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科研成果,只有在实践中经受住考验,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军事效能,才能得到一线官兵的认可,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鼓舞。”
许嘉辉接着分析道:“这次试航中,‘织女星’的综合隐身能力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能在被动防御中大幅降低潜艇的可探测性,在主动进攻时更能通过电磁干扰压制敌方的反潜能力,这种攻防一体的隐身理念,将从根本上改变未来海战的面貌。”
张恒表示赞同:“您的分析非常精辟,事实上,这正是我们当初设计‘织女星’时的一个核心思路。
现代海战已经进入了信息主导的时代,谁能在电磁领域先发制人,谁就能掌控战局的主动权。
‘织女星’的成功应用,为我军在未来海上信息对抗中赢得优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路径。”
许嘉辉进一步展望道:“从‘玄龙’号的应用实践来看,‘织女星’已经初步具备了批量装备我军主战潜艇的条件。
下一步,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织女星’的实战化应用体系,制定相应的战术战法,推动其在我军潜艇部队的全面铺开。
我们还要拓展‘织女星’的应用范围,在水面舰艇、无人平台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要让‘织女星’在军事领域绽放更加耀眼的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科研来说,我们要紧盯世界前沿,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让‘织女星’在与实战的磨合中不断升级换代。
从应用来说,我们要与军方保持密切互动,及时听取一线部队的反馈意见,让‘织女星’越来越贴近实战、贴近官兵。
只要军地双方协同创新、精诚合作,一定能让‘织女星’成为新时代海军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
“你说得太对了!”
许嘉辉感慨道:“‘织女星’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一个生动范例。
它用实践证明,只有军地联合、优势互补,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国防科技潜力转化为实际战斗力,这是适应现代战争需求、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由之路。”
“未来,我们还要在更广阔的层面推进军民融合。”
张恒展望道:“比如加强军地科研资源共享,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
比如搭建军地人才交流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双向渗透’,再比如健全军民科技协同机制,形成军地创新‘命运共同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实现国防科技的自主创新。”
“那正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啊!”
许嘉辉慷慨陈词:“站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节点,作为一名国防科技战线的践行者,我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在军民融合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在科技强军的征途上奋勇前行!”
“让我们携手谱写‘织女星’更加璀璨的篇章,用科技之光照亮强军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说得好!强军之路任重道远,但有你们这样壮志满怀的科技尖兵,胜利的曙光必将越来越近!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织女星’书写的更多辉煌!”
电话两端,许嘉辉与张恒的声音汇成了一股奔涌的潮流。
“织女星”隐身技术在“玄龙”号核潜艇上的成功应用,以及后续在更多海军装备中的全面铺开,一个全新的“隐形海军”时代已然来临。
在这支智能化、隐身化的尖端海上力量面前,再先进的反潜装备也难觅其踪迹。
“织女星”所代表的信息主导、智能主导的未来海战样式,正在中国海军这支“深蓝铁甲”的身上日渐成型、愈发清晰。
这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无疑标志着“织女星”项目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但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绩。
在他看来,“织女星”在更广阔的民用领域同样大有可为。
在一次技术研讨会上,张恒向团队成员们阐述了自己的新构想。
“‘织女星’的成功绝非偶然,它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结晶,凝聚了新材料、人工智能、信息对抗等诸多尖端技术。
这种协同创新的理念,完全可以复制和推广到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中去。”
他指出,在海洋开发、深海探测、水下工程等领域,同样存在着对隐身和智能技术的迫切需求。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织女星’的隐身涂层和仿生减阻技术,研制出新一代低噪声、高效率的海洋科考船。
或者是长航时、强隐蔽的深海资源勘探设备,这将极大提升我国海洋科技事业的探索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张恒进一步展望道:“在水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织女星’的防腐蚀材料和流体控制技术也能派上大用场。
我们可以建造更加安全耐久、更加经济高效的海底管线、海上风电平台等,这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团队成员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就技术细节进行了热烈讨论。
“利用智能材料实现海洋设施的自检测、自修复,将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新材料专家王宇说:“像仿生水下减阻结构,也可以推广应用于民用潜水器、游艇等领域,大幅提升其性能。”
“海洋环境的复杂多变,对设备的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AI专家刘博指出:“我们在军事智能化上积累的经验,完全可以移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