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理循此次来到香港其实和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没有什么关系,他来此是受到英国领事馆的邀请,在战争时期参战国的财政压力都很大,尤其是战争前经历了长时间军备竞赛的英国。
所以他们没有那么多的余钱向其他国家购买物资,特别是中国这种坚决不接受英镑,只接受硬通货的国家。
物资不能不买,但是如果按照中国的要求来英国还没打完战争就可能破产,所以他们希望与中国达成协议,以政府担保的方式从中国获取1些物资,同时还要试探从香港发行英国战争债券的可能。
但这个任务并不容易,英国需要使出各种手段才能让中国政府松口,而莫理循这位在中国政府中有1定关系的民间人士就要利用起来。
这也是英国大使馆和各地领事馆的常规操作了,事实上,战争爆发后英国在中国和美国的使馆就加大了对当地对英友好人士以及在商界和政界有着影响力的人物的拉拢。
邀请他们参加各种活动,期望通过他们影响当地政府决策,让这些国家更加的倾向于英国,此外还能通过他们在物资上获得1个优惠的价格,甚至还会举办义捐晚会。
莫理循就是来干这个活的,首先他从身份上来说是1个澳大利亚人,此外他是1个有影响力的记者,而珀斯港在去年被斯佩中将摧毁后,到现在都没有修复。
莫理循对此也心知肚明,但是他并不认为英国领事馆能达到他们的大部分目的,因为许多事情根本不现实,比如让中国更倾向于英国。
事实上德国人也在干同样的事情,而且比英国人干的更加出色,因为德国和中国保持了多年的友谊,中国政府和军队中的亲德人士不在1个小数目,
而在政府的倾向下,在中国的德国企业实力也比英法等国的要强,拥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在这样的基础上,德国在战争开始后举办的各种活动甚至能拿他们驻华武官的生日做文章,
邀请驻华武官在德国军校的中国老同学才加生日宴会,并借机拉拢他们。
而英国原来也想这么干,中国海军中有也有相当1部分军官有英国军校留学的经历,但是中国政府严令军人不得参加任何有外国官方背景的活动,这显然是专门针对英国的。
在这种情况下,让中国保持目前这种善意的中立态度都已经很困难了,更进1步就更不要想了,除非英国能在今年1改颓势,将德国彻底压制,让世界看到协约国胜利的希望,
从短期来看,这1点基本不可能实现,但是英国政府是不会因为这些困难放弃的,他们相信自己最终能够让中美两国都改变主意。
莫理循的猜测是很准确的,中美两国是不会这么快就改变自己的态度的,在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内,两国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尽可能扩大自己的优势,并让欧洲消耗的更厉害。
尤其是中国,直到这个时候依旧对德国进行着各种的支持,马恩河战役期间协约国在伦敦签订了1个协议表示要和同盟国集团战斗到底,任何支持同盟国的国家都会被视为潜在敌国。
虽然中美都不在乎,该和同盟国做买卖就接着做买卖,但是中德之间的武器合作研发什么的还是暂时停下了,毕竟协约国的钱还是要赚的,如果真将他们逼急了,中立地位可能就保不住了,这不符合国家利益。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终止,在背地里中国依旧对德国进行着支持,如今的南苑已经成为了中国的1处保密区,许多保密等级很高的武器都在这里进行研制。
许多要支持德国的技术和武器装备就是从这里率先诞生的。
比如反坦克枪,由于马恩河德军率先使用装甲部队给英法了1点小小的德国震撼,英法两国立刻启动了自己的坦克研究计划,并且买走了中国的许多坦克,就连俄国也来凑热闹买走了1些。
这就让德国的技术优势降低了,考虑到双方资源和人力差距,德国可不能让自己的士兵像英法那样消耗,他们可没有殖民地炮灰来4意挥霍。
而他们和英法1样研制的各种口径的反坦克炮,受制于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这些火炮要么威力不足,要么重量太大,无法快机动,不能满足德军的需求。
德国的步兵急需1种能够对付坦克的武器,最早德国人直接放大他们的毛瑟步枪,并给机枪和步枪装备特质的穿甲弹,
但是这两种武器,前者过于简陋,对使用者并不友好,后者则是会消耗太多宝贵的资源,反装甲能力也并不是太好。
这个时候,中国著名的枪炮设计专家刘庆恩拿出了1种新式的反坦克步枪,使用全新的14.5mm子弹,
这种步枪对后坐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特别处理,使用弹药威力也足够强能够在500米左右的距离上击穿90度摆放的25mm钢板。
相比起毛瑟反坦克步枪,这款反坦克步枪更轻,使用枪口制动器等多种手段解决后座了过大的问题也让它对士兵更友好。
在研制成功后,这款步枪立刻装备了中国6军,同时1份图纸也莫名其妙出现在了德国大使馆中,德国人立刻以最快速度按图纸仿制了1批,赶在法国的坦克出现在战场前装备给了前线部队。
在战斗中这种反坦克步枪表现出色,使用过毛瑟反坦克步枪的士兵表示这种武器更加出色,他们甚至用这种步枪搞远距离狙杀,专门对付法国军官和高价值目标。
而最终就算英法等国发现是这种武器是从中国流出去的,中国也可以说是德国间谍渗透了他们的研究所,他们也没有办法找中国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