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扶澈现在已经被封为赵王。
可要说走马上任,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毕竟长期领兵,于政务扶澈其实并不熟悉,尤其是一口气,还是直接总领燕赵原本两国故地军政。
这几乎囊括了整个帝国北方的庞大封地,其内的情况错综复杂。
各种方面扶澈现在还全部都不熟悉。
现在直接到赵国,虽然他是赵王,可基本上等于是两眼一抹黑。
和瞎子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扶澈还是需要在咸阳住上一段时间。
熟悉自己封国之内的一切。
从户口数量,人口分布,各级官吏组成,税收情况,耕地面积和分布,以及了解内部矛盾等等。
事情很多。
扶澈的这个赵王,不是后世那些勾栏听曲儿的闲散王爷,只是顶着王的名头,实际上连一个大头兵都调不动的吉祥物。
而是真正的王。
从此之后,燕赵之地扶澈自己说了算,就算自己老爹的话都没用。
地是封给扶澈了,至于日后怎么经营,那可就是扶澈自己的事情了。
既然老爹这么给面子,扶澈自然也不能让操碎了心的老父亲失望。
即便在自己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蓝图,可怎样具体去布置施行,扶澈还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行。
毕竟治大国如烹小鲜。
小国怎么折腾都行。
一两个产业有点东西,就能让自己过的很好。
然而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全面的综合性的发展,才能让人吃饱饭。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扶澈都明白这个道理。
一方王一方天,吃饱喝足都还有一帮反贼,要是再吃不饱那可真的就是贼老天了。
相比于前世那个国家十几亿的人口。
至少现在扶澈的燕赵之地,这一百六十三万户,难度要降低了许多。
可六百多万张嘴,想要养活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实上战乱结束了数年,燕赵已经纳入大秦版图,可实际上,相比于以前战争的损失,现在的燕赵之地,远远没有达到恢复元气的程度。
生活水平,相比于关中还是要差上许多的。
而且黄河水患,天灾,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劫掠,一直让帝国北方边疆苦不堪言。
所以扶澈要做的便是三件事。
让自己治下的子民吃饱饭、
收拢民心。
以及应对北方边患。
这不是三件独立的事情,而是一件事。
事实上,前世的扶澈经常混迹于中文网络。
尤其是在历史版块当中停留的时间最久。
很多人以为,解决北方边患,只要凑齐个十万八万兵马,直接往草原莽就行了。
王师所过之处,尽皆四海宾服。
实际上,纯属扯淡。
真正想要解决北方边患,根本不在于兵戈之利,而在于经略北方。
大军劳师远征,需要有稳固的后勤补给线,需要海量的资源提供,以及物资筹措的速度。
而在中国古代,北方边地,一直因为战乱的原因,从而缺少稳固的经济基础。
大军远征的物资,绝大多数从内地调集。
所以往往出现,每往边地运送一石的粮食,在运输的路上就要消耗两石,乃至于三石的情况。
这么玩,就算是一时把敌人给打趴下了,可也不能长期控制。
而经年累月的这么玩,那最后玩死的只能是自己。
汉武帝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大规模远征的后勤,完全依靠内地调拨运送。
最终匈奴被揍的鼻青脸肿,大汉帝国自己的经济也几近崩溃。
而如果所有的战争需求,都能从边地筹集呢?
扶澈这个赵王,在自家老爹的计划当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存在。
北拒草原,南慑中原。
所以燕赵之地是扶澈的根据地。
想要达成一切的目的,他就需要将燕赵的经济搞上来。
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扶澈身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自然不会去做以前历朝历代,从乞丐肚子里刮油水的勾当。
只有把所有人喂的膘肥体壮,才能放心的刮油水,纵然会有抱怨,可也不至于官逼民反。
“君不能学崇祯,可着饥民使劲刮啊。”
扶澈嘟囔了一句。
还好,也正因为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
扶澈有一个,教科书级别的经济建设模板,能让自己照抄。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
扶澈将自己的想法逐渐明细。
“夫人,给我磨墨。”
扶澈对一直坐在自己身边,给自己端茶倒水的少司命说道。
“嗯。”
少司命回应。
很快少司命的纤纤玉手就将沾了墨水的狼毫笔送到了扶澈的手中。
“谢谢。”
扶澈对少司命说道。
少司命只是看着扶澈。
眼神中似乎带着笑意。
摊开一卷竹简将自己的想法一点一点的全部书写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扶澈案牍前的逐渐一卷接着一卷。
很快灯火燃起。
少司命按住了扶澈继续摊开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