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芝让车夫把高丽君的东西先搬上了车,说是搬,其实只有一只小木箱,放的还是她在荆园时,贺兰芝给她的几件换洗衣裳和素净首饰。
马车缓缓行驶,高丽君脸色有些不好看。
沉默了片刻,高丽君才哑着嗓子道:“我从未见过你那婆母,她可生得漂亮?”
那日祝成海寿宴,来的人很多,她分不清谁是祝李氏。
“婆母虽然年岁大了,但风姿绰约,不减威严。”贺兰芝嘴上和稀泥,“高姨肌肤细腻如雪,性子温婉贤淑。”
“如果论容貌,高姨您自然是更胜一筹。”
贺兰芝顿了顿,见高丽君果真勾起了唇角,她又继续说,“可若是论家世,论魄力,论与公公相处的时日长短,高姨你远不及婆母!”
三两句话,让高丽君被高高捧起,又狠狠落下!
那张保养得宜的脸,霎时失了血色。
是啊,她虽然和祝成海是青梅竹马,虽然他们之间有一段难以忘却的旧情……
可她现在只不过是个江南流民,有什么资格能成为相爷的枕边人?
贺兰芝没有放过她脸上一丝一毫的神情变化:“不过,高姨你也别太自卑。婆母性子急躁了一些,公公到底是跟咱们一样,都是江南人氏,应该更喜欢江南女子的温婉可人。”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却加强了高丽君想要跻身进入相府的心!
“嗯,我明白了。”高丽君眼底划过一丝暗芒,“还是得谢谢你,若不是你那日将我从集市上带回来,恐怕我到现在还在与乞丐抢食!”
贺兰芝指尖轻贴唇瓣:“您是长辈,以后这些往事,还是少提吧。”
将高丽君送到了院子,牌匾上早就换成了高府二字,两个丫鬟和两个粗使婆子早已在院子里等候。
简单交代了几句后,贺兰芝便跟她说了两间院子挨在一起的事情。
高丽君见她这么信任自己,很是高兴:“可惜我自从生了孩子之后,便再也没有拿起过绣花针。不然还能给你瞧瞧双面苏绣。”
“双面苏绣?!”贺兰芝十分惊讶,“您是说,您会绣那种两面花样不一致的双面苏绣?”
这种绣法是目前最难学,最稀有的。
一块儿布,外层绣繁花似锦,里层绣碧青翠竹,可谓是巧夺天工。
更难得的是,若是绣娘技艺高超,还能同时绣出花样的层次纹理来,用栩栩如生都不为过。
这样的技艺,如今全天下会绣的人连百人不到,双面刺绣的屏风更是千金难买!
高丽君点了点头:“我学得不是很细致,但模样是大致能看的。改日我绣张手绢给你瞧瞧。”
“好。”贺兰芝也想看她刺绣的功夫究竟到不到家,故此让丫鬟去青丝坊取些上好的丝绸锦线来给她。
连着忙了两天脚不沾地的,从二手集市上淘了八台纺线车和纺织机,又一口气买了二十四口染缸。
还进了一批新的蜀锦云锦,金丝银线,贺兰芝手上的银子几乎都花得差不多了。
不过现在青丝坊生意火热,每日都有六七十两银子的进账,她又让王澜和石头一同去京郊附近的养蚕人、种棉人家中商议进货事宜。
王澜早就打听过了如今蚕丝和棉花的收购价,给农户们开了略高于以前的价钱,花了百两银子收了满满一车回去。
马车刚刚离开村子,另一头又有七八个伙计驾着驴车过来。
领头的伙计穿着一身粗布褂子,吆喝道:“蒋老三,我来收蚕丝了!这两日要的货多,你们村里有多少就要多少。”
正在屋子里喜滋滋数银子的几个养蚕户闻言,都出了门。
“呃。”蒋老三有些犹豫,“牛四爷,这个月的蚕丝已经没了。要不,您过几日再来?”
“没了?!”牛四瞪大了双眼,“全村的蚕丝都没有了?”
蒋老三觍着脸,点了点头。
养蚕可是个精细活儿,虽然蚕丝价高,但工序烦琐蚕又不好养,所以京城附近只有这一处村子是专门养蚕的。
“不是,蒋老三,你是在与爷爷我说笑吧?”牛四跳下了驴车,“京城里的丝线坊只有我们一家,谁还能把你们这儿所有的蚕丝都买了?”
蒋老三苦着一张脸:“这不,那姑娘才刚走一会儿呢。听说她们那儿是个布庄,叫青丝坊的。”
“布庄,买这么多蚕丝作甚。”
眼看着牛四脸色越来越阴沉,蒋老三试探着说:“咱们这些养蚕户,一年四季的时间都用在养蚕吐丝这件事上了。”
“平日里连种稻米种菜的时间都没有,全靠着这一丁点微薄的收入,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
他说着,周围的村民都连连点头称是,“牛四爷下次来时,要不把这价钱提高些?我们也就不卖给其他人了,专门等着您来收蚕丝。”
刚刚那位姑娘出手阔绰,不仅一连要了村里所有的蚕丝,还给了高于以前的收购价一倍的价钱!
牛四猛然抓住了蒋老三的衣领,怒目而视:“我们一直跟你们合作了好几年,就因为人家的价钱高些,你就卖了?”
众人都被吓了一跳,蒋老三更是嘴里嘀咕:“可您一没交定金,二又来晚了,哪有一直留着货等您上门的道理啊!”
再说了,牛四有时候半个月来一回,有时候一个多月才来一回。
他们哪里知道两拨人竟这么凑巧。
“吃里扒外的东西!”牛四恼了,狠狠给了蒋老三两个大耳刮子,扇得蒋老三眼冒金星!
等蒋老三从地上一爬起来,察觉嘴里一股腥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