相看!它展现出的隐身性能和作战效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我认为,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将这项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军事能力。”
许嘉辉开门见山地说。
张恒点点头:“我非常赞同您的看法,‘织女星’从一开始就定位于服务国防建设,为海军插上隐形的翅膀。
现在技术已经成熟,我们要加快推进成果转化,让它在军事领域大显身手。”
“我的想法是,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两个典型的海军装备,比如新型核潜艇或隐身护卫舰,开展‘织女星’技术的示范应用。
通过在实际装备上的工程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积累宝贵的应用经验。”
许嘉辉听后连连称好:“这个设想非常好!具体到潜艇,我们可以考虑在xxx级攻击核潜艇上进行首次尝试。
这型潜艇代表了我军水下力量的最高水平,对隐身性能的要求也极为苛刻。
如果‘织女星’能在它身上大显身手,那将是对技术实力最有力的证明。”
张恒表示赞同:“xxx级攻击核潜艇是最理想的应用平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将‘织女星’的各项技术与潜艇的设计制造相融合。”
“首先是智能隐身涂层,我们要根据潜艇的尺寸和结构特点,优化涂层材料的配方和喷涂工艺。
确保其在复杂的艇体曲面上的附着力和均匀性,还要重点攻关涂层的快速修复技术,提高其战损修复能力。”
许嘉辉频频点头:“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技术细节,军事装备必须经得起战场的严苛考验,任何一个薄弱环节都可能酿成大祸。
我们一定要以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确保‘织女星’在实战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张恒接着说:“在结构方面,我们要在潜艇的关键部位,比如舰首、舰尾、舵面等,引入‘织女星’的仿生减阻结构。
通过优化这些部位的流线型,我们可以显著降低潜艇的航行阻力和流体噪声,提高其水下机动性和隐蔽性。
“当然,这需要我们在设计阶段就与造船工程师密切配合,在不影响潜艇总体性能的前提下,找到最佳的结构布局方案。”
许嘉辉若有所思:“你提到了一个很好的点子,我们过去在装备研制中,往往存在‘分段’思维,总是各自为政、单打独斗。
而‘织女星’这样的尖端技术,恰恰需要我们打破壁垒,实现militar-civil深度融合。
只有军地沟通顺畅了,军工科研紧密结合了,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张恒深表赞同:“您讲得太好了!科技强军的本质,就是军民融合。
我们科研院所要主动服务军工需求,军工企业也要善于吸纳各方创新资源,只有‘两个轮子’一起转,才能加快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步伐。”
两人又讨论起在潜艇上应用“织女星”的电子干扰系统。
“主动干扰可以说是隐身技术的‘攻’与‘防’,光靠被动隐身是不够的,还要主动释放干扰,压制对手的电子侦察。”
张恒分析道:“在潜艇上,我们要将相控阵干扰系统与现有的电子战系统相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隐身防护体系。
并要充分利用潜艇平台的隐蔽优势,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对敌实施电磁‘暗算’。”
许嘉辉补充道:“除了技术融合,我们在实战运用中还要探索新的电子战策略和战法。
要研究如何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隐蔽机动,如何实施电子诱骗和电子压制,如何与其他兵种实现电磁协同,这需要我们在军事理论和作战实践上进行大胆创新。”
两人的讨论持续了几个小时,思路越来越清晰,方案也愈发成熟。
他们决定尽快向上级领导汇报这一设想,力争获得高层的支持和立项,迅速启动“织女星”技术在潜艇等海军装备上的应用研究和工程化实践。
“有了军地协同的机制,有了试点示范的突破,‘织女星’必将插上腾飞的翅膀,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伟大事业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张恒也深情地回握:“‘织女星’诞生于实验室,但它的归宿在深蓝大洋,让我们用一流的隐身利器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添砖加瓦!”
在经过周密的策划和精心的准备后,“织女星”隐身技术终于在某新型核潜艇上迎来了它的首次军事应用。
这款代号为“玄龙”号的核潜艇,集合了我国海军工程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代表了我军水下力量的最高水平。
而此次“织女星”项目的实装,将让这条已经非常先进的潜艇更上一层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隐形利剑”。
安装改装工作在某军工造船厂进行。
厂区内,一支由海军工程专家和“织女星”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张恒作为“织女星”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亲临一线指导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智能隐身涂层、仿生减阻结构、电子对抗系统等各项隐身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