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五年来了。元月八日。朝廷正式任命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刘筠权知贡举,同时任命一名翰林学士、一名龙图阁直学士、一位知制诰、一位集贤殿修撰,权同知贡举。主副考官之外,又命国子监直讲、博士等十六人为点检试卷官;命馆阁校勘两人充复考官;命直集贤六位官员充诸科考试官;又命刮印卷首官两名;监贡院门官两名;封弥官三名;若干科举方面官员三十人。最后公布了省试锁院、引试、放榜的具体日期。考官阵容一出来,这些官员立刻就要开始锁院出题,十日后正式考试,于二月初奏名放榜。终于。万众瞩目的科举第二场,省试到来!……元月十八日。钟鼓声遥遥传来,才四更天刚过,天色还黑,脚步声已经由各方向贡院汇聚。这个年代的贡院,还不像明清那么完备,而四千多名士子,即便到了后世,都是一个不小的考试规模,所以自然不会安排在同一个考场。狄进和公孙策、包拯就分开了,并不在一处大考场中,倒是见到了并州的杨文才和讲学卫元,也看到了王尧臣和文彦博,互相颔首招呼。实际上,还有一位他之前在太一宫梅园擦肩而过,但并没有完全认得的士子,正是大才子欧阳修。欧阳修同样通过旁人的招呼,确实了这位正是之前想要见而见不到的国子监解元。当然,现在是没有上前的必要了,倒是憋着一口气,在榜单上争個高下吧!不仅是他这样的想法,相比起第一轮的紧张,第二轮的气氛则是肃杀。一群举人都紧绷着脸,好似赶赴沙场的战士,随时会拔出武器砍杀。确实有武器。手中的笔,就是他们的武器。天下四百州,共四千两百三十四名举人,就要用这件武器,劈波斩浪,攻坚克难,为自己争出一条青云之路,堂皇大道!五更鼓响。国子监前先放三个炮,把栅栏子开,又放三个炮,大门开,最后放三个炮,把最后一道龙门开了。这门的名字是考生起的,期盼不言而喻,众考生也持着名状,鱼贯入内,开始接受搜查。相比起第一轮解试,这回的搜查要严格十倍。考生要穿拆缝衣服、单层鞋袜,禁带木框、木盒、双层板凳、厚褥棉被、卷袋、装裹,毡毯无里,皮衣无面,考箱是格眼竹制,砚台不许过厚,笔管须镂空,水注要用瓷质,蜡台单盘空心通底,糕饼悖悖要切开露馅……反正一切可能夹带的地方,都给你搜一遍,可即便如此,当狄进坦荡地接受完搜查后,远处隐约传来尖叫声,然后就是一阵嘈杂和哭号,显然是有人被搜出了什么。许多士子往那边看去,眼神十分异样,有些是嘲弄,有些则带着几分怜悯。这不仅是此次考试被抓,接下来三届都不能参加科举,而且说实话,参加了也没用,是肯定不会录取的。可以说沾上科举作弊,个人的名声,这辈子的前程,基本就统统毁了。如此下场,居然还有人敢铤而走险,图的是什么,还不是过关么,即便不会去做的人,又隐隐有些理解。这场考试,太重要了!狄进则理都不理,不紧不慢往考场里面走。王尧臣和欧阳修的视线都下意识跟着他,然后发现或许是上天安排,他们仨居然在一个小考场。当然,王尧臣这真是有缘分了,解试省试都安排在一起,欧阳修则是第一次同考场,下意识紧了紧衣衫,不给对方看扁了。狄进根本不认识欧阳修长啥样,甚至连王尧臣这位历史上的本届状元都抛之脑后,晋入一种心无旁骛的状态中。眼里只有这场考试,再容不下其他。这种状态是与包拯学习的,同样也是他这段时间努力备考后,所能企及的最佳状态。王尧臣微微一震,他原本自忖绝对不会像解试那样,进退失措,发挥失常,可此时居然再度紧张起来,赶忙调整呼吸。欧阳修也觉得一股压力莫名地笼罩心头,深吸一口气,眼神里则露出锋芒,反倒涌起浓浓的斗志。狄进已经看向题目。进士科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论语》十帖,对《春秋》《礼记》墨义十条。范围扩大,难度飙升。以经义为例,解试的经义大部分是送分题,只有两三题比较困难,用以区分考生的水平,但到了省试,冷门的经义就频频出现,甚至占了大半。这些经义想要完美的答出,已经不是熟记硬背能够搞定,需要考生融会贯通。更别提还有五道策,还有最重要的诗赋,破题答题的难度都大涨。狄进在解试答出了无可挑剔的满分试卷,但到了省试里,就不可能实现了,必须要将精力分配,有所取舍。所以连片刻迟疑都没有,他就将诗赋放在第一,经义放在第二,策论排到最后。这似乎不太对,后面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很多大儒都认为,诗赋是无病呻吟,清谈空洞,策论才能看出一个学子真正的水平,展现才华该琢磨策论才是。但狄进很清楚,诗赋可以清谈,空洞无物,策论也是可以清谈,空洞无物的……参加科举的考生,大部分都是没什么社会阅历的年轻人,或者考了小半辈子的中年人,埋首案牍,让这些人写策论,要么就是模仿先人的成功之作,要么就是眼高手低的泛泛之谈。实际例子嘛,可以参考后世一道题目,如何解决退休人员再就业难,出题人也不想想,需要削尖脑袋往里面挤的人,真能切合实际地回答出这种问题来?已经挤进去的都答不出来……同样的道理,古代科举优先诗赋,确实有其历史局限性,但真要以为全靠策论,就能看出考生的才华,那同样是想当然。科举考试本来就是以评测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智力为优先的,官场磨砺和社会毒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