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出任吏部尚书,起用谭纶掌兵部,原礼部尚书吕调阳入阁,空出来的礼部尚书之位,张居正又推荐了陆树声,怎么看魏广德都是吃亏的。听到张居正这么安排重臣任免,魏广德眉头就是微皱。前面三个人事任免,魏广德其实也有心理准备,他是能接受的。但是礼部尚书这个位置,由张居正举荐的人上位,他自然就不甘心了。只是,当魏广德反应过来,张居正举荐的陆树声是谁后,反对的话却是哽在嗓子里说不出口。张居正在说出他属意的礼部尚书以后,朝廷重要官职其实就已经分派下去了,再往下三品的官职,他其实有想法,但是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和魏广德沟通的。这个,下来双方得通过信札的方式,毕竟涉及面很宽,人员众多。相互之间把要的官职和官员列出来,若没有重叠自然很好任命,若是重叠还要好好商议一番。但是张居正毕竟敢在这个时候提出这几个位置的官员,就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他认为这些人是目前最合适出任这些职位的人,魏广德也很难反对。和张居正算计的一样,那三人不说,光是陆树声,魏广德也只是有些犹豫。他不是张居正的人,但会和张居正保持很好的关系。这是魏广德对陆树声入朝后的判断,他应该不会倒向张居正一边,即便他是徐阶的老乡,也不会。说起陆树声这个人,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是却真是最能苟的一个。这个苟字,当然不是蝇营狗苟,而是宅,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种。陆树声出身务农家庭,自幼贫而好学,嘉靖二十年中会试第一,被选为翰林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历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左春坊左谕德、太常寺卿等职。陆树声生于正德四年,南直隶松江华亭人,据说是唐朝宰相陆贽的后代。因父亲在他出生后早逝,故陆树声跟随母亲沈氏住在林家角的外祖母家,改姓林,直至隆庆二年才恢复陆姓。这种童年的遭遇,其实在古代这样医疗水平极低的时代,发生的频率还是比较多的。男人是一个家的顶梁柱,一旦顶梁柱塌了,家庭就会陷入生活困顿,很容易就被族人欺负。这个时候,一般就只能搬回母族那边生活,改姓也就顺理成章。否则,人家又凭什么养活你一家老小。要知道,这个年代生活不易。当然,就官场的人来说,想陆树声这样的遭遇还是很少的,毕竟真正的穷人很少能够科举出仕,因为供不起。所谓寒门出贵子,听听就好,那些励志的鸡汤文,就是糊弄人的。寒门,要为一日三餐奔波,那里可能让你有时间读书习字,拿着真金白银去参加科举。要知道,只有过了院试,才有了养家的资本,因为过院试就是鲤鱼跃龙门成为秀才,有朝廷的优待。在此以前,其实什么也没有,只是消耗时间和金钱。而院试,就是在同县的同学里面竞争。每次院试一个县就几个到十来个名额,淘汰率高达九成以上,所以院试虽然是低级考试,但却是科举考试中最难跨过的一道关口。不过这还不是陆树声的传奇,传奇的地方是这位老兄似乎对做官是真的没什么兴趣。嘉靖二十年的进士,是魏广德和张居正的老前辈,可现在却不在朝为官,甚至已经离开官场多年。陆树声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之后回籍丁忧,服阕后,于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被授职翰林院编修。嘉靖三十一年陆树声急请回乡,不久后遭遇外艰,在家守制。到嘉靖三十六年,被起用任南京国子监司业,两年后又请求辞官养病,直至嘉靖四十三年闰二月才被恢复原职。五月,升任左春坊左谕德,掌理南京翰林院事,十月,陆树声被召回京师,仍在左春坊,兼翰林院侍读,管理诰敕,但他不赴任,依旧滞留南京。一年后,也就是嘉靖四十四年十月,陆树声被启用为太常寺卿,兼管南京国子监祭酒事,他严格学规,撰写十二条教规,以激励诸生。此时也是徐阶主政的时期,自然对他这个老乡多有关照,知道他不愿掺和朝堂之事,所以就又安排他南京的职位,这次陆树声倒是很乐意的赴任了。嘉靖四十五年十一月,徐阶想要开始为他的退休生活做准备,又开始谋划,不仅是大肆提拔张居正,也把目光看向了他的这个老乡,朝廷升陆树声为吏部右侍郎,但他再次称病不上任。也不知是真的不愿意离乡背井还是四九城的水养不活他,反正陆树声就是不愿来北京做官了。隆庆元年初,朝廷再次起用陆树声为吏部右侍郎,他于三月上疏推辞,未获允准,隆庆皇帝还令其参与《明世宗实录》的编修,担任副总裁,但陆树声仍称病求退,最终在同年四月获准回籍调理。隆庆二年三月,陆树声仍被起用为吏部右侍郎,但他再度称病,自陈不能赴任,并请求休致,未获允准。到了次年四月,在其一再请求下,隆庆皇帝只得批准其回籍调治,其实这一年的时间里,陆树声压根就没有来北京城,一直都待在老家不动弹。隆庆皇帝的旨意,其实更多还是在给自己找补面子。一个臣子都召不回来,像什么?不过也因为陆树声这样的性格,让隆庆皇帝对他大感兴趣。毕竟参加科举的人,谁会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能像陆树声这样淡泊名利的实在太少,相对也就是一个可以托付的人。至少,启用这样的人在朝廷的重要岗位上,你不用担心他起不轨之心,要谋朝篡位。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隆庆皇帝再次下诏命陆树声以原职掌詹事府事,负责教习庶吉士,只是他仍然使用“称疾,不能赴官”。到此,隆庆皇帝才彻底无奈,只得赐告。赐告,是指皇帝优赐其假,准其带印绶僚属归家治病,其实也是隆庆皇帝