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温病的传染性强、症状相似,所以,现在主要流行的治疗方案,其实还是根据辨证制定的协定方。
协定方是人们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疗效,而约定俗成的验方,也是证明了确有疗效的现成药方。
各取大量中药,大锅熬煮,所有有相似病例的患者,来了就喝一碗熬好的中药汤,这样就大大简化了辨证熬药的过程。
这的确是有效的遏制了“时行感冒”的流传,但要说效果真的有那么好,立竿见影,那倒是也未必见得!
这样做,属于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反正也喝不坏人,绝大多数人肯定都是能治好,还可以有效预防疾病。
可…是药三分毒!
人体何其复杂,因人而异,也不是所有相似的病症,都能够靠相同的药来治疗,同意的药对有些病患来说,无疑会加重身体的负担,拖累了病情。
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夫的资源十分紧张,采取这样的方法,就算是庸医,也可依迹而寻,找到治疗和解决温病的办法!
那些慕名而来的大夫,打的可不就是这样的心思。
好在怪老子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精通各家各论,对疫病,也有一套自己的完善且独门的见解。
先以食醋蒸熏法消毒,预防传染;汤药用大青叶、板蓝根、贯众水煎代茶饮服;熬煮大蒜汁液,以增强体内正气。
强调了以预防为主的方针。
又区分辩证论治:
风寒束表,邪郁卫分。
证候发热,恶寒较重,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多喷嚏,稍有咳嗽,无痰或有少量白色稀薄痰液,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以荆防败毒散酌量加减,方药为荆芥、羌活、独活、柴胡、枳壳、桔梗、川芎。
风热犯肺,邪在卫分。
证候发热较重,稍有恶寒,有汗不多,头痛,咳嗽,痰少而黏稠,或咽喉肿痛,口干欲饮,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以银翘散酌量加减,方药为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六钱、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暑湿伤表,证候发热。
证候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四肢困倦或疼痛,心烦口渴,胸闷脘痞,泛恶,小便黄或大便泄泻,舌苔薄黄腻,脉濡数。
治则清暑化湿解表。
以香薷饮酌量加减,方药为香薷、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
好家伙,这是属于教科书般的降维打击,算是直接就给出了自己压箱底的东西,可谓是让那些来抄作业的大夫,满载而归。
而随着药方的流传,怪老子亦足可以流芳百世,此举可谓是功德无量!
就这,还不算完,怪老子又着重阐述了元气论,认为人的健康的根本,就在于元气。
身体的元气充足与否,往往决定着人体是否健康、长寿。
而人体的元气与外界的邪气,一直都是处在相持的状态,元气充足则身体健康,元气不足则生病。
而元气一旦损耗过度,几乎不能够恢复如初,就有损寿数和健康。
习武之人的内力、真气其实就是元气,元气就是先天之精,生命之始!
黄帝内经云:有元自气,有气生血,有血通气,通则不痛,不痛则通。
认为人体的“元气”,分布的并不十分均匀,会因为受到了精神意志、客观条件的强烈干扰,才致使我们身上的元气,并未分配在全身。
由此,人体也就有了破绽。
就如气急则上火,过劳则伤神,玩物则丧志,这都是大损元气的行为。
人体需要通过劳逸结合,强身健体,平衡饮食,心平气和来加强元气的疏通和引导,以找到一种完美平衡的点,就能诸邪不侵,百病不生。
这就是卫养得宜,百疾无所滋的意思。
他还传授了一些十分简单的疏通、引导、刺激元气的动作和方法,比如刮痧、通络、刺穴,放血毒等。
就算是那些江湖郎中,游方走医,三教九流,学会也不难。
他还希望百姓能够强身健体,加强自身元气,以避免生病。
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教化世人,功德无量。
他也并未因为这是明教的善举,而有半分懈怠,敝帚自珍。反而对明教出身,认真渴求的大夫,倾囊相授。
因为他想的很清楚,只他一人,每年能救得成百上千的人,已经是极限了。
也只有让更多的人,学会他的医术,才能够济世于民。
而刚好,明教是同情底层民众的,他们有一个建立天下大同,让人人都能吃饱穿暖的社会的终极梦想。
所以…只要明教不发展极端思想,走上邪路,蛊惑人心,犯上作乱,他其实还是很乐意,帮助明教实现理想的。
这就是一个医者,悬壶济世的格局。
那如果你要问他,对明教有什么看法,他只会回答四个字,“天生反骨”!
所谓的“建立一个天下大同,让人人都能吃饱穿暖的社会”,要是有明一朝不行,那就推翻了你,我们明教自己来呗!
到时候,明教的行动力和武装部队,绝对会让所有人,都感到胆战和心惊。
更何况,这还是一个超凡显圣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人人武力对等,靠人数和纪律,就能取胜的世界。
是以,明教在遭受了明初的磨难以后,靠着自身底蕴,还能够再东山再起,也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