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1889远东枭雄> 第一一四章 北洋的军事调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一四章 北洋的军事调动(1 / 2)

“这么说依克唐阿确实病死了?”

荣禄看完1份密信后问道

“基本上可以肯定,北洋和依克唐阿的亲信都来报信了,不过现在的重点应该是马上告诉太后这个消息。”

庆王拿过密信就要起身离开。

“您说这件事回事谁干的呢?”

荣禄没有起身,他开始思索起依克唐阿的死因。

“作为太后在京外唯1可以确定信任的领兵大将,你说谁最恨他?”

“皇上的手段太过于狠辣了,今后他坐稳了江山,恐怕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荣绿叹了口气也站起了身,这话怎么听都像是给自己投靠太后找的借口。

两人很快找到了慈禧,将这个消息告知,慈禧对这个消息并没有感到太过惊讶,她只是有些惋惜失去了这样1大助力。

“满洲防务现在谁在主事?”

看完密信后,慈禧问了1个她很关心的问题。

“目前满洲防务主要靠的是王启文和他的武卫军,满洲新军情况不得而知,不过很可能出现了动荡。”

“马上选派得力人手前往满洲,满人新军决不能倒下。”

慈禧皱着眉头说道。

“那陛下那边?”

庆王见慈禧丝毫不提光绪皇帝的事情,心中有了1丝焦急。

“皇帝那边还不是时候,此外,你们要再试着去拉拢北洋,他们要什么,哀家都能给。”

慈禧依旧没有放弃拉拢北洋,而不放弃的原因也很简单,后党迟迟做不好武力上的准备消灭帝党,虽然说光绪只有叶志超1个人,

但是他毕竟是老北洋,在从北洋脱离时,带走了1支1千余人中枢以为的精兵,这些人虽然和日军比不值1提,但是到底是比荣禄的练军强。

现在叶志超的部队不断膨胀,光绪的欣欣也1天比1天充足,对李鸿章的拉拢也慢慢不加以掩饰了。

关键的点就在于武力,如果慈禧武力占优,她就会立刻消灭叶志超所部,将光绪囚禁,1向站在胜利者1边的李鸿章就不是问题。

但是现在她没这个把握,较为均等的战力让她不得不想尽办法拉拢“中立”的北洋,以扩大自己的优势。

不过从另1个角度说,慈禧如此克制也是因为光绪还没有彻底踩在她的底线上,如果她的底线真的被光绪给踩过了,那么政变立刻就会爆发。

从目前康有为上书的频率以及光绪对他的态度来看,踩过慈禧底线的日子看起来不会太晚,而这也说明,给王启文的时间不多了,北洋进1步的加快了整合国内力量的行动。

……………………

公元1898年3月22日,经过多年的扩军备战以及1整年的紧急部署,北洋6军终于完成了对内部势力的整合。

在强大的军力帮助下,王启文终于控制了南方所有的军队,福建,广州,川蜀等地总共6万人的新军被北洋完全接收。

这些人被给予新的番号送往东北接受训练和宪兵的思想教育,而取代这些新军位置的则是正儿8经的北洋6军。

南洋水师与广东水师也在同1天秘密宣布宣布与北洋合并组成大洋舰队,朝廷的海军衙门对此1无所知,变成了1个空壳子。

控制海6两军后,王启文以自己的名义向各地督抚发送请帖邀请他们前往旅顺探讨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

工业统合部也开始直接绕过他们对各地工业进行控制,工厂内部的管理人员第1时间接受审查,剔除那些阴谋者。

造船厂,钢铁厂等重要部门第1时间被军队保护起来实施军管,重要城市街头也开始出现全服武装的北洋士兵,军情局的干员开始抓捕1份特殊名单上的所有人。

这在1开始确实引起了1阵骚乱,但是很快骚乱就被军队给平息了,民众间蔓延的恐慌气氛也在官方出面后稳定下来。

北洋控制了重要城市后开始以这些城市为核心控制4周区域,这1点让许多人惊恐万分,许多地方也爆发了战斗,但他们无1例外都被北洋给迅速扑灭了。

北洋利用这1点对外宣称这是太平天国余孽作乱,6军已经接到各地邀请维护地方治安,随后更多的部队开始进行调动。

无线电的应用让旅顺的6军指挥部能够时刻得知这些部队的动向,并结合军情局的情报对需要占领的地区进行排序。

这样1场不同寻常的调动,在带来1阵动乱的同时也带来了1场工业的繁荣,由于担心在起事后地方出现混乱局面以及难民问题。

王启文向各个工厂下达了大量的订单,其中主要是罐头,压缩饼干等食品和军用毛毯这样的保暖物品。

由于订货量巨大,各个工厂不得不采取3班倒的方式部分昼夜的生产,出场的食品和衣物第1时间通过水运或者铁路运往各个指定的区域。

这样的变化也引起了外国的注意,新任的英国驻华公使实际上每天都携带1个小包,包里面是向北洋夺取政权表示祝贺的致词。

德国公使1天能往本土派发34封关于北洋调动的情报,德国外交部中有1张很精细的中国地图,

每当巴兰德的电报传回后,他们就在某1个区域插上北洋的标记,代表此处已经被北洋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外交部给出了1个时间表

北洋最多在3个月内就会控制清国的大部分地区,甚至可能会爆发政变,夺取权利。

德国政府为此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决定是否支持北洋。

而罗斯福在得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松了口气,如果清国中枢和北洋陷入内乱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