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初生的婴儿,毒蛇猛兽不撕咬扑捉他,凶禽也不用利爪去伤害他,虽然骨弱筋柔但是却能使小手握着坚固,不知雄雌交合之道却能始终坚挺,这是内含的精气至足完善的缘故,终日哭号而声音始终不会沙哑,这是至和之津气完全之故啊!
知道至和的则称谓常,知道能常之故的则称谓明,能使生命增益而达到长久的称为祥,能自主使精气达到和谐完全的,则称谓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人。
如果不善于摄生,只是顺应着自然的规律,事物到了壮盛的时期而自然地衰老,这是称谓“不道”,即是不知道也不修道的人,不知道且又不修道的人,必然会过早地终老。
从自然生命规律来说:女子十四男子十六,天癸至,女子月事下,男子精气溢出,标志着已经成年,阴阳和则能生子。过次之后为全身机能盛长期,女子到了三十五岁,男子到了四十岁,标志着全身机能体魄,精神到了极点,犹如中午的太阳,过了这个点就是太阳偏西,体能精气逐渐衰减。
在正午时分,就应该及早养生了。人们往往是身体盛状之时,任性妄为,给自身增添了无穷的病因,一旦内在精气衰退,正气不足,病因显露,内外之邪交困之时,才知道要诊治,要养生。俗话说:人生就是一壶油,早晚油尽灯灭,生命则终结。所以道家内丹养生给人以接命添油,可重返春日和暖的生机,重塑生命的原点。
内丹学中,历代高真大德,都主张性命双修,人之所以这么快地衰老,大多与情志因素有关。
虽然《易经》八字命理学谈到人的八字代表了一生的一切,性情与生俱来,为什么说“泰山易改,禀性难移”呢!实际天地生万物,万物各有一性情,即是说万物各有其特异性,它的性情品质好恶与生俱来,也有其共同性,就是说万物皆由阴阳化生,都禀受了原始之道性,推根求源,本为一家,让万物万有回归于道,返本还原体道了命了性,则自然之道性犹存。
然而人从童幼至于青壮,由无识成为有知,自身所处的环境,经历的人事,必然孕育了众多的纷繁杂乱的情态。这些情态必然是内丹养生的最大阻碍,最大魔障,也是养生健康的重重关隘。
最常见的也是对身体健康伤害最大的就是色欲关,即使没有实际的行为,睡梦中,或者是一旦身体出现状态就会有损伤。又有恩爱缠绵,有的在荣华富贵场中,受色身的牵绊;有的有财力和穷困的顾盼不能脱身;平时养就或者性情中具有的傲气、嫉妒、暴躁;或者善弄口舌是非,议论人物;分别人我而有冷热之差。
有自性懒惰、畏难、懦弱、自暴自弃、志气退化意为不久,产生患难之心;亦有自足自满,自高自大,甚或夸扬,善用才智、诡诈、猜疑、妄想、轻慢于人物,且有阴恶之心;亦有故弄玄虚,善于装饰,不懂装懂,不知而假知,夸扬已能,不信因果,任性妄为;亦有困于因果生死场中,不能自拔。
有六心无主,怕苦怕累,醉生梦死,虚度幻境为生;亦有追求速效,粗心大意而着于空无,或执于有相。种种心思不胜枚举,看似都是人生常态,几乎每个人都会因环境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心境,这些心境都是入道养生的关隘,若不突破他们必然不能前行。
3.还有中医学中所说的七情,仍然是关隘魔难,这就是所谓的情志致病。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不同的情志变化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犹伤肺、恐伤肾。
《素问》: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情志致病,先伤神气,后伤脏腑和形体,致使气机紊乱,经脉不和,脏腑功能失调。短则不适,久则重病。人的情性好恶仿佛与生俱来,不能改变,从生至死自然造就了这个人,只有老子说:“返者道之动”反其道而行,返归于元始之初,混沌杳冥,昏昏默默之中,就是返本还元,人的原始之性都是圆陀陀活波波,《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因为后天的环境阅历,和自身的修养不同而有差异。
情志致病,使人体升降开合功能失常,气血脉络运行失调,脏腑的功能活动偏盛偏衰,气血阴阳严重不平和,现代医学所谓的四高、结节、囊肿、肌瘤、炎症、癌症,几乎除了外感和外伤性病病之外,无一不是内伤情志。都是不正常的心理障碍,以及偏执的思虑,或者胡思乱想,心胸狭窄,多愁善感,慎恨恼怒,畏恐惊惧等诱因。
所以情志对人健康的伤害极大,或者熬夜及超负荷的劳动,种种不利于健康,种种耗损正气,使人过早透支,过早衰弱,这些肯定是人为造成的啊!岂能是自然规律吗?
情志病又是心理性疾病,应该从小做起,父母是第一老师,在学校更应该从小学教育入手。
多吸取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从小就要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正能量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对自身,家庭,社会,人事,有一个设身处地的标准,做好自己,活好自己。利已利人,为我为人,不妨碍不影响他人,不给他人添麻烦,树立一个自立,自强,自信的理念,做事要有一个信心,决心,恒心,才能事半功倍,理想有成。养生也是如此,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习古代道家内丹学,更是要如此。
怎样通过丹道养生达到祛病延年,返老还童的目的,全真北派丹法,始自钟吕传道,其弟子王重阳有“十五论”之说:
一要住庵,守常安分,
二要云游,参访问玄。
三要学书,师古穷理,
四要合药,学医助道。
五要盖造,遮形活计,
六合道伴,志气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