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了孩子还这般大的动静,的确容易出事。
不过也说明九福晋精神好。
精神再好也得有人时刻看着,尤其不能够动气。
“你们感情好,多劝着她些,倘若有不听话的奴才,打发了便是。”说着又叹气,“胤禟也该劝着些,这孩子心真大,也不告诉本宫。”
四福晋知道内情,笑道:“额娘不知,九弟妹还是懂分寸的,只是她常常在屋里待着心里闷,想做点事解解闷。心里有气也不能憋着,总要发泄出来,她说万一忍着就要气出病来。九弟也劝了,还哄着她了,倒也没出事。”
都知道额娘不是在乎孙儿胜过儿媳的,额娘对儿媳的身体健康一向关心。
她们也不怕额娘生气。
茉雅奇点点头,“有时候确实要做些事情才好些,不能一直闷着。即便丈夫陪伴多些也解决不了。”
怀了孕做些事情有好处,尤其是喜塔腊氏这样并没有普通闺秀习惯,性子大大咧咧的。
孕妇一旦坐的久了容易东想西想,反而对孩子更不利。
总之爱做什么就做些什么,只要不累着,对胎气就有好处。
七福晋附和,“额娘说的是,儿媳怀上时身边人总是担惊受怕,小心翼翼,儿媳却觉得愈发烦躁。”
不能想做什么做什么,反而被人处处管着,即便对方是出于关心。
哪里能高兴?
陪在身边担惊受怕的丈夫也能给予不小的压力。
没想到额娘也会体谅这个。
不过额娘也怀过,自然会有这种体会,她就不奇怪了。
四福晋若有所思。
……
刚入了秋,銮驾回京。
康熙忙完一系列政务,到承乾宫小坐,此次太子和直郡王都跟了去,发生了不少的矛盾。
身为阿玛的康熙叹气,“胤禔太骄傲了,总是不服太子。当着蒙古人的面下太子的面子。”
可见康熙心情很不好,似乎这次在草原发生了不少事,关于太子和直郡王的。
直郡王向来脾气直,不掩饰情绪,不仅怼太子是最积极的,还敢冲皇帝发脾气。
其他皇子都没这个胆量。
所有人看在眼里,也让众人意识到康熙对直郡王也比较容忍。
也正是这份直接,反而让康熙大为欣赏,如今却成了烦恼。
茉雅奇道:“直郡王不是一向如此?”
直郡王从未掩饰不服太子的心思,以前康熙并未严惩,只是小小警告几句,这也纵容了直郡王的某些行为。
康熙拧眉道:“朕起初只认为胤禔还算收敛些,并未太过分。适当给予太子压力,也算好事,但朕错估了胤禔对太子的不满。他们虽非一母所出,却是朕最觉得骄傲的两个孩子,若能消除胤禔的芥蒂,兄弟二人能携手互助,于太子是一大助力。”
让直郡王消除对太子的不满?那怎么可能?
起点不同,定然会有一个不满意。
康熙会不知吗?
茉雅奇垂下头,“皇上的心意是好的,但总有出乎意料的,父母也不能完全把握孩子们的心思。”
康熙也知这个道理,叹了口气,道:“或许吧,孩子们大了,心思也多了,朕的话不管用了。”
说话时眉眼深处浮现一丝阴沉。
难得康熙这时候就意识到孩子的不服管教,认清了自己的无能为力。
是的,无能为力。
到了如今,无论康熙做什么都消除不了太子和直郡王对彼此的芥蒂,暗中斗了这么久,只有不死不休。
总有一个要认命。
他们谁又愿意认命?
康熙道:“朕该给胤禔选个继福晋了,府里总没个福晋管着,不像样。”
茉雅奇也顺势转了话题,“四贝勒府上也该添个侧福晋了,皇上可有主意?先说好,先前皇上说的臣妾母族的孩子就算了,否则德妃要吃了臣妾,贵妃也要不满。”
康熙瞥她一眼,“你还真不领朕的情,罢了,随你意。不过,这与贵妃何干?”
茉雅奇咧咧嘴,说了个最好的借口,“四贝勒毕竟是孝懿皇后的养子,许是为了她姐姐吧,贵妃想塞个佟佳氏的女儿。臣妾就想安安静静的,不想与贵妃母族结怨,皇上不会愿意给臣妾找麻烦吧?”
这个理由绝对够了,还是贵妃惹的,与她无关。
她只是不想和佟佳氏结怨,皇帝还能怎么固执己见,说她不领情?
康熙一噎,脸色黑了些,“贵妃?哼,胃口大得很,朕给的还不够多?”
茉雅奇道:“四贝勒算孝懿皇后的孩子,虽然四贝勒在臣妾这儿几年,有了些母子情,但惦记的人还是有的。”
她也不婉转着来,就直接点明了。
四贝勒与她有母子情不假,无奈有人要惦记,不死心,还嫉恨她夺了四贝勒,肯定不会乐见戴佳氏的人进了四贝勒府。
赐婚又如何?挡得住别人搞事?未必不会有人借此挑唆她与四贝勒,离了他们的心。
康熙脸色难看,“你就担心这个?”
茉雅奇心平气和道:“臣妾与四贝勒能有这个缘分已经很高兴了,臣妾但愿以后依旧如此,不奢望别的。”
康熙沉默许久,道:“朕懂你的心思,你对胤禛有这份心,是他的福分。”
换作旁人不会拒绝有个皇子侧福晋。
毕竟七贝勒与九阿哥不好娶个母族的女儿,给了别的皇子还能有更多好处。
康熙握住她的手,道:“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