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衍也耳闻了不少,他想了想还是没忍住说:“大哥,好不容易盼到你终于考中了进士,当然这里面,我也知道是多亏了秦宣德对你的学业教授,但是现在哪里知道他那里的麻烦会到什么样的程度,真是不知道前面的路要怎么走了?”
胡衍话说的虽然都是实情,但是多少里面也有一点是对他对秦观的一点埋怨。
秦刚原本想呵斥掉这样的想法的,后来想想胡衍也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替他着想,于是也就算了。不过却叮嘱了一句:“关于我考中进士一事,我已修书回家报喜。但是京城眼下的不好的消息,你可给我把嘴守严了,不得让高邮的人知晓。”
“大哥你吩咐的事,我自然遵守。”胡衍低头道,“可就是不知道还能瞒多久。”
“先瞒一阵是一阵吧!”秦刚叹了一口气。
四月十日,壬子日,苏轼被弹劾之前掌制命时语涉讥讪,被取消了端明殿学士和翰林侍读学士的馆职,而改为左承议郎。
这便是赵挺之的弹劾见效了。
而苏轼的这个罪名,出于他担任两制官,起草的对吕惠卿贬官安置的一篇制文。通过赵挺之精心细致的排查,从这篇制文里找出了诸多严重的问题:
“凶人在位,民不奠居”,这不是在影射先帝神宗是凶人吗?
“始与知已,共为欺君”,这只是在斥骂吕惠卿吗?分明是将今天之宰执,当年的新党一众尽数骂进去了嘛!
所以,这和当年他经历过的乌台诗案不一样,赵挺之卧薪尝胆,挖掘出来的这些罪证,再经过新党干将张商英之口,至少已经给苏轼定下了无法辩解脱身的大逆之罪:影射先帝。
赵煦的批示是:铁证如山,就地免职,落职英州【注:今广东省英德市】反省。
定州、英州虽然都是州,但前者虽是北方边境但是离京城不远,后者却是岭南瘴疫之地。而苏轼这次,也成为了大宋朝继蔡确之后,第二个被贬过岭南的朝中重臣。
无巧不巧,之后第三日,王安石配飨神宗庙庭,蔡确被追复为右正议大夫。
如果朝中此时还有人看不清形势,或者是还不愿相信旧党的天下已经完全被颠覆的话。那真的是无可救药了。
四月二十日,皇城内突然传出一条震惊朝野的大消息:
天子驾临内东门小殿,负责书诏的翰林学士院锁院了!
这是朝堂决定要大拜除的明确信号。
宋朝的大拜除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册封太子,二是宣麻拜相。因为这都将会是影响国本的重大事宜。
所以,在这个重大时刻,天子便会亲自来到学士院中,向翰林学士口述自己的旨意,然后学士们将依旨进行草诏。
而在这过程中,一直等到正式旨意发出之前,为了绝对保密,学士院会被完全封锁,以防消息外泄。
第二天一早,宣德门外的白麻榜书上正式宣布:拜资政殿学士章惇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同日,同意了原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的辞相申请,出知颖昌府。
因之前原门下侍郎苏辙外放,以观文殿学士安焘为门下侍郎;
原签书枢密院事刘奉世,以枢密直学士,出知成德军;以翰林学士承旨曾布同知枢密院事。
至此,政事堂正式回归新党一营。
而且,因为右相空缺,章惇便成为了独相!
绍圣元年的新科进士们的授官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了。
由于这是赵煦亲自殿试后而录取的进士们,所以他们将会成为他的首批“天子门生”,既然如此,何不将恩典更多地赐予一点呢?
状元毕渐,官授左宣义郎,签书山南东道节度判官;
榜眼赵谂,官授左承事郎,知彭州九陇县;
榜眼岑穰,官授左承事郎,知颍昌府长葛县;
……
在报到赵煦手里的这份授官名单,包括了一直到三甲的所有进士名单。前面看着的拟授官职都还令他十分满意,目的就是要让这一科的进士们感激于他的额外加恩。
但是,就在这近百名的名单中,唯独一甲的第二十名秦刚名字的后面,却是一处空白。
当他抬起疑惑的眼睛时,正好对上章惇看过来的坚定的眼神。
“陛下一定是要问,这第二十名秦刚为何没有官职吧?”
赵煦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着章惇的说明。
自去年年底,章惇被他从杭州召回之后,按他的原意,就要立刻将吕大防、范纯仁这几个讨厌的老头们赶得远远的,立刻给一众新党之人腾出位置来,但是却被章惇制止了。
章惇以无比冷静的心态告诉他,不要这么心急。
经过了整整八年的元祐更化,除了表面上政务堂里的这几位旧党大佬、还有遍布朝堂的各个旧党骨干,甚至还有许多只因政治风向变换、而伪装成新党拥护者的旧党内应,都形成了根深蒂固、错综复杂的政治势力。
虽然有着天子的绝对支持,卷土重来的新党也不能只凭一时头热,瞎打蛮冲。所以,经过他缜密的分析与细致的布局,仍然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领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闲职,与朝廷宰执的位置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以便在绝对安静的心态,等待着对方的反应。
赵煦自从高太后去世,终于能够拥有了自己绝对的权力,但是他也非常清楚,要对付朝中的那一大帮“老奸巨滑”且“学富五车”的大臣,他还是需要有非常专业、非常富有经验的导师来保障与引导。
而他所选择的导师是章惇,而章惇在这方面的表现无疑是优秀的。
章惇回京的四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