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如果确凿,直接杀了便是。”“臣也会责令户部彻查此事,并且臣建议,日后所有贪官污吏都在报纸上曝光其罪行。”宋隐当即给出解决方案。然而,他的话才落下,李善长立马跳了出来。“皇上,臣反对!”“如此要案,如果不从源头上彻查,日后还会有隐患。”“此乃政策上的失误及漏洞,应该追究制定政策人员责任,否则难以服众。”“况且报刊本意只是为了蛊惑人心,报刊一出,各地百姓商人更是视宋隐为神人,忽略了朝廷和皇上。”“此事如果不追究责任,那么天下百姓还以为此次出错,是朝廷和皇上有问题。”“甚至有可能对朝廷怨声载道。”“皇上,事关朝廷及皇上名誉,皇上万万不可轻率做出决断。”不得不说,李善长善于诡辩,这番话当即让朱元璋心头一沉,像是被一块巨石砸中。李善长说的没错,不能让百姓误会,这是朝廷的失误,是他朱元璋的问题。否则,百姓只会更加维护宋隐,痛恨朝廷。但同时,朱元璋也知道,通过锦衣卫的调查,这些事情都是宋隐调离当地以后才发生,跟宋隐无关。一时间,朱元璋左右为难。想让宋隐心甘情愿为朝廷做事,必须将他的锐气磨平。否则以宋隐如此的位高权重,惦记他的人太多。就如这次的贪污案件,每个州府出事时间几乎一致。可想而知,这是有人精心布局。“皇上,臣也觉得报刊隐患太大,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没错,臣也建议报刊停发。”“皇上,臣建议,彻查户部每一位官员。”“皇上,臣觉得大明现今这么富裕,国库中的库银应该不止这些,是不是库银也有问题”越来越多的大臣纷纷表态,费尽心思地弹劾宋隐。看到这些跳梁小丑,一个比一个积极,宋隐有些不耐烦了。特别是听到他们要关停报刊,质疑库银有猫腻也就算了,还要彻查户部。宋隐彻底怒了。他冷冷地看着这群不知廉耻的官员,“你们长脑子吗”“停发报刊,儒家卷土重来时,你们如何抵挡”“还特娘的库银有问题”“你们一个个都忘了当初是如何到户部跪求银子的”“我看朝廷给你们俸禄给得太多了,一个个吃饱了撑着,正事不干,就知道勾心斗角。”宋隐也不惯他们,当即破口大骂。朝堂瞬间鸦雀无声。被骂的官员面红耳赤,其他官员则惊讶地看着宋隐。显然没料到宋隐胆子这么大,胆敢当着朱元璋的面训斥大臣。一旁的李善长恼羞成怒,“放肆!朝堂重地,岂容你如此胡闹!”“大臣再有不对,理当由皇上教训,岂容你越俎代庖!”李善长说得铿锵有力,仿佛刚才他是在代替朝廷宣读宋隐罪状一般。他这番指责,朝堂风向即刻变了。许多大臣立刻调整思路,着重攻击宋隐越权,无视皇权,不将皇上放在眼里。他们都知道朱元璋的底线,知道怎么激怒朱元璋。随着越来越多大臣弹劾,朝堂上的风向标顿时全跑偏了。仿佛今日加急上朝,不是为了追究贪污一事,而是如何搞死宋隐。朱元璋敏锐地嗅到了此中变味的话题。“全都闭嘴!”朱元璋一声怒吼,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报刊无需停刊,贪官污吏一律问斩。”“宋隐身为户部尚书,对此事监管不力,此乃失职,罚两年俸禄!”“户部其他官员停发一年俸禄!”朱元璋直接无视宋隐在朝堂上撒泼辱骂一事。对宋隐的处罚更是不痛不痒。谁不知道,朝廷上下最富裕的就是户部。商人更是上杆子给宋隐送银子,人家还看不上朝廷的这点俸禄。“皇上,此事就这么完了吗”李善长不甘心,这么大的事件,竟然轻易揭过。然而,李善长觉得愤愤不平,宋隐却没打算就此放过他们。不等朱元璋开口,宋隐再次站了出来。“皇上,臣觉得如此处罚不够。”“户部出现问题当然要罚。”“既然这么多大臣都觉得臣管理不当,臣甘愿辞去户部尚书一职,交由有能力者接替。”宋隐竟然要卸任此话一出,惊呆了所有人。朱元璋都放过他了,就意思一下罚他两年俸禄。结果他干脆卸任他这一走,实干派岂不是群龙无首了所有人都觉得匪夷所思,朱元璋同样没料到,宋隐居然要卸任。朱元璋无比纳闷,连他都看得出来,这事情是有人刻意针对宋隐。宋隐那么聪明,不可能看不出来。他主动交权,岂不是让对方心花怒放。顿时,朝堂上满朝文武各种猜测。朱元璋有些生气,直觉宋隐这是想偷懒。连忙询问,“宋隐,你就这么想要请辞户部尚书一职吗”现在贪污一事还没有彻查清楚,宋隐竟然想甩手不干了。岂不是将麻烦全甩给了朝廷吗他要不干,由谁来接替户部尚书李善长吗李善长将江南治理得千疮百孔,朱元璋没找他算账都不错了,岂敢将户部交给他!交给宋隐一派的人吗李善长一派的人肯定会反对,甚至会借助贪污一事搞事。那时户部不都乱套了。朱元璋不敢想象这后果。户部是大明朝最重要的部门,户部一乱,大明朝必定全乱了。网页版慢,,。........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