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大虞骑兵又进行了多次战术拉扯,最后才由骑战经验极其丰富的华雄瞅准时机,率领麾下飞熊军铁骑,冲入混乱的楚军之中,直插楚军主将之所在。
陷入混乱的楚军终于崩溃。
此战,虽然华雄最后被拼死一搏的楚军无名神话二阶将领通了一矛,但血厚的华雄呵呵一笑,直接肉体夹长矛,在韩家五虎的配合下,将楚军将领踩成肉泥。
进阶到神话一阶已经实现了界限突破的华雄,已经不是当初的华雄了,现在的他,堪称陆上小周泰,区区长矛贯穿伤,不值一提。
而就在不久前大虞的太阳神鸟碾碎楚国的巨熊以及楚王战死之时,他感到自己和麾下的飞熊军似乎吸收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整体似乎又得到了什么升华一般。
这一刻华雄心中突然生出了一股明悟:或许老子要是跟高顺那家伙一样整天生孩子的话,军阵早就成了!
他已经隐隐摸到了属于他的飞熊军军阵的门槛,却因为和属下的默契度不够而无法突破。
抛开华雄的这点受伤小插曲,这次大战,最终以虞、魏、齐惨胜而告终。
在虞军与楚王及勇敢的楚军进行决战的时候,魏军和齐军的残余部队已经完成了集结,但是却被战场中央的惨像彻底吓住了,没有一个敢参与到这场战斗中来。
剩下的楚军则因为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寿春还在我们的手中,快往寿春去啊”而陷入了崩溃,有的往寿春一路狂奔,有的则干脆四散而逃。
尤其是剩余的战争代行者,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妙更是仓皇而逃。
他们很清楚,大虞的胜利,最凄惨的绝对会是他们。
贾诩知道齐魏联军已经吓破了胆,并命令许褚先入钜阳。
亲眼目睹了那场旷世血战的钜阳守将,没有遵循王命玉石俱焚,而是开城向许褚投降。
许褚入城之后,才发现,城中的守军竟然不足一万老弱病残。
至此,楚国自鄢郢之战战败后积攒起来的宝物家当,基本全部落入虞军手中,楚王的后宫、楚国大臣的家眷,也基本上全部落在虞军手中,除了王后李嫣以及楚王的几个王子。
击杀楚王、占据钜阳,意味着这场贾诩精心设计平衡之战取得了比预想还要可喜的成果。
在贾诩的计划中,此战之后,楚国淮南之地将尽为大虞所有,淮北大部虽然给了齐魏韩,但是因为齐魏会在与楚国的血拼中损失惨重,就算得到了这些土地,一时半会儿也恢复不过元气。
齐国会因为惨重的损失和后胜的作用,再次进入咸鱼状态,而魏国虽然回了一波血,但因为精锐的损失,反而会让他成为真正的软柿子。
再考虑到秦国对信陵君和魏武卒的忌惮,只要信陵君死了,秦国必然会再次伐魏,而不是伐虞。
因为不管郢都之战的最终结果如何,虞国的水军之利,都足以保证秦军短时间内无力过江,但是秦国新王即位,丞相吕不韦刚刚主政,不可能没有一点点像样的战绩,所以东进取得重大战果是唯一的选择。
东进就要面对赵魏韩三晋,赵国武德充沛又有成名已久的廉颇,不可轻辱;韩国在各国伐楚之战中没有损失只有收获,国力大增,强行攻打也很费力;唯有魏国,才是最大的软柿子,没有名将,没有精锐,君主昏庸。
秦国伐魏国,对国内也有了交代,而虞国也可以缓一口气,专心消化淮南之地,并继续支援怂恿三晋跟秦国对着干,重点支援韩国,让韩国成为秦国东出路上的绊脚石。
等到时机成熟,大虞再决定究竟是先取巴蜀还是先和齐国、韩国灭掉魏国。
至于赵国,大虞是真的鞭长莫及;燕国以及朝鲜等地,那就看法孝直的了,贾诩懒得掺和,因为哪些地方,对大局影响不大。
总之,这场战斗看似是在灭楚国,其实更是在算计秦国和魏国,而秦国和魏国却不自知,甚至只能够按照贾诩设计的路线走。
如今的第一步,顺利无比,甚至还超纲攻占了楚都钜阳。
不过,魏国倒是很快反应过来了,没有在前线的魏庸拉拢齐国,提出跟虞国交涉,想要空口白牙得到钜阳。
但这个时候,大虞的援军也来了,乐进、于禁、庞德、项燕等军团纷纷到达,水军也在楚军残部过河之后,重新疏通了河道。
在这种情况下,以及达成段干崇死亡、占领大片领土目标的魏庸也只好硬着头皮默认了大虞占领钜阳等地,毕竟不论是魏军还是齐军都已经无力再战了。
他们甚至害怕养精蓄锐的虞军会背盟突袭。
他们发现,虞军的陆战能力似乎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弱,一旦开战,虞军依靠骑兵机动,足以让大量主力阵亡的魏国头痛不已,也足以让损失了大量精锐,且另外的精锐还在燕地没有返回的齐国陷入一定的被动。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一旦真的交恶,他们这些本来就惨胜的将领,决定要成为政治替罪羊了。
事实证明,他们两国的担忧是多余的。
贾诩是多么诚实守信的人啊,他在钜阳亲自主持了与魏、齐、韩重新划分领土的盟约,魏庸、齐国代表和匆匆赶来的韩国代表都表示信服。
至于说贾诩为什么没有急着南下剿灭寿春附近的楚军残余势力,则是因为他已经没有必要亲自出手。
那里,他已经交给了黄忠。
此役过后,楚国已经翻不起风浪了,春申君也基本没用了,剩下的就交给黄忠,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好了,毕竟黄忠之前败了一场,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劳的话,大家的脸面上都不好看。
朝堂不是疯狂送女,而是人情世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