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六个男人送到村长家,三人也没有停留就回来了,他们要做什么和陆家没有关系。
结果陆家门口可热闹了。
前面就有人看到陆家门口一堆大男人,后来刘翠儿和李宝珠又到处去借被子,虽然解释了几句,大家还是糊里糊涂,好奇心驱使下,看到那几个男人走了,就围到陆家门口来了。
张氏解释了半天,大家没听到自己想听的,便也不肯走。
看苏如意一回来,大家就不吵了。
张氏说得口干舌燥,道:“你们不信我的,就让苏如意给你们说!”
苏如意:“说啥?”
张氏:“他们来问那些男人是来做什么的!”
苏如意看看这些八卦的村民:"人家来做什么那会跟我们讲?就是借个地方过夜,在我们家吃口饭。你们想知道他们来干嘛自己问问就知道了,我把他们安排在刘麻子那屋住下了,现在人家在村长家,你们自己去问吧。”
说完进院子,关院门。
门外一群也不敢去推门,怕苏如意。
“走,我们去问村长去!”
大家还当陆家出啥事情了呢,半天不关他家的事情,这个瓜不好吃,不甘心,便又一窝蜂去村长家了。
这么一折腾就耽误了自家吃饭的时间,苏如意也渐渐养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时间一到,哈欠一个连着一个。
早先说的羊肉炒菜暂时搁浅,晚饭就简单吃了。
刘翠儿则还记挂着给自己男人补身子的事情,吃了晚饭,熬夜把骨头剔下来,掺一大锅水烧开之后,灶膛里面放一块木炭,慢慢炖着,人则去睡觉,第二日一起来就差不多了。
这一锅汤凉在水里,够陆多田喝三天。
因为多了六个大男人的饭要做,第二天张氏早了半个时辰起来,把大儿子的汤用木盆盛出来,然后赶紧蒸两笼馒头出来。
现在家里苏如意做主了,那是个挑嘴的,以前的那种粗面硬馒头不愿吃了,现在蒸馒头粗面加的少,白面多,三天两头吃鸡蛋饼,这馒头就越蒸越少,昨天晚上全部馒头都给别人吃了。
赶紧蒸些出来,自己人能鸡蛋饼吃到饱,六个外人还能叫他们吃鸡蛋饼吃到饱?
他们是大方,可那两块碎银也不够那么吃的。
苏如意和其他人起来的时候馒头都蒸好了,锅里的米粥都煮上了。
六个男人也是按着点来的,来了就吃上了,还是和昨晚上一样的,就是每个人多加了一个馒头。
吃完就走,话不多,丝毫没有越矩。
苏如意对他们挺有好感,连带着对杨大人家好感也上升了。
从下人的德行便也能窥见主子的德行。
该下地的还是下地,该出摊的还是出摊。
苏如意拉着孩子们一起上山,该捡柴火捡柴火,该挖野菜挖野菜。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天,村里其他人家也都往山上跑,从村长那里他们知道这些人是来他们后山找老树核桃的,那东西似乎相当值钱,大家都想碰碰运气。
核桃倒是有人找到,送到那几个男人面前,不是人家要的。
大家泄了气,上山的热情骤减,回头又开始眼红陆家。
陆家今年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听说他们家苏如意就找到过那个什么老树核桃,八成是卖到了钱,瞧她们家几个女人,一天天的得瑟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这几个男人也是,村里这么多人家,也有空屋子,也愿意给他们煮饭吃,偏偏就往陆家凑,据说给的银子可不少呢!
这天晚上吃了饭,几个男人没有着急离开,为首的皱眉,有些为难道:“苏娘子,你是村里唯一找到那核桃树的,明日你能否给我们指一指路?”
说着又开始掏银子。
这一次苏如意摇摇手:“大哥,这银子我不能收。不是我不想给你们指路,实在是我找不到那核桃树,这几日你们在山上找,我也在山上找,就是找不到,我觉得就是古怪……邪乎!”
男人道:“苏娘子不必多虑,你只需要将你走过的路带我们走一遍就可以,到底能不能找到都不关苏娘子的事情。明日我们去请胡村长一起,苏娘子无需有多的顾虑。”
有村长同行,村里人也不好背后乱嚼苏如意和一群男人的是非。
苏如意这才收了那碎银,把事情答应下来。
就这样苏如意带着大郎和牛儿,领着村长和六个男人在山上转了三日,没有收获。
几个男人终于放弃,准备回去交差了。
离开前的晚上,男人问道:“苏娘子,你们家的饼子是卖的吗?不知道多少钱一张?”
“我们家在镇上摆摊,一张饼子5文钱。”
男人摸出三块碎银。
“今晚上我们不想吃馒头,不知道这三块碎银能否让我们吃那饼子吃饱?”
这几日每顿都有一张鸡蛋饼,刚吃到味道就没了,把肚子里的馋虫勾得不上不下的,这都要走了,不吃个痛快,回去不知道多难受。
苏如意算了一下。
一块碎银可以兑换100个铜板,三块碎银能买60张饼子,一个男人十张饼子,她不信挡不住。
“可以!”
旁边张氏听得都要跳起来了,还有这好事?
赶紧招呼儿媳妇把摊子在自家院里支起来,加班加点地烫饼子。
稀粥配饼子,十张把几个男人都撑住了。
一共60张,一张不少,还剩几张没吃完,苏如意答应给加到他们明天的早饭里。
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