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人多达10位,汉王做事情如此大气,你们还有什么好埋怨的。”
而后王陵宽慰其他人道:“你们想要立功就努力打秦人,暴秦在中原有50万秦军,你们还怕没有军功立。”
另一边陈婴,曹升,韩信三人也在看名单,这其中陈婴成为了都尉监军,曹升成为了汉军的骑兵曲长,而韩信则成为了近卫军军司马。
汉国虽然是农兵合一,但还是有5万常备军护卫都城,这5军分别是骁骑军,虎贲军,羽林军,声射军和近卫军,而这其中近卫军是直属保卫汉王的。
对韩信受到汉王的重视,陈婴并不感到奇怪,他感叹道:“你算是入了汉王的眼,以后好好干,不要丢我的脸。”
韩信感激道:“明公举荐之恩,韩信铭记于心。”
虽然他现在受中汉王重视,但他崛起的
而除了韩信,其他军官训练班的人也一个个喜笑颜开,因为他们普遍都升了一级,像韩信这样能力强的,更是连升两级,他本来是以屯军官训练,出去之后却成为了军司马这种中级军官。
而这些接到任命的军官,纷纷下放到军队当中,开始成为汉军的骨干力量,大汉的军队不断扩张,由10万扩张20万,30万。
陈郡的校场住满了各地来的士兵,各级军官开始熟悉自己的手下,校场训练的喊杀声音都比平时大了好几倍。
与此同时,完成了对汉国的内部统合之后,徐凡再次把目光聚焦到天下的局势,他召集汉国高层前来议事。
“汉王属下打听最新情报,嬴政有调动岭南之兵的想法,根据我们的探子来报,半年前始皇帝命令南疆军集结30万大军以对付我汉国。
但南疆主帅任嚣据理力争,陈述以南疆的荒僻,难以支撑起30万大军行军作战,任嚣认为南疆最多只能出兵10万,同时任嚣祈求始皇帝,把出兵日期定在三月春耕之后,但始皇帝否决了任嚣的提议,甚至咸阳朝廷还派遣使者,打算罢免任嚣另派将军指挥南疆大军。”
张良笑道:“南疆本就贫寒荒凉缺乏粮草,道路崎岖且缺乏城镇,根本不适合大军集结,要是始皇帝真强势让任嚣出兵30万,这30万大军必定会因为缺粮崩溃,南疆军不但不会成为我汉国的大敌,说不定他们会成为我们反击秦军最利的长剑。”
其他军官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也是喜笑颜开,要是真少了几十万敌人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
英布叫道:“任嚣还是不是大丈夫,都这样了,还不反他娘的,加入我反秦义士当中。”
季心继续说道:“南疆的确反了,因为征集太多的粮草,南疆有十余个部落反叛,他们杀死秦吏,驱赶秦人,甚至连嬴政的使者都被杀了,南疆现在还没有开战,就有崩溃的可能性。”
陈晓惊喜道:“将军或可招降任嚣,这样我大汉就可以得到秦人开拓南疆十年之功了,汉国的后方也就彻底稳固了。”
但季心却摇头说道:“张参军只怕要失望了,咸阳朝廷重新派遣使者,嬴政也答应任嚣只派遣10万大军的请求,而后任嚣就命令自己的部下镇压了越人的反叛,现在任嚣正在集结大军准备杀出南疆。”
张良略有所思道:“嬴政的威望在下降,这样的事情放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嬴政一定会想办法强力推动南疆出兵30万,而任嚣也绝对活不下来,但现在嬴政只能退让。
这对我汉国来说是好事情,嬴政的威望下降,他就难以压制秦国内部矛盾,甚至秦军也会违抗他的命令,令行禁止的秦军,可比敢违抗嬴政命令的秦军可怕多了。”
徐凡南方地图皱着眉头道“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我们必须面对两线作战的风险,想要保住我大汉的后方,就必须派遣一支大军去南方,联合吴芮和共敖共同对付任嚣。”
张良这个时候开口说道:“汉王,颍川郡守陈平上策,他认为秦国的南疆军,大部分都是楚人或者其他六国遗民,他们对秦国和嬴政本就是没有多少忠心,是在秦国的压迫下才不得不去的南疆。
在南疆,他们历经两次征伐,遭遇瘟疫,水土不服,各种毒虫病害,好不容易战争胜利了,居然还被嬴政出卖,只能驻守在这荒凉的南疆地界。
这些士兵被始皇帝丢弃在南疆怨言颇深,汉王可以派遣使者,挑拨六遗民和秦人高层的关系,让整个南疆军混乱内斗,或可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神效。”
“汉王,这个计策可以可以一试,成了,我军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一个大患,败了也没有多大损失。”英布赞同道。
其他汉军高层的想法也和英布一样,做这样的事情惠而不费。
就在大家想派遣谁去南疆为使者的时候,
“汉王,属下愿意成为使者,去南疆说服南疆军的士兵,让南疆内乱。”议会记录的书吏陆贾忽然起身道。
陆贾在南阳郡开战之前投靠汉国,后来成为县主簿,本来他留在南阳郡,县令之位也可以当一当,但他认为乱世当中,当一县令并不下什么功劳,于是就拒绝了县令之位,而后他想办法申请成为了太尉府的一个文职书吏,而今天他听到徐凡他们商议的事情时候,认为是一个立下大功劳的机会,于是主动出声,想要为自己争取成为使者的机会。
徐凡回忆了一下,他记得秦末大战赵佗隔绝了五岭道路,50万南疆军坐看秦国毁灭,即便是到后面,也没有一丝想要为大秦报仇的想法,反而是赵佗自己称帝,在南方建立了南越国。
赵佗可以做到这一点,显然南疆军队秦朝是积怨极深的,要不然只凭一个军官是不可能做到,阻止50万人的行动。
既然这事情有很大几率可以做成功,那自然要做,徐凡道:“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