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因为老爷子在这里辈分又是最高的,大清早家属院里很多人都过来拜年。
在陈团长和赵政委的带领下,军嫂们都带着孩子过来拜年,老爷子笑呵呵的给每个孩子都发了压岁钱,虽然不多,但也代表他的心意。
这个时候的压岁钱,哪怕只有几分几毛钱,孩子们都高兴的不得了,更何况老爷子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五毛钱在这个时代,五毛钱的压岁钱,那可真的不得了。
孩子们都激动的叫着,“谢谢爷爷!”
老爷子看到这么多小孩,心情更是激动,他也盼着赶紧有一个重孙子,可惜自己的大孙子不争气,到现在苏念的肚子都没有动静。
苏念和严铮看到老爷子激动成这样,俩人心里都划了一道,都有点害怕。
老爷子该不会又要催生吧,不过看这个架势,估计多半还要啰嗦这件事。
苏念怕老爷子又说催生的话,就赶紧张罗着把孩子们叫到一块,给孩子们发糖发瓜子儿,“你们都过来吃点糖。”
这年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孩子们平时也很少有零食吃,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两颗糖,更何况苏念弄的还是好吃的牛奶糖,顿时把孩子们给高兴坏了,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去抓糖果。
“别急别急,大家都有份,慢慢来,不要抢,保证你们都能吃得上。”
苏念主要是想着尽快赶紧把这孩子们给打发掉,不然老爷子一会儿又要借题发挥,她和严铮大过年的,可不想再听老爷子唠叨了。
孩子们分到了糖果高高兴兴的出去到别人家拜年了,小院子顿时冷清下来。
“爷爷你先在家呆着,我和苏念出去也给大家拜个年,等我们拜完年回来之后,就带你去镇上赶庙会。”
这是苏念第一次在部队上过年,还是他们结婚的头一年,严铮领着苏念在部队里转了一圈,给家属们都拜了年,这才赶回来,带着老爷子去了镇上看庙会。
说到看庙会,苏念倒是很激动,因为她之前也没怎么见过庙会,以前只是听说庙会很热闹,但是她自己几乎没有见过。现在往镇上一跑,整个镇上人山人海的,很多人都在赶庙会。
老爷子也是,这么多年就不爱凑热闹,也没有看过什么赶庙会,今天出来一见见这么多人,倒是有几份小时候的热闹。
“今天到镇上来,看到大家都在赶庙会,让我想起来我小时候。那时特别喜欢赶庙会,就哪儿人多往哪儿去,哪儿热闹往哪儿去,没想到年纪大了倒是不爱逛了,这回跑到你们部队,反而又赶上了逛庙会。”
苏念笑眯眯的道,“爷爷你这叫入乡随俗,虽说你小时候喜欢凑热闹,可是自从你们在精神生活之后,就没这么多热闹了,现在又赶上了。”
“可不是嘛,小的时候喜欢逛庙会,等到长大之后,没那么喜欢热闹了。上了年纪,就越发的喜欢冷清,算起来我有很多年,过年都没怎么出过门了。”
“今天就好好的热闹热闹,我们这小地方虽然穷了点,但是村里人过年科比城市人过年更讲究更注重这些传承。”
后世也是一样,农村人确实比城市人更注意传承,对一些老传统老习惯保持的特别积极。但现代人大部分就是因为生活环境所影响,即便是过年过节也变得比较懒散。
老爷子看到这么多人,心里也挺高兴的,这些年他不怎么爱出门,但不代表他就真的对过年没有一点点感触。
只不过往年过年的时候,孙子孙女都不在身边,就他一个孤寡老头,两个儿子家里他也不爱去,就每年过年就他一个人在家冷清的不能再冷清了。
今年他也是突发奇想,只是想过来看看严铮他们小两口,却没想到阴错阳差的竟然留在这里过年了。虽然在这里过年,确实没有在大城市生活上那么富足,但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乐趣。
“爷爷那边有唱戏的,我知道你们老年人都喜欢听戏,要不然咱们也过去听听戏吧?”
苏念知道老爷子平时除了听听书听快板,其他的就是喜欢听戏。他那台录音机翻来覆去,几乎每天都是在听戏曲节目,所以她知道老爷子一定是喜欢的。
“行,咱们过去看戏。”
老爷子乐呵呵的跑到喜财钱苏念,还眼明手快的给他找了这个板凳坐下。
老爷子第一次在农村看大戏,这种感觉很新鲜。虽然小的时候他有看大戏的经验,但是上了年纪之后反而很少出来看大戏,现在坐在这里又让他心里感慨万分。
如果老伴还在的话,这个时候看大戏,身边应该是老伴陪着,可是老伴已经走失了很多年,现在生死都不知道,只能他一个老头子孤孤单单的在这看大喜,想起来就有些心酸。
苏念注意到老爷子的态度不对,“爷爷你怎么看戏的时候不专心啊?我怎么觉得你心情不是很好,难道你觉得这里不够热闹,还是他们唱戏唱的不够好?”
“没有,我只是突然想到了你奶奶,她也不知道现在是生是死,总而言之很多事情没法说。”
老头子说到自己的老伴儿,心里都觉得非常的愧疚,如果不是当初的一意孤行,非要让儿子去上战场,儿子也不会牺牲,老伴儿也不会,最后精神失常,弄了个走失的下场,说来说去还是怪在他身上。
可是在那种情况下,身为军人,他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在家守候方,作为军人的儿子就应该在前线,就应该在作战部队的第一线,这才有一个军人的血性。
“爷爷,你不要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今天毕竟是过年。”
老爷子听到这话只能尴尬的一笑,毕竟苏念嫁过来的时间不久,不知道他和老伴之间的感情有多深,现在跟她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