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棠言与陆一一互相坦言各自内心的隐秘时,姜导的电影《金陵旧事》开始放映了。
自打陆一一开始生病起,艾棠的脸就一直黑着,说话很冲,做事也很莽,以致于连宣传部那几个关系好的都不是很敢靠近。都是有事说事,没事就赶紧退避三舍,生怕把炸/药包给点了。
也就安睿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似的,成天往艾棠面前凑,艾棠呢,倒也没有因为对方伤好了就翻脸无情了,虽也没有给什么好脸色,但也没开口赶人。
安睿看得出艾棠家里出了点事,应该还跟陆一一有关,不过他什么也没问,就是请艾棠解解题,买好吃的东西哄一哄,让对方高兴一些或转移下注意力。
也不怪安睿趁陆一一不在的时候如此争分夺秒地献殷勤,实在是陆一一在的时候他根本不能在艾棠身边多待。
安睿也不知道陆一一是怎么知道他的心思的,反正在高三开学前几天对方把他喊了出去,警告他就算喜欢艾棠也把心思收一收,不准分艾棠的心,让她好好备考。若他真喜欢艾棠,就努力和对方考一起去,别扯对方的后腿。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来不怎么听课只对电脑程序感兴趣的安睿,才边学习边去参加那些他一直看不眼的比赛。没办法,即使安睿再有心想要好好上课,可有些东西他真的就是放不进脑子里,所以他只能走走特招的路子了。
就是安睿不知道艾棠想要报考哪里的学校,这件事令他很是苦恼。
所以说,于艾棠来说这几天她过的很是烦躁不开心,于安睿而言则是幸福得不得了了。当然,他也就只敢背地里偷偷乐了,可不敢表现出来。
也正是因为太烦躁太生气了,艾棠都不记得陆一一参演的电影首映时间是12月13日了。明明陆一一去艺考前她还跟对方说要买票全家一起去看的,结果这一家人全都不记得了。
但这一家人不记得了,忘记去看这电影了,可不代表身边的人没看呀。
天知道,当认识或见过陆一一的人在电影院的屏幕上看到她时,内心有多震惊呀,都怀疑是不是只是长得相似的人了。结果越看越像,根本就是同一个人嘛。
虽然艾家夫妻俩交际圈里的人才会去看这种带有悲戚色彩的年代电影,但别说陆一一了,就是亲生女儿艾棠他们也甚少见过,所以联系他们问陆一一的也就没几个,而且一般都是夸陆一一演的好,看了一点都不出戏的,甚至根本就没法把电影里的人与现实中的联想在一块,反差有点大。
也是,陆一一参演的这个角色前期是个美丽纯真的女学生,言行举止间尽显天真与烂漫,特别是当她撑着油纸伞回眸时的那一笑,叫那看的人的心哪似乎也变得干净了。
后期战火漫延到了南京,女学生家里的境况一落千丈。为了贴补家用女学生去应聘各种工作,可那个时候男人都雇不过来呢,谁会要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女孩子呀,肯用她的也都是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可最后又能怎么办呢,女学生还是走了那条路入了风尘,并且成楼里最红的头牌。
女学生的前半生与后半生,就像一朵白百合和一枝红玫瑰,白百合时纯洁无瑕,红玫瑰时娇艳夺目。
但无论白百合也好,红玫瑰也罢,最终也都败了。
在侵略者进金陵城烧杀抢夺、奸淫掳掠的第一天里,女学生就割断了手腕,然后用火将自己连同房子一起烧了个干净。
宁做刀下鬼,不做亡国奴。女学生是妓子,却也不是谁都肯陪的,畜生就是不行。
说真的,这个角色真的不错,就算是后期走了风尘路,却只会叫看的人可怜心疼她的遭遇,叹她未生在和平年代,不能拥有美好人生,更加痛恨侵略者,痛恨他们的暴行。
这就是姜导要的效果,也是他在得知演这个角色的演员因为吸du被抓后,立刻换人,他绝不允许他的这部片子因为某些不合格的演员出现问题,尤其还是那样一个不可原谅不可饶恕的问题。
陆一一被选上也真是巧得不能再巧了,暑期的时候她去给一些网店当模特,每天要换的衣服多的不得了,根本来不及去洗手间,就是路上扯条布围着就换了。被这电影的副导瞧中时,陆一一正好在试旗袍。
旗袍好不好看,真要看穿的人,身材凹凸有致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走起路来要有味道。幸而,陆一一撑的住。所以,一样是做网店的模特,陆一一拿的钱就是要比别人多。
其实在姜导雷厉风行换人风波后,不是没有人来面试这个角色的,可姜导总觉得差点意思,他希望演员演这两个角色时反差越大越好,最好叫人一下子看不出这是同一个人。就因为这个原因,还来过几对双胞胎。结果,姜导又说这虽然要演的像两个人,但又实际上是一个人,这两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
这可真把那些来试戏的人气得半死,同行的人听了又乐得半死,都说姜导这次要鸽了,赶不上时间喽,都在说姜导太挑呢。
陆一一被副导演带到拍摄场地时,姜导反应一般般,他已经受够打击了,实在不想再空欢喜一场了。特别是当他得知对方真的只是一个快读高三的学生时,他更是连连摇头,说副导演要被自己气疯了。
结果,姜导自个儿把自个儿给打了。陆一一完美地演绎了一个女孩的前半生与后半生。
正是陆一一出色的演技,所以在她被人造谣时姜导才出手帮了她一把,他相信假以时日这个女孩会走在演艺巅峰上。为此他还特意留下了他助理的电话,让陆一一有事就联系。当然了,若有合适的角色,姜导希望陆一一能过来一试的。
也不知道当姜导知道陆一一的确去报告了表演,只不过是舞蹈表演时会是什么反应了。
反正怎么说呢,《金陵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