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夜晚,漫天繁星点缀着黑暗的天幕。一轮皎洁的明月,时而隐没于参差的云层之下,时而覆于其上,映得脚下的石板路忽明忽暗。
熙雯在璟王府的院子里悠闲地散步,夏风拂来,颇有清凉之意。
接近亥时,裕璟与户部商议完赋税、俸饷改革事宜,方才听唐剑禀告熙雯在院中等候之事。他立即遣人送走户部一众官员,未顾得上换下朝服,只身赶往后院。眼睛并未全好,昏暗光影之下,难免磕绊,险些摔倒。
熙雯见远处的身影踉跄了一下,立马提着裙裾小跑而去。
“可是等久了?用过晚膳了吗?”裕璟问道,眉目间有淡淡的笑意,温润如玉。
熙雯捏着手指比划道:“也就等了一小会儿。唐剑说你在商议公事。”
“我正好也有事找你,没想到你先找来了。到书房细说吧。”裕璟欲去牵对方的手,忽又觉得不妥,顿了一下,变成了一个拂袖的动作。他走在前,身姿板正,衣摆如流云,官服穿在他身上,清致风雅中带着威严。
熙雯不疾不徐跟在他身后,心中也在思量对方有何事要与自己说。
书房中。裕璟取出一个白瓷杯摆在她面前,提起茶壶,轻拢衣袖,不紧不慢地为她倒茶。他眼眸低垂,神色温和,唇畔的笑温柔如清风。
熙雯见他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茶水未撒半点,望着他笑笑:“你眼睛似乎又好了不少。”
“光线亮的地方基本是可以看清了。你曾说的决明子茶,我日日都喝。”声音磁性清润,听起来无尽温柔。
熙雯以为他说的玩笑话,没想到,举杯品了一口,茶水中确带着决明子的苦涩。
“你先说吧,来找我何事。”裕璟率先开口。
“我在中州带了个人回来,是中州谋逆案私兵营里的一个小角色。在朝堂出兵之前,偷听到了消息,提前逃了。他虽不知幕后主谋,但我觉得此人还有用处。只是现下我和阿影一块住,不方便安置他。”
“此事不难。不瞒你说,我也在中州抓了两个余党,现下也关着。但皆是嘴硬之人,其中一个咬定在营中见过宁府的令牌和带有宁相私印的文书。未来得及问你,可曾听宁相说过印鉴丢失之事?”裕璟缓缓说道。
熙雯回忆了一下,摇头:“未曾听父亲说过。会不会是伪造的?”
“不会,当日在营中搜刮出很多文书,经过鉴定,确是宁相的私印。”
“为何证据确凿,你却相信不是父亲所为?”熙雯感到疑惑。
“少时,宁相教我习字。对于‘武''字的解释是''止戈为武’,我仍记得他说,为君者,要以仁德之心兼济天下,动武一定是最后一步的无奈之举。但凡征战,受苦的必是百姓,胜也是败,败也是败。所以我不会相信宁相会谋反,他为官数十载,一直是事事为百姓的好官。再退一万步说,宁相是文官,手无兵权,就算在中州集结万余兵马,来攻京城都无异于以卵击石,毫无胜算可言。这等愚蠢之事,宁相为何要干?”裕璟分析道。
“你都能想明白,为什么圣上不彻查呢?中州万余乌合之众,若能成事,必也要有其他兵马里应外合啊。此事为什么不查尉迟烈呢!他的狼子野心不比父亲明显千倍万倍吗?”熙雯气极,就差未将“昏君”二字说出口了。
“想来,一是证据过多指向宁相了,二是宁相受百姓拥戴比圣上更甚,圣上对百姓施以恩德,最后百姓都认定是宁相之功。锋芒太露,有时也不是好事。”裕璟似乎深有同感。以前一众皇子中属他最得势,无论百姓还是官员,对其最是认可,朝堂上几次百官上奏推举他为储君。圣上总以“长幼、嫡庶不一”为由,多番犹豫,此事不了了之。再后来,他就患上了眼疾,失了优势,这储君之位似乎又成了谜。
“圣上想来也不是明君,劳苦功高之人反遭陷害抄家,得寒了多少官员的心。”熙雯义愤填膺,说得咬牙切齿。
“此话,你在我处说说就罢了。在别处,只字不能提。”裕璟严厉地警告。
熙雯嘟囔着:“那是自然。”
“对了,我也有一事求你帮忙。”裕璟此话似乎缺乏底气,带着一点试探的意味。
熙雯有些不祥的预感,抬眼瞟了他一眼,又避开那赤诚而灼热的目光。
“内监京中初选王妃之事,你知道了吧。”
“知道了,今早看见了皇榜。”熙雯又抬眼瞟他一眼。
“我想你去参选。”裕璟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说道。
熙雯瞪圆双眸,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讶然问道:“我?我吗?”
裕璟非常笃定地点头,重复了一次:“对,就是你,我想你去参选,宁熙雯。”
熙雯埋头又喝了一口苦茶压压惊,方才蹙着眉头说:“我在沐风阁当过舞姬,当时可是轰动京城的。我此等身份,不符合‘良家子’要求,定是过不了初选的。”
“我在朝中分管礼部,操办此事的内监是礼部负责挑选的,入选不成问题。”
“可我为什么要去参选呢?”熙雯不解。纵有尉迟湘此等贵女要嫁祁王尚且被为难,她如今也不过是平民之女,去了能成何事,大抵不就是落选沦为宫女?这对她的复仇计划毫无帮助。
“我是求你帮我。我眼疾见好之事还不能被外人知道,此番选妃非我所愿,不知圣上有何意图,会安插何人在我身边。此事只你一人知道,所以希望你能帮我。”裕璟恳切地说道,眼底倾泻而出的情绪让人动容。
熙雯大抵是听懂了,却仍明知故问了一句:“所以你的眼疾,你觉得是圣上所为?”
裕璟不置可否,神色几分黯然。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