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22章噬心消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噬心消息(2 / 3)

当值,最喜此类书籍,神神叨叨的说野史中有历史真相。”

李平安反问道:“那究竟有没有?”

“有个屁,老刘钻研的野史太野了。”

老李说道:“前些时日与我说,通过野史总结出来,太祖活了一千年,至今还没死呢!”

老张哈哈大笑,也跟着嘲讽老刘几句。

李平安眼底闪过异色,世上真的有长生之人,按照燕道长所说还不止一个。

大乾太祖横扫天下,没准就获得了长生奇物,至于为何传出死讯、隐世不出,兴许是补天教等组织追杀。

品了会儿茶,聊了会儿天,眼见着到了晌午。

李平安去戊辰楼拜访老刘,搬回来厚厚一摞书籍,《神异志》、《搜奇传》、《酉阳杂书》、《九州广记》……

按照老刘所说,这只是神怪志异典籍的极小部分。

大乾藏书阁建立八百年,藏书何其浩瀚,即使某个分类也数以万卷,终人一生也难以读完。

晌午。

李平安跟着老张老李去吃饭,藏书阁有独立伙房,位于所有阁楼正中,原本是官署大堂,现在改成了宴厅。

左右分列每人一小桌,平日里吃饭,逢年过节聚会都在此处。

由于藏书阁禁止烟火,所以吃食都是外面送来,鸡鸭鱼肉美酒佳肴应有尽有。

李平安挨着老张老李坐下,环视一遭数了数,大概四十来个老头子,算上请病假休息的也不超过六十。

难怪有的阁楼上锁,属实编纂官员太少。

据老张讲述,藏书阁最兴盛时,曾有三百编纂五千侍读,堪称盛极一时。

吃饭时。

佟成宗简略介绍了李平安,大家都听过花甲进士的名头,或真心或假意的欢迎一番,各回各自地界当值。

回去路上,李平安好奇道。

“咱们这般吃法,户部没意见?”

大乾各部门有自己的伙房,譬如唐英所在的刑部,中午一般都在官署吃,消耗银钱由户部拨发。

吃食标准乃太祖制定,并留遗诏万世不改,所以很是节约简朴。

刚刚吃的饭菜,已经百倍超出定额。

“户部敢不拨款!”

老张冷哼一声,对着皇城睨了眼。

“本官斗争失败,没了进取心,自愿来这里修书等死,还不能享受享受?胆敢待遇差了,那就串联一番重回朝堂,斗到死!”

李平安愕然,稍稍打听了老张的出身。

建武四十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正统三年与苏明远政斗失败,在皇城外跪了三天三夜,心灰意懒来藏书阁修书。

李平安笑道:“老张你竟然是顽固旧党……”

“……”

老张默然无语,沉默许久叹息道:“当年读书读傻了,只想着祖宗之制不可变,实则世上无不可变之法!”

老李赞同道:“苏公身虽死,名可留于百世!”

李平安诧异的看着两个老头,谁曾想当年的顽固旧党,如今成了真正的新派。

世事、人性玄妙,莫过于此。

上午厮混半日,下午用心当值。

李平安翻阅书册寻找有关复活的志异,每寻到一处就抄录记下,攒的多了再逐个筛选真假,遇到不能证伪的就亲自去事发地调查。

这是个日记月累的事,急不得。

老张老李仍然在喝茶,讨论了会儿究竟要不要“哉”,最后抓阄决定。

完成今日修书,二人惯例冥思苦想:如何留名史册?

“昨儿我梦到了个好办法,咱们趁着修书的机会,在骑缝里留下名字,后人看到了就能记住……”

“老李你糊涂啦,这法子已经讨论过,同名同姓的成千上万,流传下去谁知道是咱俩?”

“我还有一计,将同名同姓的奇人异士,加几句话就成了咱门!”

“窃人名声,君子不为!”

“……”

李平安听着争论,暗自摇头。

二人嘲笑老刘老徐偏执,殊不知他们也是如此,千方百计留名史册的执念,与修仙问道、痴迷野史并无区别。

推人及己,又何尝没有执念?

读书至夜幕时分。

李平安瞅了眼刻漏,已至酉时。

朝廷官员秋冬季节申正下值,老张老李早已告辞回家,只剩下李平安孤零零的读书,耳边传来寒风呼啸,凭添几分寂寥。

“再读几册。”

直至天完全黑了,楼里禁止点燃蜡烛,李平安整理好书桌,起身来到书楼旁边的廨房。

藏书阁兴盛时官吏数千,搭建了打量廨房用于办公,如今改造成了官舍,供官员劳累了休息瞌睡。

官舍青砖灰瓦一长排,李平安随意寻了间推门进去,内里布置极为简陋。

一榻,一桌,一椅,颇为空旷。

平日里有差役打扫,倒也干净整洁。

李平安盘膝坐在床上,运转混元功,双目倏然化作赤红,眉心黑纹如多了只眼,苍白头发隐隐泛着红光。

恐怖杀意涌上心头,不断侵袭神魂意志。

“走了捷径,就要付出代价!”

李平安竭力稳定心神,练了两周天功法,真气增长了一丝丝,随后关紧门窗和衣而卧。

窗外风急雪骤,梦中与媳妇幸福美满。

翌日清晨。

李平安睁眼看到房顶椽木,呆愣许久才从梦中醒来,确定痛苦悲伤才是真相,起床打开窗户,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