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处!”
“如何没有好处?”
“剿灭齐鲁乱象之事,功劳加身!”
“坏处?”
“通武侯是帝国柱石,本君不过寻常公子,不为大碍。”
“有何关系!”
“……”
“通武侯。”
“王家!”
“多年来,本君与之接触的确不多,可……他没有任何一份文书传来,也没有任何解释。”
“就出手了。”
“既然这般,本君在齐鲁待着还有什么意义?”
“……”
扶苏甚为不满。
通武侯的确有插手齐鲁的权力。
可……现在不是他该插手的时候。
除非提前说明。
若说他不知道自己前来齐鲁的目的,根本不可能,还是做了?是……不想让自己齐鲁事情有成?
王家!
王贲!
欺人太甚!
现在王贲已经出手,还没有任何解释,接下来当如何?
他要继续出手?
或者将胶东郡这里的两支百战穿甲兵召回?
念及此。
冷哼一声,单手握拳,重重落于面前的屏风上。
轰!
莫大之力落于木制屏风上,刹那间,屏风便是支离破碎,碎成一地的木片,那张舆图也皱在一起落下。
“……”
“安平君。”
“以在下之见,通武侯位高权重,当不会轻易出手。”
“尤其他当知道安平君的目的。”
“贸然行事于此,其实对他并无好处。”
“安平君在齐鲁行事的目的,此次东巡许多文武重臣都知道,陛下更是知道。”
“武真郡侯也是知道。”
“不出意外,是没有任何文武重臣愿意插手的。”
“插手!”
“便是与安平君为敌。”
“甚至于可能令陛下不满。”
“陛下同意安平君留在齐鲁行事,自当想要一窥安平君才学能力。”
“通武侯如今插手,岂非是插手另外的事情,是以,在下之见,为今之计,暂缓胶东郡之谋。”
“为表诚意,派人亲自送达文书于通武侯。”
“了解具体详情。”
“方可知晓通武侯所想。”
“此举也可彰显安平君的善意。”
“王家!”
“蒙家!”
“咸阳之内一些消息有闻,安平君自幼同蒙氏一族蒙恬将军、长史蒙毅相识相好。”
“同王家逊色一筹。”
“安平君!”
“如今齐鲁大事尚未完全定下,不可自乱分寸。”
“纵然通武侯出手随心,安平君也不可有其余动静,诸般事,咸阳之内,自有交代。”
“眼下,还是尽可能令通武侯不要插手为好。”
“事情还可挽回!”
公子心生怒气?
曹参神色有变,快步近前,深深一礼劝说着。
通武侯插手的后果,对通武侯自身而言,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处,对公子而言……也的确非好事。
是以。
公子此刻所做,乃是稳住心神,切记生乱。
齐鲁之事,还没有彻底解决。
自己相信通武侯出手不是没有缘由的。
现在大局初定,暂缓剿灭那些人的时间还是有的。
“若非轻视本君。”
“岂非连一封文书都没有前来!”
扶苏冷道。
“现在……本君还要亲写文书交到他手中?”
“王贲。”
“他执意要和本君为难?”
继而再道。
果然王贲有文书前来解释,自己也非如此生气,实在是……他行事太不将自己放在眼中。
“安平君!”
曹参又是一礼。
越是此刻,安平君越是不能自乱阵脚。
否则,齐鲁事情不成,不仅没有功劳,在始皇帝陛下面前也有过失。
“……”
扶苏不言,双眸闭起,双拳紧握,深深喘着粗气。
“安平君!”
“接下来胶东郡之地,还需要那两支百战穿甲兵助力。”
“若然与通武侯之间不快,那两千人归于东君,则我等要剿灭那些人多有艰难!”
曹参劝说着。
“你之意……没有通武侯王贲,本君在齐鲁事情就做不成?”
扶苏猛然转身,神色难看的看向曹参。
“……”
“安平君。”
“曹参非此意,胶东郡之地,安平君当知这里的地形复杂,只是依靠郡县之兵,多有艰难。”
“其实。”
“接下来只要通武侯不再插手,那么,一切事便是归于先前模样。”
“公子运筹帷幄,调遣诸般力量,解决齐鲁之事。”
曹参摇摇头,又是深深一礼。
再次解释着。
实则。
那些人现在流蹿胶东,单单郡县之兵,很难解决,唯有依靠百战穿甲兵之力,是时,调遣得当,则是安平君兵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