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寂公子大概是风云阁的卧底。”
江叶舟在心中默默得出了这么个自认为还算靠谱的结论。
他只是懒得动脑子,并不是没脑子。
对付敌人,自然不能再偷懒。
寂公子是卧底这件事只需一个简单的推论。
一旦细想,种种线索便串联在了一起。
前日里,据谢胆所言,寂公子“错杀”那名叫作张大手的手下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他的伤痕和旁人不一致。
其二则是据寂公子本人所说,当夜离开一事,她只提前告诉了张大手。
因而剑非能够趁她离开之际夺取锦盒必是张大手告的密。
可这事在身为剑非的江叶舟看来其实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逻辑:
已知:
一、风云阁有一个卧底,此人提前知道锦盒的运送路线并得知某天晚上寂公子会离开。
二、寂公子声称:满足第一条的人除自己以外只有张大手。
三、张大手不是卧底。
问:风云阁卧底是谁?
在第二个问题上,寂公子如果撒谎了,那么说明她故意陷害张大手,因此她是卧底。
如果她没撒谎,而张大手又肯定不是卧底,那么泄露消息的人只能是她自己,因此她还是卧底。
这原本是十岁小孩子都能想明白的问题,只是事情千头万绪,鲜有人能够抓住重点。
正如江叶舟前日里还在嘲笑寂公子是个笨蛋,现在才发现笨蛋原来是自己。
临渊教没有风云阁这头的信息,不知道第三条,因此看不出她的身份很正常。
而自己在审问谢胆得知当日的情形时,便应该想到这一点。
他发现一旦代入寂公子是卧底这个前提,之前因为懒惰而忽略的很多蹊跷的事情突然变得能够解释了。
孙家被灭门时,寂公子大概与谢胆等人在一起,因此这笔血案算不到她的头上。
反倒是以她的武功,很难想象会在杀一个不会武功的小孩时失手。
联系自己捡到孙传舆的地方靠近官道,想来是她赶回孙家后有心放过这小孩一马,但又必须在同僚面前演出心狠手辣的模样,这才有了孙传舆的“死里逃生”。
再就是归藏山协山径的初次交手时,一道闪电无巧不巧,刚好劈在附近的枯木上。
现在回想起来,本就是她主动把锦盒拍到了那根枯木附近。
而自己在砍断着火的枯木时曾感觉到树干中似有什么硬质的物体。
如果那硬质物体是根铁钎呢?
那么这道“恰巧”击中树干的雷电便是有人故意设计的。
为了什么?
为了在同僚面前尽力一战,可惜“运气不佳”,让那着火的枯木拦了路。
而且江叶舟分明记得自己当时想扔掉锦盒跑路。
可寂公子突然口出狂言,说什么“交出锦盒才能留他全尸”,显然是想逼迫自己全力应战,不带走锦盒别想走。
这么一来,锦盒便“顺理成章”地被剑非带走了。
因为身为卧底,她本就要把锦盒神不知鬼不觉地“让”给风云阁。
所以先泄露消息用随机应变的胡乱推理嫁祸张大手,然后故意放跑替风云阁做事的剑非。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和自己抢灵石,想来她也有自己的考虑。
没准是为了获取信任,也没准是为了探听相关的信息。
总之她那日虽然暗示自己很凶残,会杀光温泉里所有的人,但到底也是一个人都没碰。
江叶舟知道,判断一个人的本性,听他说了什么是靠不住的。
得看他做了什么。
再后来,当自己受托击杀灭公子时。
后者原本信心满满地认为会有三名公子一齐伏杀剑非,可直到最后,可怜的灭公子依然孤军作战。
虽不知道寂公子在其中具体做了些什么,但总之她成功借自己之手坑死了临渊教的重要成员。
当时自己受到灭公子威胁,而黄岐自认为无力挣脱铁链。
谁知激愤之下,他不仅挣断了铁链还给了灭公子一拳。
排除灭公子自己大意高估了锁链强度的可能外,恐怕又是寂公子暗中做的手脚,削弱了铁链的强度,这才使黄岐一击成功。
那日沱阳城里风云阁掌事说什么救偃衣的任务只能委托给自己,如果别人去了卧底有危险。
江叶舟当时还很纳闷。
想来寂公子必是以伏杀自己为饵,使了个计中计,忽悠灭公子上钩。
如果去的是别人,便等于告诉临渊教风云阁已识破了埋伏,那么前者自然会怀疑内部有卧底。
可怪的是,自己第一次使出行云剑式时本就有机会置灭公子于死地,寂公子只要袖手旁观,或装出一副救援来迟的样子便可。
但当时她却救了灭公子,而几天后却又大费周章的设计杀他。
江叶舟不明白其中原委,但设身处地的想一下。
不难猜到也许是彼时灭公子身上尚有她需要打探的情报,所以暂时不能死。
又或者是几日之内,灭公子得知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所以要杀他灭口。
当然,更可能两者都有。
回到风云阁本身,那日诸葛幽说自己花了三千七百两银子弄来了沛然剑鞘。
几乎就是在暗示江叶舟他自己是风云阁的阁主了。
自己抢剑鞘护送至归藏山据点的一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