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武侠修真>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546章 新资料片,王莽(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6章 新资料片,王莽(求月票)(1 / 2)

天上一场大梦,人间几度春秋。

孝绍皇帝刘运崩殂以来,大汉朝就宛如一幽平静的潭水般,风平浪静,不见半丝波澜,没人想要知道那幽静的水面之下,到底有何等的惊涛骇浪。

就这样,春去又秋来,寒冬凛凛,酷暑愈发难耐,一年又一年,状若平静的朝廷向前走着,但是沉凝的气氛却在天下之间酝酿。

直到姬昭一直所关注的那团凝结的大势彻底成型,世界本身所酝酿的大事件开始了。

那一日,有白虹贯日,有地火翻涌,有一场流星雨落在了大汉的郡国之中,无数的光点随着流星雨降落,光点之中隐隐约约闪烁着紫色的斑点。

姬灵均瞬间从上面感受到了些许熟悉,她体内的凤凰天命上面有一丝丝相同的味道。

“老祖宗这便是您说的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吗?

家族要从高台上走下来,就是因为这一场大变化吗?”

这么多的天命分散在世间,几乎到处都是,姬昭一挑眉,这就是世界天命的新玩法吗?

【世间哪有长存不灭呢?世上哪有不朽的天朝呢?

踏上山巅的那一刻,再向前就是万丈深渊。

汉的辉煌篆刻在青史之上,圣王的事迹在历史长河之上辉映,但一切终有尽时。

当它只留下一副腐烂的身躯,昔年那让人振奋的精神却彻底朽灭时,绚烂的死去难道不胜过苟延残喘的活着吗?

身怀使命的贤人啊,他将以光,以德,砸开这个黑暗的世道。

书生身上的衣服很干净,但明显是有些陈旧,甚至在袖口还有两处补丁,他内里也穿着素衣,没有任何的装饰,颇为简朴,却不引人惊异,因为他叫王莽。

王莽脸色阴沉道:“莽想通了,日哭夜哭,难道能使这天下兴盛起来吗?

即便是不向朝廷举荐,这些人的人脉,随便在关东的郡县之中求得一官做,不算是难事。

这些士子的主要去路有这么几条,举孝廉、举秀才,进入朝廷,前途最为远大。

汉帝国的终末!

即便是前者依靠着生来的尊贵占据上位,士子们只能伏低做小,但从内心深处是看不上那些只凭借血统而耀武扬威的人的。

如今王氏煊赫,天下大势渐渐倾向于我等,是时候前往长安了。

他在郡中有声名,孝顺有礼,恭谨至诚的对待长辈,勤俭稳重,总是用钱去接济苦弱及时运不济者,自己却连一件华美的衣服都不舍得去使用。

…………

王莽对这些尸位素餐的公卿没有半分好感,冷哼一声道:“大汉社稷?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不能治民的君,要来何用?

想要做事,就要有足够的权力,当年洛文王、博望武烈侯和昭忠毅公,都是位极人臣之后才能够轻而易举改革的。

这些饱读诗书的士子实际上是政坛上最强大的一股力量。

与王莽对弈之人闻言则微微叹息道:“朝廷实力强大,如今揭竿而起的百姓还远远不如戾帝末年时,威胁不到关中的衮衮诸公和皇帝,大汉社稷依旧很稳,按照如今的趋势,苟延残喘两百多年没有问题。”

私学中的读书声朗朗依旧,在一处小亭子中,两人正对弈着,一个面白无须的书生按下一枚棋子,微微感叹道:“当今天下疲敝到了这个地步,揭竿而起的百姓愈发增加,朝廷却依旧是一片醉生梦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从智谋到治政,乃至于军务,这些士子都能把前者完爆掉。

仅仅恢复孝文皇帝的治世,那不是我所想要的,不过百年就崩坏到这样的局面,数遍史书,唯有昔年邦周洛国的王道治世最为长久。

现在天命不再归于一人,刘秀不一定就真能夺得天下!

这实际上是在姬昭的预料之中,秀儿和王莽,虽然他不知道这两个人会不会出现,毕竟世界已经很是不同。

“……”

“巨君,你实在是太激进了,这是矫枉过正,只要能将天下恢复到孝成皇帝时就足够了。”

在郡中的士子之中威望很高,通过举孝廉入仕之后,他依旧在郡中任职,但是声望却渐渐传到了朝廷里。

不能兴盛的社稷,有何用处?

经过大汉朝上百年的发展,尤其是大开私学之后,民间传道讲学之风盛行,大量的士子出现。

似乎是颇为了解王莽的性格,对这一番颇为离经叛道的言论,好友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重重一声叹息罢了。

最接近圣贤典籍中的大同之世!

望着王莽离开的身影,友人微微皱起了眉头,回想起刚才王莽所说的话,又望向棋盘上的黑白子。

即便是有士人担任丞相,但一定会有外戚出身的大将军或者宗亲出身的御史大夫来制衡。

如果没有这样的机遇,那就进入郡县之中,接受郡守和县令的征辟,后续同样有机会得到举荐,进入朝廷。

带领天下人步入大同之世,是我辈士人生在这世上无可推卸的责任。”

若是再不改制,依旧任由豪强横行不法,官吏鱼肉百姓,这天下的黎庶还要遭受多少的苦难呢?”

友人按下白子,轻声道:“巨君,你输了。”

这个世界总是有能力的人逐渐取代能力差的人,士子就是比血统勋贵乃至于天家贵胄更优秀。

“乡为身死而不受……”

另外则是走王侯的门路,诸侯王的国相地位基本上相当于郡守,镇守列侯同样是香饽饽,这群人手中有向朝廷举荐的名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